APP下载

地方特色文化影响体育场地基础设施建设

2022-07-12敖文杰沈杉杉

体育时空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基础设施设施

敖文杰 沈杉杉

中图分类号:G81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6-191-02

摘    要  基础设施意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有学者研究发现基础设施除了渗入群众日常生活中作为类似“工具”的存在而具有便民化、生活化属性,同时完备的基础设施还具有“乘数效应”和充当“中间介质”沟通城乡劳动人口达到有效转移、减少转移过程和终端成本的负荷,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从而实现城乡收入差异的边际聚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功能特点在总括和具体、全国与地方的双轨上的需求表现和在人文、自然资源上的开发条件不一,其中地方特色文化的”地方“不仅意涵特定历史事件或人物活动的地理坐标、独特地理环境和发展历程、而且也指在日常生活中承载特殊情感的文化空间。基于此,不同的地域的文化差异的表达对基础设施的思维创造具象空间和理想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要在供给端、需求端实现与地方特色文化的适配,并使特色文化在基础设施的文化塑造上得到印证。

关键词  地方特色文化  体育场地  基础建设  影响

一、基础设施建设所遇痛点

(一)设施布局与需求信息失联

伴随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我国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也有着显著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南北方基础设施差异、毗邻的城市的差异以及城乡之间的差异。以体育基础设施来窥视城乡、乡村间的差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分布在城镇的体育场地96.27万个,场地面积13.37亿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地12.87万个,场地面积0.54亿平方米;分布在乡村的体育场地67.97万个,场地面积6.12亿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地2.73万个,场地面积0.05亿平方米[1]。可见,就普罗大众重视的体育公共基础设施而言,其在城乡间的依然呈现显著差异,人口密集程度低的农村的体育场地远落后于人口压力大的城市,且乡村的设施布局以乡(县)政府所在地为标尺向外弥散,村镇设施的完备率极大程度与距乡(县)政府的远近直接挂钩,相距越远,其设施的充盈度、存在感越低;各村的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存在着共性规律,皆表现出体育设施集中分布导致器械离散程度不高,这恰恰与村民的就近锻炼心理倾向相违背。同时体育设施的规划远远落后于村镇的住房规划,体育设施往往集中分布在村镇外围、相对偏僻的角落,甚至出现数个村子共用一个篮球场的现象,这就导致体育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与应有功效的开发利用程度低下,經济投入与健康产出比率处于相对低位状态。此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信息半透明,采取的专业人员的主观臆断式的规划,基层群众对于所征用的土地的用途、建设的项目、大致的设施模型及预估的建成时间等信息难以接触,这就使得自上而下的城建规划与基层群众的现实需要在某种程度的对接效果存疑,半透明式的信息获取与基础的公民知情权的保障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范围内社会舆情的讨论加重,难以调动群众资源产生多重效益。不仅体育基础设施如此,其他设施在布局上、在与需求主体的沟通中同样出现失联状态。

(二)设施供给与考评理念趋同

基础设施的整体不可分割性意指基础设施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提供服务或者产生有效服务。然而基础设施作为全国人民的共同需求,基数庞大,范围甚广,所以在建设初期必然是要通盘考虑普遍需要,而难免对地方特色文化和实际情况的个性需要相对忽视,从而出现供给理念同质化现象。这一现象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南北方,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多数为天梯、单双杠、扭腰机等基础运动设施,这些设施可以对接老年人的休闲健身的基本需要,却无法吸引年轻人的驻足。就近几年的情势来看,年轻群体的需求点在于身体塑形及通过运动项目来提高综合身体素质,而非简单的休闲娱乐。此外,在考核标准上依然存在非区域视角的现象,在配备要求、标准上出现趋同现象,这证实了考评制度与理念并没有与地方情势的差异发展相配套,没有考虑地方经济水平、地方特色人文资源、基础建设阶段状况等差异,这也反应了“供给端—需求端”的信息交互和意愿传达的环套式困扰及地方文化失范表征等问题。

(三)设施数据与后期效果脱节

大数据时代,人们更愿意看到信息的直观显现——数据。其在基础设施上的体现就是通过统计设施的数量来评价其开展状况及估计预期效果。然而数据本身是数字信息,是对目标事件所做的信息化的处理,它可作为评价客体的参照系,但无法准确评价由客体的能动活动所衍生出的后续效果。如在体育设施范畴内,由于利用公共设施进行基础锻炼的人群存在异质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基础身体素质、健身需求等方面,主客观的差异导致其受体育参与的意愿、项目的选择倾向性和主观努力程度等多难因素的干扰,而导致在同等条件和设施环境下,对身体健康水平的变化无法做到精准预判。再如,通常以城市绿化率和人均占有绿地面积来评价该城市的环境质量,进而侧面反衬居民生活质量,而所谓的人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均”,受城市规划的影响,位于不同区位的居民所享用的绿化设施的配备标准呈现差异化的现象,且生活质量的优劣不仅仅在于量的多少。也在于质的积累。这都需要后期效果追踪与前期设施铺陈的紧密配合,才能客观而准确地对目标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再者,设施数据与后期效果的对标呈现,与中间介质有极大关系,比如由于与景观接触的方式不同,居民比游客更重视景观的真实性,相对排斥重建和新建的景观,也较少受到导游词的影响;而游客则对景观的真实性不敏感,文化景观和导游解说都可能影响游客的地方记忆。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纾解路径

“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由美国阐释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于1982年首次提出并使用,涉及知识生成与辩护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情境,包括由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以及由特定的利益关系所决定的立场、视域等[2],以此为视角可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困境带来纾解路径的探求。

(一)加强需求端与供给端的信息融通

地方基础设施是可见的空间,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3],是完全不脱离地表的物质文化复合体[4],是特定社会的文化投影到特定空间的产物[5]。地方文化景观不仅折射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人地关系,也表征了当时人们的价值理念,承载着地方情感和意义;而其变迁则反映了地方人地关系和价值理念的变化[6]。不同地域、场域经历史变迁所孕育的本土文化蕴涵着独特且丰富的人文价值,并对于贴合生活习惯、习俗的基础条件的需求侧重点不同,应打通信息反馈渠道,建立透明化、主动式的供需沟通模块。(1)信息公示平台“近生活化”。多数人难以从隐蔽的官方平台获取基础建设规划信息,信息的公示与公布任务应逐级下放到基层,通过借助村委会、居委会的广播;举办城建活动;建立弥散式信息公告专栏等形式落实群众基础。(2)建立需求反馈渠道。包括设施分布、功能选择、地域文化需要在内的需求,实现专业规划与民众需要的连接整合,建立“扁平化”的沟通渠道,如借助新媒体的直播形式,开设官方交流专栏,重新界定与民众的空间距离,打造历时性的交流接口。(3)重视文化信息的沿袭与层格。地方性特色文化的历史序列编码应在“供给—需求”链中得到体现并重视,比如北京地区的天桥文化、西藏地区的藏文化都应基础设施的布局、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体现,实现地方文化的跨时空的对话。

(二)健全供给端的地方特色文化适配路径

地方特色文化的地域性可以用文化空间来解释。“文化空间”衍生于法国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孕育[7]。亨利·列斐伏尔赋予了“空间”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意蕴。“文化空间”本义是指一个具有文化意义或性质的物理空间、场所、地点[8]。地方特色文化所处生存场域的优势资源和人文氛围的不同,表现出对于地方特色文化传承条件和文化适配路径的需要。(1)创设文化场景。比如,北京天桥很多民间艺术文化在时代的演绎推进下逐渐丢失了原生态的文化表现场景,如在早时圈地表演(画锅、撂地儿)并以此为生。经访的诸多北京天桥民间艺术家,包括非遗传承人在内,都表示文化的传承缺乏展示的文化场景。这就要求基础设施的文化适配要跟上需求的节奏,同时注重设施的铺陈应是“一点多面”,辅以后期效果跟踪进行客观评价,消弭文化评价的模糊化现象。(2)消除“信息孤岛”。地方特色文化有其特色的“信息编码”,数据信息推广的效度和力度的质量与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直接联系,可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式的信息传播渠道,实现层叠式的信息推送和捆绑式的文化接触。

(三)实现地方特色文化与设施间的转换融通

在文化与设施的对接上可以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形成地方特色的文化标志性设施,从而达到人才引流、拓展知名度及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功效。(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云贵川等多民族聚集地可利用杂居的特点进行设施的再建造和集聚,利用贴山靠山的资源便利,兼顾民族风格,采用木制结构构造基础活动设施,利用地势地貌进行文创活动;南方的温婉文化及性格,配以阴雨棉绕的气候,辅以山川小丘等环境,可搭建休闲养生等慢节奏、精致化的成套基础设施,如建设运动休闲小镇,采用“体育+沉浸式劳作体验”等模式满足文化需要。(2)充分开发特色文化样态。如:周口地区的“易卦文化”、“姓氏文化”可在设施的布局和色彩的选取上得到体现,以八卦之相、太极之仪、阴阳之态进行构筑,用色调点缀或渲染,破除现代设施与古建筑的隔阂;北方的酒文化浓郁,在设施的搭配上可偏向豪放之风,采用暖色调增添氛围感打造酒坊;以各地特色文化为主题打造文化景观,例如北京的妙峰山的香火文化、庙会文化;以及遍布全国的祈福文化,如灯市庙会、少数民族的民族仪式等等,这都是可开发的文化旅游热点。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YTB024)。

参考文献:

[1]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http://www.sport.gov.cn/n4/n210/n218/c328625/content.html.

[2]王驰,何元春.地方性知识视阈下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理念的反思及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7):14.

[3]纳日·碧力戈.各烟屯蓝靛瑶的信仰仪式、社会记忆和学者反思[J].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2,26(2):60-65.

[4]SauerCarlO.RecentDevelopmentinCulturalGeography[M].116HayesEC.RecentDevelopmentintheSocialSciences.NewYork:LippinCott,1927.

[5]趙世瑜,周尚意.中国文化地理概说[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6][1]孔翔,卓方勇.文化景观对建构地方集体记忆的影响——以徽州呈坎古村为例[J].地理科学,2017,37(01):111.

[7]包亚民.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8]向云驹.论“文化空间”[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03):81-88.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基础设施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安徽省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