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式作业让学生见证自我突破
2022-07-12王景文
王景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6-149-02
摘 要 近期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学生要养成“校内锻炼一小时,校外锻炼一小时”的习惯。而校外锻炼一小时怎么来实现?体育家庭作业是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和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体育家庭作业长期以来处于缺位状态,无法为学生提供最好的体育教学体验。设计合理的体育家庭作业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也实现了学校体育到家庭体育的无缝衔接,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体育家庭作业 设计
一、体育家庭作业设计背景
近日,在颁布的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时量比例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总课程的10%~11%,远远超过了英语,物理、化学以及其他副科的课时量。体育与健康学科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第三大主要课程。由此可见,社会大众教育观念在逐渐转变,不再一味地追求学生学习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重中之重,体育教育的地位明显提高。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学生要养成“校内锻炼一小时,校外锻炼一小时”的习惯。然而校外锻炼一小时怎么来实现呢?很显然,体育家庭作业是一个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和实现学生校外锻炼一小时的有力手段。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也再次对体育家庭作业提出了要求,文件强调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明确了体育家庭作业制度。
二、体育家庭作业面临的困境
面对双减政策的落地,在学科类减负的前提下,教育部又大力提倡落实体育家庭作业,开展体育家庭作业的倡议无疑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新要求,相当于开辟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第二战场。据调查,大部分人实际上都赞成孩子参加运动,只是有些人担心“作业”的形式会引发种种问题,以致效果适得其反。若这份“作业”能够被安排好,“体育家庭作业”的优势就会获得最大程度的发挥,并对增强我国学生的素质产生正面意义,也终将会获得更多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相反,则会引发种种问题,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另一种负担,以致效果适得其反,这就违背了政策颁布的初衷。因此,如何攻克“留作业”、“收作业”、“判作业”等方面的难点,是值得我们体育教师深究的,同时让这让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更具挑战性。
三、体育家庭作业设计目的
体育家庭作业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不仅可以巩固学生课堂上的“教会”,也是落实“勤练”的一个有效手段,更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有力措施。
四、体育家庭作业设计思路
(一)留作业,全面兼顾
1.强度分层,注重实效
由于班级学生之间客观差异性的存在,即便学生都是处于同一年龄段,学生之间在身体素质上也存在着较大差距,相同的锻炼内容,留多了,体能差的“吃不消”,留少了,体能好的“吃不饱”。故而,统一化的体育家庭作业内容,并不能起到提优补差。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弱,将学生大体分为两三个层次,根据学生的锻炼需求布置相应强度的作业。
2.内容可选,提优补差
在布置体育家庭作业时,除了固定的必练项目外,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可供选择的项目。必练项目可以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测试项目进行设定,
选测试项目是为了提优补差而设置的。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个整体的评判标准,在小的方面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更大,有的学生上肢力量强壮,有的学生下肢力量薄弱,有的学生耐力好,有的学生柔韧性差。为了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全面增强,体育教师不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身体各方面的优缺点,并且要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计划,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短缺的方面进行有针对地练习。比如上肢力量薄弱的学生练习俯卧撑,让下肢力量薄弱的学生练习深蹲等。
3.结合实际,便于操作
体育家庭作业是体育课堂的补充,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综合多方面进行考虑,比如器材、场地等因素都要考量,要预测到是否大多数学生能够不受这些硬性条件限制。同时也要结合社会环境因素来布置家庭作业。如近几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这一期间,学生的锻炼方式也有所改变,居家锻炼成为首选,那教师在内容设置上就要偏向运动幅度小,锻炼时效性强的运动项目。
(二)做作业,形式多样
1.APP打卡
自从教育部颁布了体育家庭作业的相关文件以来,有很多学校已经尝试了各种留作业的方式,甚至有些省、市还在尝试研发可以“留、收、评”体育家庭作业的APP。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如果有一款成熟的APP来督促学生进行锻炼且有效完成体育家庭作业,从而促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开发这款为学生服务的APP,本人认为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1)设置各个项目的动作要领视频(而不是冗长的文字说明),便于学生模仿练习。
(2)有比较精确的评价体系,比如学生每周、每月的打卡轨迹,进步轨迹,甚至在全班,全校的排名都可以精确的进行反馈。
(3)学生可以进行及时看到老师的点评及反馈。
(4)设置挑战板块,将每月某个项目的最高纪录的视频放在挑战区域,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挑战的兴趣。
2.微信(QQ)群打卡
现阶段,微信、QQ是家校沟通和交流的最常见的平台。我们将作业推送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上,一来可以提高学生家长对体育家庭作业的重视度,二来也可以让学生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锻炼视频传到微信(QQ)群,以便老师收集和点评。
3.打卡记录单
学校每月下发一个“打卡记录单”(纸质作业),将一个月打卡的次数、项目及成绩进行记录,打卡记录单上需要家长签字并对其锻炼效果的勾选,一月上交一次,一个月最低要求是8次。
4.直播打卡
近几年全国各地疫情肆虐,有时迫不得已要停止线下教学,改为线上教学,老师们也迫于无奈化身为各个课程的“主播”。因此很多体育老师在线上直播“健身课”也算是家常便饭。鉴于此,我们根据情况,可以线上直播来进行师生互动,既能现场关注到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当然也可以借助实时的热点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比如近期特别火爆的健身达人教练“刘畊宏”,教师们可以借助这个热点来与学生互动,提升学生做作业的热情。
(三)评作业,有的放矢
体育家庭作业并不需要像主科那样每天一评,及时订正,因为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并非通过一次两次的作业能够立竿见影或者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可以在每个月的班级最后一节体育课来进行评价,给予激励、纠正或讲解等。当然,虽然集体评价是在每个月的最后一节课,但是老师要充分做好讲评的准备工作,针对每个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都要一清二楚。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评价,让学生的锻炼得到有针对性的反馈。
五、小学四年级14班9月份体育家庭作业案例
(一)该班体育教师布置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1.充分了解该班的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结合体质测试标准的项目,让学生自我认识自己的优、弱势项目。
2.按照优、弱势将学生分组,每个必练项目都有A,B两组同学,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渐进步。(每个项目的A,B组的人员都不一定相同,比如跳绳A组的,柔韧素质方面可能在B组)。
3.让学生知道家庭作业每个项目的锻炼方法。
(二)家庭作業内容:(每月一换)
必练项目:跳绳。
A组:150个/组,3组。
B组:130个/组,3组。
选练项目:(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至少完成一项)。
1.灵敏素质:3M间距左右移动摸物10个折返/组,做2组。
2.耐力素质:3分钟不间断慢跳绳/组,做2组。
3.速度素质:原地快速高抬腿100个/组,做2组。
4.柔韧素质:高姿压腿50次/组,左右腿各一组。
5.力量素质:直臂平板支撑1min/组,做2组。
6.护目练习:原地拍乒乓球100个/组,做2组。
练习频率:每周2~3次,每月至少8次。
(三)体育家庭作业布置
1.微信、学校官网推送
学校每月推送一次学校体育家庭作业的倡议书,以此提高学生家长对体育家庭作业的重视度,也可以让体育教师录制些“欢迎来挑战的视频”(比如老师1分钟跳绳200个)放在公众号里,以激发学生的挑战热情。
2.分班级布置作业
发放“锻炼打卡记录单”。每月下发一个“打卡记录单”(纸质作业),将一个月打卡的次数、项目及成绩进行记录,打卡记录单上需要家长签字并对其锻炼效果的勾选,一月上交一次,一个月最低要求是8次。
3.班级群里推送本班体育家庭作业
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在群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同时体育教师还要把本班涉及的选做项目的练习方法视频推送到群里,本班体育教师也可以录制一段“欢迎来挑战”的视频,可以鼓励家长,孩子一起参与挑战。
(四)体育家庭作业收取与点评
我们提倡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避免把“家校合作”简单地理解为不断让家长打卡、拍照、拍视频,以形式主义的僵化操作增加家长的负担,我们的初衷是希望跟家长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们大力表扬积极发送视频的学生及学生家长,但不是硬性规定。针对发送过来的视频,老师认真给予反馈。
每月最后一周集体收取“运动打卡记录单”。在该班级本月最后一节体育课来进行评价,给予激励、纠正或讲解等。当然,虽然集体评价是在每个月的最后一节课,但是老师要充分做好讲评的准备工作,针对每个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都要一清二楚,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评价,让学生的锻炼得到有针对性的反馈。
参考文献:
[1]魏宇.小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策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8):154-155.
[2]陈刚.家庭作业让体育课堂活起来:对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20(15):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