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扬青春 内外兼修的理想城市

2022-07-12向煜

现代苏州 2022年12期
关键词:苏州园区

向煜

文人墨客笔下的江南,往往拥有着最美的意象。锦绣江南,苏州尤最。人们常常感叹,很少有哪座城市可以如苏州这般,模糊了时间、空间和次元,把日子过成诗句,在漫长岁月中,既守护着古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又不忘发展,让市民享受到城市腾飞带来的现代化、国际化。

从小城姑苏到大城时代,从“一体两翼”到“一城四核”,从拥有2500余年历史的古城到历经28年逐步成长为城市新中心的苏州工业园区,每一步规划,每一次城市框架的拉开,背后展示的都是一脉相承的苏式智慧。

2022年,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韧性城市”,对苏州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简单来说,韧性城市就是常葆耐力、深藏潜力、不乏爆发力的一座城市。

翻开年轻园区的发展史,无论是城市基础设施运行,还是经济、社会、行政等方方面面的抗压和修复能力,都极具“韧性”。从“先地下后地上”“适度超前”的开发理念,到按照“九通一平”标准高质量完成的主要基础设施布局与建设,从“制造高地”到“自主创新”布局“2+3”产业的发展智慧,从“星期天科学家”到“遴选领军人才”的引才智慧,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改革智慧……无不为园区实现城市发展“由脆变韧”注入着不竭动能。

从“水”开始的传奇

近几年,国内外“黑天鹅”此起彼伏,不免让人联想起几千年前,古人治水的智慧。世间万物,水最有韧性。其至柔亦至刚,至深亦至善,内中蕴藏中华文明之大智慧。

苏州,就是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

2500多年前,吴王阖闾一登王位,就向伍子胥讨教强国之策。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称,伍子胥的强国建议是“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十二个字。于是阖闾就命伍子胥“相士尝水,象天法地”建造阖闾大城。

自古以来,人类都是喜水的,择水而居就成了最佳选择。

当时苏州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丘陵地带,东面是泽国一片,都不适合建城。于是东西之间的开阔地带就成了最佳选择。

城址是选定了,但在以水乡泽国为主基调的吴越大地上建城,如何利用好水这把“双刃剑”,是城市设计者首先要考虑的。

站在春秋晚期这个历史节点,伍子胥受吴王阖闾的委托设计阖闾大城,目的是让吴国强盛,当然必须考虑城市保障系统。他利用西高东低的落差,设计城市的排灌系统,构建了纵横交叉的水系,也为后来古城内能够建起四通八达的水巷奠定了基础。

自阖闾大城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用自己的智慧,与“水”和谐共处。

有资料记载,姑苏城内三横四纵的水道,造就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城特色;加上支流,城内河道总长约82公里,它们是古城居民生活和交通的必须,是古代人们最为便捷的交通运输通道,又是颇为完善的城市排泄系统,每当雨季来临,这些河道就成了蓄水和泄洪通道,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时移世易,当年还是泽国一片的姑苏城东,从一座湖泊开始书写了大城苏州新的传奇。

有一个“冷知识”常常被人忽略。1994年之前,苏州拥有大大小小200多个湖泊,但在金鸡湖之前,苏州人却几乎没有那么深度挖掘过湖泊的价值。如果说,伍子胥设计的阖闾大城开启了苏州这座城市的传奇,那么以金鸡湖为中心的苏州工业园区之于苏州的价值,不仅在于是在2500余年历史的古城外再造了一个“洋苏州”的奇迹,更在于用一个个生动的范例,演绎着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经济共生,生态与发展和谐的先进城市规划、经营理念。

她的智慧、远见,不仅在过去28年引领着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为未来长远发展谋篇布局,为增强城市“韧性”提供重要支撑。

“规划即法”的魅力

今年是苏州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1982年,苏州成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6年,《苏州城市总体规划(1985-2000)》提出“保护古城、发展新区”,确定了苏州 “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现代化新区”,1994年,园区打下开发建设的第一根桩……

苏州城市建设每走一步,都是严格按照规划执行,这一点,在园区的开发建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众所周知,园区城市建设最令人折服的,就是“规划先行”。如果说从金鸡湖开始,园区演绎了现代苏州发展的传奇,那么这个传奇的开始,应该是7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的整体垫高。

曾经,园区开发建设的元老们在接受采访时都提到过,1994年的时候这个城东之地依然是水乡苏州的低洼地,即便不是汛期,也常常会出现到处水汪汪的场景,所以他们为了完成实地勘察,很多时候是需要划船进去的。

低洼状况如此严重,怎么招商引资,怎么发展?新加坡合作方提出了一个看似“异想天开”的方案:70平方公里的中新合作区整体垫高几十厘米。

新方的这个方案,当初不少人是反对的,毕竟这是一件很费钱的事情,对于彼时经济基础还很薄弱的苏州来说,很难承受。但是,一位新加坡规划师的一席话打动了所有的反对者:“如果有朝一日,苏南地区发生了千年一遇的洪水,而那时投资者乘坐直升机在天上飞,看到其他地方都淹了,只有苏州工业园区在水面上,这是什么感受?这才是他们愿意来投资的地方。”

这个理由打动了苏州。最后,中新合作区平均垫高95厘米。

这95厘米带来的,是下狂风暴雨也不会积水的园区,是汛期不担心水淹的园区,也是被垫高的园区人的视野。

园区人坚信,有些一次性的大投入,是可以一劳永逸的,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那张高价的规划图。

“规划即法”,比较后来的全区规划,我们可以看到,哪里是工业用地,哪里是住宅用地,哪里是绿地,一点都没有改变。

科学超前的规划成就了如今合理的空间布局,让园區人感受到了说不出的舒适感。

先来说说“集中建设生活配套设施”的故事。如今我们早已习惯了邻里中心的模式,但开发建设之初,房地产开发商的愿望还是想要在沿街开一批店,但被规划部门坚决否定了。28年后再来看这个决定,园区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先进理念之一建设的邻里中心,将商业服务与社会服务集成起来,不仅避免了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还实现了便民服务与区容区貌、人居环境的统一。在这一规划下,园区从未出现过沿街脏乱差的常见“城市病”。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原副主任肖宜美曾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讲过一个关于“转弯车道”的故事。园区道路的绿化带,在交叉路口都会被“切掉”一块,变成一条转弯车道。“当时,这样的设计还曾引来不少人异样的目光,但不要小看这个细节,正是这样的设计,让园区交通在任何路口,都可以更加畅达。”

事实上,园区城市规划的作用不仅在于准确把握宏观定位、深入引导空间发展、合理分配土地等公共资源,还在于保障公共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经济运行效率、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疫情下的园区坚韧前行

城市在前行路上,总会遇到各种障碍,克服困难靠的不仅仅是当下的决定,更是长久的积累。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扰乱了全世界,残酷的现实无法改变,但是我们能努力改变自己,减少影响,助力发展。

2022年上半年,有超过一半的时间,苏州人都在齐心协力与疫情赛跑,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等多个“战场”打响了保卫战。特别是园区,其经济运行、企业生产的持续连贯,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对江苏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2022年第一季度,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1.96亿元,同比增长4.8%,分别高于江苏省和苏州市GDP增速0.2和0.4个百分点。严峻考验之下,城市经济的“韧性”不会凭空而来。疫情下,园区“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在全力以赴抓好企业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基础上,主动靠前,服务企业,先后推出“惠企七条”“服务业纾困20条”等政策,在支持企业疫情防控上,加大用工服务保障上,金融服务支持上都有大幅支持,给企业吃下“定心丸”,保障企业稳定生产,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重回正常轨道。

不仅是政策上的支持。

物流供应不畅是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企业的堵点难点问题。今年3月,承担国家核酸检测设备保供任务的PCR扩增仪生产企业——苏州雅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遭遇上游物料停运停供问题,缺少芯片等零部件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无法顺利进行。好在,企业所在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了点到点的通行证,并特别安排专人一对一帮助企业,组织协调将上游企业列入复工复产白名单,及时协调解决原材料供应保障货运物流通畅高效,确保企业不停产。

物流链、供应链之外,产业链不畅也是疫情防控期间困扰企业的大事。

为了解决企业“找配套”和“找客户”的双向需求,园区打造了“园易链”平臺。平台围绕园区制造业的总体需求,集聚园区内各方资源和供需信息并进行产业链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需求侧与供给侧的资源配置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便捷、高效的线上线下服务,同时有效管理供需对接整体流程,打通上下游对接及相关反馈评价,有效助力企业供需对接实现线上化、平台化、便捷化。

产业链“牵一发而动全身”。几个月来,园区经发委深化重点产业链研究,牵头成立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工作专班,细致梳理供应链情况,协调园区重点企业配套商优先复工复产。

惠企帮扶、稳产保供,助力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稳定实体经济发展,在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下,园区的经济发展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城市经济“韧性”有目共睹。

“韧性”下的苏式韵味

都说苏州是一座有韵味的城市,这种味道不仅体现在古城的建筑,也体现在人文精神。

苏州的海纳百川,最直接的体现是多元文化可以在这里和谐共生。

吴文化学者潘君明曾在媒体上表示,苏州历史文化厚重,但没有变成包袱。他认为,地处江尾海头、水运四通发达,苏州自古就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哪个地方有创新,苏州马上学、认真学,还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学,最后往往徒弟变师父。”

学习与借鉴,园区是“学霸”。28年来,从城市规划、招商引资,到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再到政府精简高效、法制化管理……园区系统地学习“师父”新加坡的经验,并且编制出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改革方向、具有园区特色的百余项法规性“管理办法”,为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城市发展,离不开“人”这一主体。如果说,苏城的血脉里蕴含着开放包容,那么看似温柔的苏州人的骨子里则写满了拼搏进取。自古以来,苏州人勤奋、勇敢、执着向上,园区的规划者和建设者秉持着这份智慧,敢试敢闯敢拼,激情且务实,这就给了城市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无穷力量。这份力量,让园区实现了从“泥泞水乡”向“现代新城”的华丽转身,成长为中国改革开放活力最强、发展效率最高的区域之一。

曾在媒体报道中,看到过这么一个说法。苏州工业园区成就了苏州,苏州工业园区的制胜法宝可以总结为“高起点对标+高标准规划+服务型政府+市场化运作+亲商型理念+敲门式招商+一站式服务+花园式园区”。反过来,当年苏州力挫群雄成为中新合作工业园的首选地,经济学家任泽平提到苏州成功的关键是“长三角区位优势+极佳的营商环境+清亲的政商关系+外向型经济+制造业立市”,因此,也可以说是苏州造就了苏州工业园。

都说园区与古城,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双面绣”。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苏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写下了打造“韧性城市”的目标,相信园区必将继续以探路者的身份,以先行者的奋斗写下新的传奇。

猜你喜欢

苏州园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住进园区一直是我的向往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中国文化园区发展指数分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