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自然生态空间划定
2022-07-11赵依婷汤江龙
赵依婷 汤江龙
(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1 引言
面对生态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的严峻形势,2013 年《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划定‘三生’空间开发管制边界,实施用途管制[1]。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建立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合理布局“三生”空间。2017 年,开展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工作被列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2]。2018 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整合了各部的职责,组建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旨在实现“山水田林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保护与修复[3]。《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 年)》指出,将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4]。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划定自然生态空间的意义和作用可想而知。本文旨在研究高安市自然生态空间划定方法,为制定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奠定基础。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高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北,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境内地形北高南低,中部平坦,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相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2.2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为高安市2016 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林业一张图成果、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其他部门相关规划成果、土壤类型数据、地质灾害数据均来源于江西省自然资源厅,高程数据来自地理空间数据云。
3 划定过程
3.1 划定高安市自然生态空间初步范围
将高安市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数据、生态保护红线、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生态土地类型、林业部门除生态公益林以外的林地范围等数据叠加,形成高安市自然生态空间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扣除永久基本农田、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城市开发边界、集中连片大于0.3 公顷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农用地(不含林地)、耕地后备资源和矿业权范围,得到高安市自然生态空间初步范围,共64598.73 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26.59%。
3.2 高安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在相同程度的外力干扰下,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小[4]。特定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盐渍化、土壤侵蚀、沙漠化、地质灾害、石漠化、酸雨[5]。本文选取了高安市土壤质地、坡度、起伏度、植被覆盖度、地质灾害易发性作为影响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因素,构建高安市自然生态空间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3.2.1 土壤质地敏感性
土壤质地越黏重紧实,抗侵蚀能力越强;反之,侵蚀能力越弱。按照卡庆斯基的分类体系,土壤质地抗侵蚀性是黏土强于壤土、壤土强于砂土[5]。根据高安市土壤信息对各土壤质地进行敏感性分级赋分,具体标准见表1:
表1 高安市土壤质地敏感性分级赋值标准
3.2.2 地质灾害敏感性
根据高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数据,将高安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定为极敏感赋9 分,中易发区定为高度敏感赋7 分,低易发区定为中度敏感赋5 分,不易发区定为不敏感赋1 分。
3.2.3 植被覆盖度敏感性
作为表征土地植被覆盖状态的重要参量,植被覆盖度能够直接反映植被的生长状态[6]。植被覆盖度和NDVI 之间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7],通过建立两者之间的转换关系,提取植被覆盖度信息[8]。转换公式如下:
Ci=(NDVI-NDVI min)/(NDVI max-NDVI min)
根据公式,计算得高安市植被覆盖度范围在0.41-0.79 之间,根据高安市植被数据对高安市植被覆盖度敏感性进行分级赋分,标准如表2:
表2 高安市植被覆盖度敏感性分级赋值标准
3.2.4 地形起伏度敏感性
地形起伏度是指一定范围内的高程差值。根据30m 精度的DEM 数据计算得出高安市30m×30m范围内高程差值最小为0,最大为183m。根据计算结果将高安市地形起伏度>80m 的地区定为极敏感赋9 分,60m<X≤80m 区域为高度敏感赋7 分,40m<X≤60m 区域为中度敏感赋5 分,20m<X≤40m 区域为轻度敏感赋3 分,X≤20m 区域为不敏感赋1 分。
3.2.5 坡度敏感性
坡度是用来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地表的陡缓程度,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30m 精度的DEM 数据计算出高安市坡度,并进行敏感性等级分级赋分,具体标准如表3:
表3 高安市坡度敏感性分级赋值标准
3.2.6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利用等权重求和法对以上各指标叠加得到生态环境敏感性总得分再进行重分类分级,根据叠加结果得高安市全域生态敏感性总得分范围为5~43 分。根据得分组成:得分5≤X<11的区域为不敏感区域;11≤X<21 的区域为轻度敏感区域;21≤X<31 的区域为中度敏感区域;31≤X<39的区域为高度敏感区域;39≤X 的区域为极敏感区域。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
图1 高安市生态环境敏感性
3.3 划定高安市自然生态空间最终范围并分区
根据高安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结果,将不在自然生态空间初步范围内的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域也纳入自然生态空间,形成高安市自然生态空间的最终范围(如图2)。新增自然生态空间面积为380.28 公顷,高安市自然生态空间最终范围面积为64979.01 公顷。
图2 高安市自然生态空间
高安市自然生态空间生态环境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的区域面积占高安市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依次为12.75%、65.61%、17.22%、4.37%、0.05%。本文将生态环境敏感性达到极敏感和高度敏感程度的区域定为自然生态空间核心保护区,总面积为2872.22 公顷,占高安市自然生态空间总面积的4.42%,主要分布在华林山风景名胜区、伍桥镇等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达到中度敏感和轻度敏感程度的区域定为自然生态空间重点保障区,总面积为53819.74 公顷,占高安市自然生态空间总面积的82.83%,主要分布在华林山风景名胜区、村前镇、伍桥镇等地;生态环境敏感性为不敏感的区域定为自然生态空间一般保护区, 总面积为8287.05 公顷,占高安市自然生态空间总面积的12.75%,主要分布在杨圩镇、村前镇等地。具体分布情况见图3。
图3 高安市自然生态空间分区
4 结束语
自然生态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与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我们必须深入、全面地了解、研究自然生态空间及其划定。本文以高安市为研究区,根据高安市的自然资源现状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结果将高安市自然生态空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重点保障区、一般保护区三种类型区,分别占比4.42%、82.83%、12.75%。核心保护区严格禁止一切开发利用活动,重点保障区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允许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本文基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自然生态空间划定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实用性。自然生态空间的合理划定能够有效缓解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快速扩张之间的冲突,有力支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实施、国土空间格局的综合优化,从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一步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在此基础上,分区管制如何有效实施并且达到预设的目标将是接下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