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相关因素及措施探讨
2022-07-11李建
李建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天津)有限公司,中国·天津 300000
1 引言
机械零件所处的环境具有复杂性特点,包括高温环境、强腐蚀环境和高压环境等,此外也会受到外界荷载的影响,因此对于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要求较高,只有在保障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才能够保障机械零件的可靠性,为生产作业创造安全的条件。机械性能主要是指金属材料的抗破坏能力,在多种破坏条件下呈现出的硬度、强度等。机械性能不仅与材料自身的特性相关,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了解其具体影响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可以确保在机械零件加工中保持良好的品质,避免出现严重的故障问题。
2 金属材料机械性能概述
金属材料的类型较多,包括特种金属材料、纯金属和合金等,又可以分为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等。其中,铸铁、工业纯铁和碳钢等属于黑色金属,也包括不锈钢、精密合金和耐热钢等;有色金属可以分为稀有金属、贵金属、轻金属等。相较纯金属而言,有色合金的强度较高。机械性能是在多种外界荷载作用下金属材料呈现出的抗破坏性能,荷载形式有所差异,包括冲击荷载、拉伸荷载和循环荷载、压缩荷载等,因此呈现出的机械性能也会不同。强度性能是金属材料最基本的机械性能,可以分为抗剪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抗拉强度是金属材料应用中需要注重关注的指标[1]。金属材料的软硬程度即为硬度性能,采用压入法能够有效检测金属材料的硬度值,包括洛氏硬度和布氏硬度两类。随着外界荷载的增大,金属材料会出现形变而不发生破坏,这是金属材料的塑性性能,随着其塑性的提升,金属材料构件的品质也会相应改善。循环荷载是影响金属材料疲劳性的主要原因,此外金属材料基本机械性能还包括冲击韧性等。
3 影响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相关因素及措施
3.1 蠕变极限
3.1.1 基本原理
很多金属机械配件的运行环境较为恶劣,会受到高温的影响,需要金属材料具备良好的耐高温特性,这是保障其机械性能的关键,包括连接性、坚韧性和冲锋强度等。金属材料的耐高温特性,也会受到其自身强热性的影响,相较室温环境而言,在高温环境下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会出现较大的改变,包括疲劳强度、顺从强度和硬度等,而且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蠕变能力是衡量金属材料强韧性的主要指标,在高温环境下金属材料发生形变的极限应力即为蠕变极限。高温处理金属材料并实施加载处理后,能够获得蠕变伸长率-时间曲线,由于应力和温度的差异,也会导致蠕变曲线有所不同[2]。当温度超过400℃后,碳钢就会出现蠕变现象,而很多金属构件在出现蠕变后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控制,则会引发一定的安全问题。例如,锅炉炉管长期受到高温的影响,其蠕变现象会导致管壁厚度降低,这是引发爆炸事故的关键原因。在应用耐高温金属材料时,需要全面提高其强热性,改善抗蠕变性能。金属材料的蠕变特性如图1所示。
图1 金属材料的蠕变特性
3.1.2 处理方式
在高温环境下为了确保金属材料制品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必须不断提高其强度和抗蠕变能力。很多金属材料中的铬和镍元素含量较大,增强了自身的耐高温性能和耐侵蚀性能,在高温环境中不会出现严重的氧化问题。可以将铌、钨、钼、钛等金属元素加入金属材料当中,促进其抗蠕变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其面心立方结构的特点[3]。
3.2 化学元素
金属成分的含量也是决定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当金属材料长期处于高温环境时,需要运用其他元素来改善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使其耐高温性能得到强化,防止在使用中出现严重破坏。金属材料当中含有大量的晶粒,为了通过细化处理改善金属材料性能,可以加入适量的钼元素,能够改善强热性,而且淬透性也会更好,能够防止金属材料受到高温作用的影响而出现快速蠕变,能够长期保持较高的强度[4]。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金属材料的脆性也会更大,这是影响其使用性能的关键点,钼的加入也能够改善其脆性特点。金属材料晶粒的细化程度会由于铝的加入而得到提高,这是改善冲击韧性的有效措施。很多金属材料由于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起皮和腐蚀的状况,而铝的抗氧化性能较强,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不会出现严重的高温腐蚀问题。铝的应用量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加入量较大则会影响其他的机械性能,不利于切削加工,同时也会对热加工和焊接处理产生负面影响。然而,也有很多化学成分会降低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在实践中需要加强关注。金属材料中通常会含有一定的锰元素,能够发挥脱氧剂的效果,改善了金属材料的整体强度及硬度。此外,金属材料的脆性也会由于锰元素的存在而得到优化,在热加工处理中的效果较好。但是,当锰元素的含量超过一定值后,则会导致金属材料的抗腐蚀性能下降,而且不利于材料的焊接处理。磷元素和硫元素是金属材料中的杂质元素,其含量的增加会增加金属材料的脆性,塑性也会受到影响,无法达到加工处理要求。
3.3 焊条
金属材料的性能也会受到焊条的影响,如果金属构件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则必须确保其耐高温性能达到使用标准,通过其他元素的添加来改善金属材料的整体性能。由于焊缝材料可能和母材化学成分不一致,因此元素扩展问题会对接头位置的性能造成影响,这也是降低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主要原因。在焊接金属材料时,应该做好焊缝位置的处理,确保其能够满足构件在耐高温环境下的使用要求,需要根据母材的金属成分特点来对焊缝实施优化。金属材料在焊接后的机械性能也会受到焊接工艺的影响,焊条中元素的含量也会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应该对其抗热烈性能实施检测,明确碳元素的含量,一般不能超过母材中碳元素的含量,能够防止在使用中造成焊缝位置的损坏[5]。
3.4 提高机械性能的措施
在常温环境下,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会由于晶粒的不断细化而得到增强,然而在高温环境下采用该方法则会遇到一定的限制。原子之间的结合力是影响耐高温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而且随着紧密程度的提高,其性能也会逐步增强。相较粗晶粒金属材料而言,细晶粒金属材料的蠕变发展速度较快,而金属材料的强热性与其中混含的杂质相关,如S 和P 等,为了降低杂质的影响可以运用碱土金属和Re、B 元素实施优化,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起到净化晶界的作用[6]。
4 结语
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改善,可以确保工件质量达到生产及使用标准,避免在生产作业中造成严重的故障和风险。机械性能指标较多,而且不同指标也会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蠕变极限、化学元素和焊条等,是影响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应该根据其具体影响原理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