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羟考酮联合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气道困难者中的应用

2022-07-11张武华张宇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羟考酮丙泊酚胃镜

张武华 张宇菲

丙泊酚虽是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常用镇痛药物,但它的镇痛作用较弱,患者应用后仍可能发生呛咳、体动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往往是通过增加丙泊酚的应用剂量来进行弥补,可若是应用剂量较大,同样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影响机体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要将丙泊酚与其他阿片类药物进行联合应用[1-2]。从胃镜检查情况来看,由于很多患者对胃镜不够了解,对临床上的胃镜检查工作存在着诸多的质疑,怕痛、怕麻烦、怕出现后遗症等等都是多数患者对胃镜检查的刻板印象,因此研究无痛胃镜的实施方案及其效果,更有利于临床大面积推广胃镜检查工作,帮助更多患者及时、尽快接受胃镜检查,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多的时间窗。鉴于此,本次研究将以厦门市中医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240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气道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对羟考酮联合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呼吸的影响不同麻醉方式在困难气道患者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240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气道困难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120)与观察组(n=120)。在胃镜检查开始前,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无麻醉及检查方面的禁忌证,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制定的临床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处理,主要分为Ⅰ级~Ⅲ级。对照组男、女比例为59∶61,年龄为27~77岁,平均年龄为(49.69±5.16)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60∶60,年龄为28~78岁,平均年龄为(49.59±5.15)岁,气道困难评估:(1)Mallampati发现口咽腔分级越高,喉镜下声门暴露越差;(2)Benu-mof 最近证明口咽腔分级越高,颏间隙宽度小于2指,预示插管难度增加;(3)与插管困难相关的情况还包括颈部活动度减低。组织顺应性降低、巨舌、咬颌错位和(或)牙齿过大、腭弓高窄、颞颌关节活动度降低以及颈项短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研究同意书。

1.2 方法

在为患者实施无痛检查前,必须要求患者禁食禁饮,禁食时间为10 h,禁饮时间为6 h,待患者入室后,实施外周静脉开放处理,并间接上常规型监护仪,对两组患者的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等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护。请患者采取左侧卧位,以鼻导管给氧每分钟3 L流量,让患者深呼吸5 min处理,将患者的头部微微向后仰,引导患者将双腿屈曲。

对照组先接受舒芬太尼(生产厂商: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1 mL:50μg)静脉注射,应用剂量为0.05μg/kg,30 s后再给予2.0 mg/kg丙泊酚进行缓慢推注,确认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对外界呼唤无反应后方可进行胃镜检查。

观察组先接受羟考酮(生产厂商: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14;规格:5 mg)静脉注射,应用剂量为0.05 mg/kg,30 s后给予2.0 mg/kg丙泊酚进行缓慢推注。若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呛咳及体动等迹象时,就需要为患者追加20~40 mg的丙泊酚,并维持住适当的麻醉深度,避免胃镜检查工作受到影响。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t1)、入镜之际(t2)、入镜3 min(t3)、退镜之际(t4)等不同时间节点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对比两组接受麻醉处理后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概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n,%)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t1、t2、t3等时间节点的HR数值、SBP数值、DBP数值等均较t0时间点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迹象(,P<0.05),而在t4时间点,两组HR、SBP、DBP与t0时间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时间点、t2时间点、t3时间点及t4时间点分别与t0时SpO2水平数值对比有显著下降(P<0.05);t1时间点、t2时间点、t3时间点及t4时间点分别与t0时SpO2水平数值对比有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t3、t4时SpO2水平与t0时间点的SpO2水平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0HR数值与对照组t1HR数值相比,t=27.087,P=0.001;观察组HR数值组内对比:t0HR数值对比t1HR数值,t=17.595,P=0.001;t0HR数值对比t2HR数值,t=11.642,P=0.001;t0HR数值对比t3HR数值,t=10.689,P=0.001;观察组SpO2数值组内对比:t0SpO2数值对比t1SpO2数值,t=3.883,P=0.001;t0SpO2数值对比t2SpO2数值,t=3.077,P=0.001;t0SpO2数值对比t3SpO2数值,t=0.159,P=0.874;观察组SBP数值组内对比:t0SBP数值对比t1SBP数值,t=17.731,P=0.001;t0SBP数 值 对 比t2SBP数 值,t=11.095,P=0.001;t0SBP数 值 对 比t3SBP数 值,t=8.529,P=0.001;观察组DBP数值组内对比:t0DBP数值对比t1SpO2数值,t=15.379,P=0.001;t0DBP数 值 对 比t2DBP数 值,t=14.564,P=0.001;t0DBP数值对比t3DBP数值,t=11.809,P=0.001;对照组HR数值组内对比:t0HR数值对比t1HR数值,t=26.666,P=0.001;t0HR数值对比t2HR数值,t=20.458,P=0.001;t0HR数值对比t3HR数值,t=14.829,P=0.001;对照组SpO2数值组内对比:t0SpO2数值对比t1SpO2数值,t=25.944,P=0.001;t0SpO2数值对比t2SpO2数值,t=11.038,P=0.001;t0SpO2数值对比t3SpO2数值,t=0.207,P=0.836;对照组SBP数值组内对比:t0SBP数值对比t1SBP数值,t=19.017,P=0.001;t0SBP数值对比t2SBP数值,t=10.427,P=0.001;t0SBP数值对比t3SBP数值,t=10.427,P=0.001;对照组DBP数值组内对比:t0DBP数值对比t1SpO2数值,t=18.435,P=0.001;t0DBP数值对比t2DBP数值,t=17.306,P=0.001;t0DBP数值对比t3DBP数值,t=12.032,P=0.001;观察组t0HR数值与对照组t0HR数值对比,t=1.105,P=0.270;观察组t1HR数值与对照组t1HR数值对比,t=9.772,P=0.001;观察组t2HR数值与对照组t2HR数值对比,t=10.647,P=0.001;观察组t3HR数值与对照组t3HR数值对比,t=6.092,P=0.001;观察组t4HR数值与对照组t4HR数值对比,t=1.277,P=0.203;观察组t0SpO2数值与对照组t0SpO2数值对比,t=0.000,P=1.000;观察组t1SpO2数值与对照组t1SpO2数值对比,t=20.633,P=0.001;观察组t2SpO2数值与对照组t2SpO2数值对比,t=7.889,P=0.001;观察组t3SpO2数值与对照组t3SpO2数值对比,t=0.418,P=0.676;观察组t4SpO2数值与对照组t4SpO2数值对比,t=1.296,P=0.003;观察组t0SBP数值与对照组t0SBP数值对比,t=2.002,P=0.046;观察组t1SBP2数值与对照组t1SBP数值对比,t=0.832,P=0.406;观察组t2SBP数值与对照组t2SBP数值对比,t=2.468,P=0.014;观察组t3SBP数值与对照组t3SBP数值对比,t=0.042,P=0.966;观察组t4SBP数值与对照组t4SBP数值对比,t=1.568,P=0.118;观察组t0DBP数值与对照组t0SBP数值对比,t=2.125,P=0.034;观察组t1DBP数值与对照组t1SBP数值对比,t=1.694,P=0.092;观察组t2DBP数值与对照组t2DBP数值对比,t=0.457,P=0.648;观察组t3DBP数值与对照组t3DBP数值对比,t=1.935,P=0.054;观察组t4DBP数值与对照组t4DBP数值对比,t=1.058,P=0.291。详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注:同一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a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胃镜检查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检查手段,在临床治疗中,胃镜检查发挥了极大的诊断作用,它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清晰观察受检者的食管情况、胃部情况及十二指肠情况等,同时借助胃镜检查还可以开展活体病理学及细胞学检查[3-4]。对胃镜检查的应用情况来看,它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还是相对较高的,因为应用的成效比较理想,已成为了诊断上消化系统的常规技术。胃镜诊断技术虽然帮助医生直观观察患者的病灶及组织情况,但是传统的胃镜检查工作却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躯体疼痛、恶心、呕吐等问题,极有可能使得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或年龄较小的患者对胃镜检查出现抵触、紧张、恐惧等情绪,导致患者群体在胃镜检查中的依从性、配合性都比较低[5-6]。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检查技术的提高,在原来的检查技术之上,衍生出了无痛胃镜检查技术[7]。所谓无痛胃镜检查技术是指在临床麻醉的监护环境中应用镇静、镇痛等临床药物,让受检者陷入浅睡眠状态,从而提高他们在检查过程中的耐受性与依从性,争取提高胃镜检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同时无痛胃镜检查技术还可以让患者在检查后迅速苏醒过来,因此无痛胃镜检查技术备受患者群体及主治医生的青睐[8-9]。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止痛药物多为阿片类药物,而舒芬太尼是一针具有特异性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其起效的速度较快,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一般情况下经静脉给药后的几分钟内即可发挥出最大的药效,与此同时还不会影响到机体正常的免疫抑制、溶血及组胺释放情况,适合被应用在术后的静脉自控镇痛方面[10-11]。而丙泊酚是临床胃镜检查中的常用麻醉药物,从应用的效果来看,丙泊酚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都比较短,患者在应用了麻醉药物可以更快的恢复过来,能够避免机体的心血管受到抑制作用,减轻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概率[12-13]。羟考酮也被称之为盐酸羟考酮,此为生物碱蒂巴因提取物所合成的一种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它具有镇痛、镇静及抗焦虑等药物疗效,而分析羟考酮的临床效果不难发现,此药的镇痛作用相对较为特殊,它可以直接作用在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前膜上μ阿片受体中,同时还可以对平滑肌上的K受体产生激动作用,以便来缓解人体出现的内脏痛。医学研究发现,羟考酮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大约为40%~45%,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后,此药将在2~3 min内发挥镇痛疗效,半衰期大约为2~3 h[14-15]。从临床应用情况分析,为困难气道患者的应用羟考酮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丙泊酚的用量,进而减少药物对患者呼吸血压的影响,能够提升生命安全。

呼吸抑制是阿片类镇痛药物应用后的常见不良反应,同时也是导致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因此若受检者本身就有困难气道,在应用过程中更要把控好麻醉尺度,降低药物对患者呼吸系统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t1、t2、t3等时间节点的HR数值、SBP数值、DBP数值等均较t0时间点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4时间点,两组HR、SBP、DBP与t0时间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时间点SpO2水平数值较t0时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t1、t2时SpO2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t3、t4时SpO2水平与t0时间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羟考酮与丙泊酚进行联合应用后,对患者生命体征、呼吸状态影响更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麻醉处理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的麻醉处理效果更优于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可降低患者出现低血压、呼吸抑制等多种不良反应的风险系数,更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性,具有更高的应用安全性,值得在无痛胃镜检查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羟考酮丙泊酚胃镜
羟考酮自控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羟考酮在妇产科手术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盐酸羟考酮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
盐酸羟考酮负调控LncRNA LINC01857抑制宫颈癌细胞Siha增殖、迁移及侵袭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