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会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析

2022-07-11严红英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社会学课程思政

严红英

摘  要:社会学是高等教育的通识课程之一,从其起源来说是适应时代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一门学科,这门课程紧贴社会实际,涉及社会构成系统研究、社会运行研究、社会管理研究等内容,涵盖社会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在当前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下,社会学课程无疑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和作用,尤其在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框架下,深挖课程思政的元素,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将这门课程的知识点融进思政教育是可行的,对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人文、政治素养是必要的。

关键词:社会学;课程思政;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5-0099-05

课程思政是指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各类课程齐头并进,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一、社会学课程思政的意义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课程思政的基本内容是指在各门课程中贯穿对中国共产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对人民的爱这一主线,增进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法治意识、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在汲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开展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思想、知识内涵、价值理念、法治理念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行为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

社会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公安院校开展社会学课程思政建设适逢其时。社会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决定其实施课程思政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公安院校开设社会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紧紧围绕公安院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警察职业道德素养的人才。就教学内容来说,公安院校开设的社会学是一門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程,严格意义上应该称之为社会学概论,主要任务是普及社会学知识、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为社会的发展运行做出贡献。通过社会学的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地位、领导地位的深刻领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同时通过社会学的具体内容,如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与社会、家庭与社会、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对社会历史、社会变迁、社会文化、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学研究方法等有较全面的认识,能够运用社会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去认识、调查、分析社会现象,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学习,使学生从观察、调查、分析社会问题中清楚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角色应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工作的积极性,并在公安实践中加以运用。课程思政就是要结合这些目标和任务,将“四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社会历史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教师可将中国精神融入社会文化中,让学生通过中国精神的相关案例去深切感受文化自信、感受祖国站起来强起来的来之不易;通过抗洪救灾、举国抗疫、扫黑除恶、反腐倡廉等实践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至上、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通过提振经济、乡村振兴、保障人民福祉去认识实现第一个百年计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达成人民对最美好生活向往的深刻含义,激发学生对实现第二个百年计划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二、社会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理念

(一)牢牢把握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突出思政育人成效

社会学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来看,内容多、范围广,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环保等诸多领域,涉及党和政府、人民、民族、组织、群体、家、个人等各层次内容,要想面面俱到、细致入微,再多的课时也是不够的。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方法论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在内容上围绕《教学大纲》,选取能够提升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情操的章节,将其作为课程思政的重点元素,培养学生遵守宪法和法律、秉持职业规范、坚守道德情操的优秀品格,培养学生为了党和人民乐于奉献、勇于自我牺牲的英雄情怀和革命精神。

(二)新时代社会学知识架构一定要打破传统的西方社会学结构的桎梏

当前社会学研究成果是丰富且多角度的,有从宏观角度来阐述和研究社会学基本原理、基础理论,系统阐述社会学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基石,如《社会学概论》;有从社会运行阐述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规律,紧紧围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运行这一主线,以社会转型论为视角,结合传统社会学理论,面向我国社会宏观社会现实,从结构上进行了创新,如郑杭生教授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也有从微观角度,如社会系统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具体的层面来研究。总而言之,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相关研究是丰富多彩的,并且日趋本土化和时代性。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社会功能,而不只是传授某些个知识点,社会学要体现我国本土性、现实性、时代性和前瞻性,高校开设社会学课程首先具有为党和国家、为人民培养人才(育人)的功能,其次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还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学科功能。

(三)坚持潜移默化、浸润沉淀的育人思想

高校应根植我国本土阵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观点,合理借鉴吸收国外研究成果,对国外社会学研究成果不妄自菲薄,也不自恃清高。虽然我国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并且最初作为一门学科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但是社会学中具体研究的内容在我国社会学学科产生之前从来没有缺失过,只不过是以其他形式呈现出来,涵盖个人、家、国、天下,反映的是具体的社会现实,解決的是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比如儒家、法家思想,甚至道家和佛学思想,当然也包括历朝历代的各种律法法令、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等,社会学的基本知识一直渗透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随着中华文化的进步而传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发展历史是由英雄的中国人民自己实践出来的一部社会学的发展史。

三、社会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社会学教学范围广、教学内容多,但是作为基础课,其教学计划只有32学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兼顾知识点多而课时少的问题,对课堂教学重点有所选择,依照《社会学教学大纲》的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一)社会学的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3]。社会学这门学科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很重视个体与社会、规范与秩序、稳定与发展的关系研究。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来讲,社会学研究有的上升到人类世界全局(“地球村”)层面,有的延伸到国家层面,有的却细微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无论是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宏观研究还是微观研究,都离不开社会现实背景,社会学学科的发展也是基于客观现实背景下科技、文化、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学研究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明确和把握方向,只有坚持客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辩证地分析研究事物的关系。

(二)中国社会学发展历史——文化自信、道路自信

中国历史也是一部中国社会发展史,随着朝代更替,有过荣耀也有过屈辱,社会生产力有过停滞也有发展。历史发展到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儿女通过浴血奋战、不懈努力,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富起来了,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最振奋人心的时刻,也是身为中国人最自豪的时刻,这就是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根基。对公安院校来说,社会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培育公安人才的通识教育课程,社会学就应该落脚中国的发展历史,站在中国的热土上讲述中国人的奋斗历程;在介绍社会学发展史的时候应当让学生领会,虽然我国历史上尤其是清朝末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国家命运多舛、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但这是清朝腐败民不聊生外敌入侵多方割据的结果,而不是中华文化的问题,相反,5000年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民所创下的博大精深、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世代相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一往无前的决心,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文化与文明——文化素养、道德品行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据考古资料显示,裴李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时代,中原地区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这是从政治和社会形态考察中国历史的史料。大学生通过对社会学中文化和文明的知识掌握,不仅坚定了文化自信,而且深刻领会了“中国精神”的内涵,中国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延续和创新,包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众志成城”的抗洪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动力之源,是中华儿女的价值追求,也是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和行动指引。社会学以文化和文明的知识讲授为载体,以中华儿女举国同心奋发向上的行动历程为范例,使大学生通过对中国精神和无数英烈、英模的学习,进一步增强文化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继承中华文化和传承中国精神的高尚道德品质。

(四)社会制度——制度自信、法治理念

“社会制度”是社会学课程必讲的知识点,现代社会制度研究已经处于政治科学理论的中心地位[4],同我国早期从西方传入的社会学理论相比,我国现代社会学已经形成了本土化的理论框架,人们要清醒地看到西方政治制度同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这种区别是思想的区别也是理论的区别。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一直坚持马克思制度变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时至今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形态和制度表达,以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发展为价值追求,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得到彰显,引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这一制度体系的优越性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得到体现,正在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国家不断富强的进程中得到体现。因此社会学课程在讲授社会制度这些章节中时,应贴近实际,实事求是,以现实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切身感受和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发自内心地生发“制度自信”,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五)社会化——核心价值观、勤学修德

价值观是个体行动的内驱力,也是对自己和他人所有行动做出价值评判的标准。一个社会个体有个体特有的价值观,群体有群体的价值观,而一个民族也有民族共有的价值观,比如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因而个体、群体价值观最终都必须如涓涓溪流融入大海一样向核心价值观汇聚。“社会化”就是个体价值觀融入群体价值观并最终融入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就是要把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作为目标。教育过程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孔子说“有教无类”,人有教方能成才,在高校社会学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社会化”这一概念是对个体与群体、社会之间关系发展的高度浓缩,是个体对社会的认识、适应和影响,它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也是积极作用于社会的过程。在讲授“社会化”这一章节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很好地将个体自身修为与社会责任、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递进关系,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六)婚姻家庭——家风家训、文化传承

当下“90后”“00后”的恋爱观和婚育观发生了很大改变,不婚不育的观念悄然兴起,部分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个人生活习惯的养成反而越来越抗拒结婚,这些现象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口数量负增长的趋势令人担忧。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也正是社会学要去研究的问题。“婚姻家庭”是社会学课程的重要章节,在这一章里首先通过讲述婚姻家庭的社会意义、文化传承的历史意义和家族传承的生物意义,其次通过中国历代伟人、名人、英雄的家庭教育、家风传承和人生阅历,讲述利于立德立志、家庭和睦、尊老爱幼、邻里相助的家风家训对“个人”“家”“国”的重要作用,让青年学生认识到婚姻家庭的社会作用以及对个人人生的意义,领悟领会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个个家庭的共同努力,中华文化的延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

(七)社区工作——人民至上、基层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7月23日在吉林省长春市考察社区工作时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他强调,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提高社区治理效能。社区工作是社会学重点研究的新问题新内容,社区社会的含义,概括来讲是指以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发展为内容的基本工作方法;具体来说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托社区人民群众、群体组织的力量,利用社区各项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矛盾,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环境协调健康发展,不断满足社区成员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也是建立健全管理规范、服务完善、治安良好、人际和谐、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的过程。大学生通过对社区工作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掌握,能深刻领会“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贯穿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的精神内涵, 只有社区工作做好了,人民生活幸福了,基层治理完善了,国家才能安定。通过学习和领会,大学生可明确社区工作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句话的指导意义和内在统一性。正所谓群众无小事,作为未来的人民警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应该明确公安工作是基层治理很重要的一环,通过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加深对社区工作的了解,能够铭记为人民服务是公安工作的宗旨,为群众办实事将是警察一生的职业要求。

(八)社会问题——依法治国、社会治理

从宏观来说,社会问题指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失调,阻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从微观来说,是指产生干扰人们思想与生活的具体社会矛盾和社会弊端,影响社会成员正常生活的社会现象,比如社会热点问题、不道德的行为、不公正的遭遇以及违法违纪、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等等,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社会学课程内容的重点之一。不过鉴于大学生思想单纯分析问题容易片面化、简单化,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应当注意,在讨论“社会问题”之前,首先必须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思政专业课的基本知识,融入社会学教学,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社会治理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制度保障。社会治理进程中必然会面临复杂多样的新问题、新矛盾,唯有坚定道路和方向,客观辩证看待这些问题,才能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四、结语

青年大学生如果理论学习不深入、思想信念不坚定,面对社会问题时很容易被人误导,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境外敌对势力惯于利用网络“水军”,在人们熟知的自媒体上将一些社会问题推上舆论漩涡,引导一些不明实情的人推波助澜,从而诱发网络舆情和网络暴力事件。尤其是公安院校的大学生本身就很容易成为敌对势力网络攻击的“靶子”,身着警服的公安大学生一旦被卷入其中,也容易被用来当作攻击警察队伍的“网络发酵剂”。因此,社会学将“社会问题”纳入课程内容,既是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理解,也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筑牢思想信念的有效途径。当大学生面临这些社会问题时,只要本着坚定“四个自信”的心态来正确看待社会问题,才能明辨是非,并进一步明确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精髓和社会治理的丰富内涵。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EB/OL]. (2020-06- 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 李雅轩,张飞雄,赵昕,等. 思政元素在遗传学教学中的融合探索[J/OL].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2022-05-0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189.N.20211116.1544.002.html.

[3] 胡春林,巩永丹.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础[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9(02):28-33.

[4] 龚世星. 马克思制度变革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制度变迁研究[D]. 合肥:安徽大学,2015.

[5] 吴铖铖,项桂娥,吴自爱,等. 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教学设计研究——以“中级财务会计学”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0):101-103.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社会学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意外遇见社会学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意外遇见社会学
名实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