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教学数字化探索:动因、特征与路径

2022-07-11吴晓军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数字化教学改革

吴晓军

摘  要: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使命、价值取向以及魅力,主要依靠师生间的情感交互与激烈的思想碰撞实现,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作用,可以为大学生群体全方位成长成才提供重要的政治认同和情感归属。本文结合数字化背景,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从国家政策要求、时代发展需求和学生价值诉求等方面梳理了思政课教学数字化探索的动因,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中相关因素的主导性、主体性、融合性和数字化特点,进而从课程团队、教学设计、课程资源、智慧课堂和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研究。

关键词:数字化;思政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5-0081-04

为更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所作出的重要指示,S校着手拟定了思政课改革的具体方案,提出“互联网+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总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全时畅通、全维开放、全域覆盖的特征,努力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针对性、有效性和親和力。本研究以S校当前所推进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为基本案例,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以数字化背景为分析的主要着手点,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重点从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港澳台事务,国际形势政策等专题内容着手,把握数字传播新特征、新优势,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1],增强“三进”教学效果,帮助思政课发展为获得学生普遍认可、让学生获益良多的课程。

一、思政课教学数字化探索的动因分析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思想、行动等方面和党中央的决策高度一致,培养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与未来发展之路的高度自信,并能正确认识、分析身边的难点疑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为中国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一)响应国家政策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教育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等相关文件,校方综合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具体特征,配合政策方面的需求,积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维,着重关注理论创新的前沿成果,关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成果,将思政课育人工作贯穿于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全过程。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下的多样化学习,指引学生正确认知全球与中国的发展潮流,积极认知中国特色与国际的最新潮流,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脚踏实地地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2]。

(二)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诸如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变为发展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数字技术正以开放、兼容和共享的特征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新时代技术革命的持续深化,使传统的生活、行为与交往模式也随之转变,这也会显著影响人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助力传统媒体与新式媒体之间的深度融合,遵照基本的新闻规律,增强整体的互联网思想……发展多样化、深度融合的传播体系。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守卫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党和国家形势与政策的宣讲者,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在数字化思政课建设的改革和创新方面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回应学生价值诉求

由于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字社会的持续推进,数字技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信息传播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结构和运行方式。作为思政课数字传播的主要受众,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解决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不同需求,也影响了学生课堂的感知度、参与度和获得感,这对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和教师的教学能力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聚力数字传播,强化数字赋能,紧扣思政主线,结合多种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思政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利于激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兴趣[3];增强学生的自我治理和有序参与;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回应学生诉求;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

二、思政课教学数字化探索的特征

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教师应贴合“八个相统一”的基本准则,高度关注影响教学推进的各大要素之间的配合问题,探索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深度融合,注重实体与网络之间的整合、课堂内外间的融合,带动学生加入课堂交互、探究等进程,强化整体的感知、参与和获得感,提高课堂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思政课教学数字化探索中相关因素的特点主要有:

(一)教师的主导性

教师是教学推进的核心力量,因此思政课的具体内容、进度以及方式等,都应当由教师负责设定。在数字化时代,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自身在教学中所担任的角色有充分的认知,一方面是理论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另一方面也是课程实践的关键组织力量,在当前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服务专业优化教学设计,参考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制定和调整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增值性成长。借助高效的引导和激励,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使其从被动学习转型成主动参与,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以及科学的生活理想,全方位发展综合能力,增强整体素养。

(二)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的相关教学活动承担着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工作,思政课的教不是简单的给予,学生的学也不是简单的接收,尤其是在数字传播中,学生既是传播的接收者,也可能是传播的发送者。通过对S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更加喜好实践和互动,厌恶理论和灌输,对参加相关课程活动具备较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存在能“演”而感知不够,能“练”而深思不足,能“咏”而悟情不深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设计和组织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学情分析,运用“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回应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的价值追求。

(三)资源的融合性

课程资源的融合性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播和存储功能,高校应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价值诉求,整合如学习强国、形势与政策网、网络影视、自制微课等各类资源,开展相应的归类与重组活动,将原本较为零散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网络环境中的教学资源库,满足学生的观看与学习等需求。

(四)校园的数字化

数字化校园,即借助信息化网络等模式,基于最新的电子与网络技术,构建对教学、生活服务等各类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开发平台,帮助数字资源实现更加理想的开发效果,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虚拟环境。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交互不足问题,应对切实存在的资源孤立以及师资、校本资源浪费等困境,高校需要开展和推进配套的数字化建设,比如新建或者更新能够进行教学互动、常态化录播教室、集中控制管理系统的平台,实现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全方位信息化。

三、思政课教学数字化探索的路径分析

目前,该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团队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以突破重点难点、寻找学生愿意听听得懂的授课资源,集思广益以创新课堂为主要手段,结合数字化背景对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进行探索和尝试。

(一)以“主导性”建设课程团队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大胆地拥抱新技术,用互联网的思维传递核心价值观。当代的青年人群,在网络环境中实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他们将互联网融入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利用青年人的方式与他们沟通,用青年人的语言为他们讲故事。

课程教学创新团队在校院两级体制领导下,从课程教学设计组、课程教学实施组和课程教学评价组选拔的优秀人员构成。课程负责人负责统筹课程建设,根据课程专题内容从专兼职教师中选拔优秀教师组成课程教学设计组负责课程设计,根据教学设计内容,由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实施小组并具体实施课程教学,课程的教学设计组和实施组也同时负责开展教学评价的相关工作。课程团队除课程教学外,每学年至少留足两个月的时间用于专任教师集中开展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工作。此外,为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分批选派专兼职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习考察和培训交流活动,定期邀请特聘教授和相关专家来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讲座,提高课程团队教师整体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数字化应用能力,进一步推动本课程的“三进”效果,使思政课程真正成为受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二)以“主体性”优化教学设计

思政课教学改革重点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以学生为主体,指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4]。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配合学生的成长与教育,优化课程设计体系,通过启发、参与式的模式,运用通俗语言,生动地开展教学,进而强化教学所具备的实用性以及针对性。通过精心设计与组织,仔细探究小组实践以及案例等方法,系统应用信息化与网络技术等方法,从而完善整体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手段,让传统“静态”的课堂转变为“动态”的活动;尝试采用“课程+活动”的模式,利用团学组织、学生社团、班级等学生熟悉的平台创建适合学生的课程教学模式。

结合课程的特征,在教学改革方面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思政课的艺术化教学方式,改变以往单一的课程理论教学形式,充分利用数字化,采用自选和必选的方式,最大限度丰富课程教学形式。“自选”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演讲、征文、文艺表演等形式中自选一种,开展以课程内容为主的多样活动,深化对学习过程中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必选”是由学生自行组成小组进行课程总结,从“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港澳台事务、国际形势政策”等专题内容中选取某一主题,撰写课程学习心得,并采用PPT形式汇报,进行课程学习总结和交流。总的来说,将之前的“静态”课堂转型成新时代的“动态”项目任务。借助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同时,充分发挥相关信息对思想教育的引导性作用,营造思政课堂交流讨论氛围和健康的思政教学环境,以此加强学生思政素质培养[5]。

(三)以“融合性”拓展课程资源

积极探索推进数字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积极抢占微信等新媒体教育宣传阵地,充分挖掘互联网资源,充分开发网络渠道的优势,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所存在的短板,思考深度相对较差等特征,采用云课程教学平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更加高效地开发信息化教学所具备的趣味性,最终实现思政课声音与图像等多种元素的有效融合。比如数字化思政课连接方式之一的微信平台,其覆盖面广、传播性强和引导性好,教师可积极发挥微信平台学习的日常性和及时性优势,通过微信公众号“课程思政资讯”模块深入“课程介绍”和“时事资讯”,通过“学习园地”模块获取各类课程资源,通过“思政实践”模块中的“思政与生活”和“思政与职业”栏目,指导学生思考和规划职业人生,提升学生的线上感知度、参与度和获得感。利用微信平台定期主动向学生推送相关的课程资讯、教学内容、分享活动等信息,同时通过后台管理查阅相关数据统计资料,如互动记录等,作为学生的平时考核,从而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网上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拓展线上教学的学习途径,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以“整体性”推进智慧课堂

在数字化建设中,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在智慧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体现在教学设计中的情景创设,也体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由文字图片的交流、单向或双向的视频互动,发展到全景式模拟体验,如VR技术等。数字化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依托于学习场所智能技术的覆盖和应用。如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智慧教室,在传统的教室中,数字化的教学设计难以展开,学生更多地依赖于手机等移动设备,影响思政课的理论传播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与引领。在课堂教学外,学生进行线上教学互动学习也依赖于整体的智慧校园建设,如校园的无线网络建设。因此,整体性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是响应国家政策要求,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回应学生价值诉求,为学校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保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五)以“服务性”强化组织保障

深度推进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并非为单纯的一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最终效果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教师对改革创新的主动性与持续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等。因此,还需通过“服务性”来加强组织保障:其一,增强组织领导。成立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建立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办公室。其二,增强工作考核。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创新的具体情况与效果作为考核评价、评优以及选拔的依据。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思政课建设的投入力度,将思政课工作纳入学校教学改革工作重点,划拨专项经费充分保障思政课程的推进程度,从制度供给、资源建设等方面予以保障。

高校思政課的重要使命、价值取向以及魅力,主要依靠师生间的情感交互与激烈的思想碰撞,进而强化大学生群体对思政课的综合体验和认可水平,为大学生群体全方位成长成才提供重要的政治认同和情感归属。因此,在课程教学改革中,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紧扣时代发展需求,更好地回应学生,明确教师的主导性,将其和学生的主体性相协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理性思考、深入思考,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服务保障等多方面推进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蒲清平,谭竹希. 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特征与策略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08):92.

[2] 庞清秀.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规范化建设探讨[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9):69.

[3] 尹莹. 基于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实现路径分析[J]. 中外企业文化,2021(08):177-178.

[4] 朱旭东,付钰. 论大学思政课教师全专业属性[J]. 现代教育管理,2020(11):18.

[5] 郭沙,张涛.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24):103-106.

〈荐稿人:郭磊,陕西开放大学(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数字化教学改革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