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微课程”在《工程造价软件应用I》教学中的实践
2022-07-10吴贵弟
吴贵弟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基于师生的各类需求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就本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所开课程《工程造价软件应用I》的课程现状和教学问题,开展了“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目的在于激发现代学生的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的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能力,为同类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 微课程; 工程造价软件; 应用型
G642A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I》是本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核心实践类课程,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广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建筑业的飞速发展直接导致工程造价人才市场需求量剧增。相关企业对毕业生专业技能考核要求逐步提高,需能熟练的运用相关软件完成工程造价的预算、结算、审核等工作。《工程造价软件应用I》课程以掌握软件应用技能为侧重点,以往采用的“教师讲,学生听”传统教学模式,反映在课堂教学完成度低,学生学习效果差,故改变课程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尝试采用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育模式改革,结合“微课程”,两者顺应了当下大学生的现代课堂教学现状。
1 该课程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课程内容要求和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实用性强。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需要理解及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该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土建算量软件和计价软件两大模块。首先土建算量软件要求学生在熟练识读施工图的基础上,灵活应用软件构建BIM模型,计算出建筑工程的钢筋、土建、装饰工程量,并应用套做法的方法列出相关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然后应用计价软件采用市场价格进行套价,完成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作。本学院工程造价软件主要使用广联达和海迈。该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软件操作两部分,理论和软件操作都在实验中心机房进行。然而,这一课程教学现阶段还有很多问题,从某种程度来看,会对教学成效产生影响。
1.1 教学内容和当前课时是冲突的,课堂教学成效低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I》课程包含丰富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介绍识图知识,帮助学生熟悉图纸,还要带领学生学习软件的基本操作,教会学生运用软件构件建筑,同时通过利用软件来将专业课程内在的计算问题有效解决。教学内容多样化,加之软件操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导致教学工作非常多,但是课时并不是无限的,此冲突使得课堂教学成效下降。在教学时,只能将软件操作完成,没有太多的时间对怎样通过软件来将具体问题解决作全面讲解,课堂教学可谓“浅尝辄止”。
1.2 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效果不佳
目前建筑工程造价软件教学大部分沿用传统的一个教师教一个班级,课堂上教师演示操作,学生模仿绘制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是进行思考、协作以及创新应用等的时间并不多,同时,学生大多没有对课前时间有效应用,对新知识进行预习,基本均是在教学时进行随堂学习。这一教学模式以要我学为主,没有将学生的核心地位体现出来,没有关注学生的想法,想要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激发是不可能的,缺乏创新,教学效果一直停滞不前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科学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3 参赛积极性不高
与建筑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相关的技能竞赛本来就不是很多。这些相关的专业技能大赛,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建筑工程造价软件,还要求师生熟练掌握 BIM 建模的能力。由于本学院开设该课程的学期是在大三第二学期,大多数学生已经准备考研或者其他考试,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后面的比赛,或者参赛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参赛所必备的设备和场所等原因,导致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参赛热情不高。
2 “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模式
2.1 翻转课堂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高校师生的需求也越来愈多。“翻转课堂”作为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被美国教育工作者探究并实践应用。从本质来看“翻转课堂”就是在教学时,改变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下课后消化吸收模式,把这一模式变为学生对基本知识进行预习,带着问题师生在课堂互动答疑。此新兴教学方式,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将知识讲解与内化的次序反过来,重新建立以往的师生地位,教学要科学利用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同时还要解答问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提供了可实施途径。
2.2 微课程
“翻转课堂”高校教学模式提岀的同时,微课程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微课程来说,就是以建构主义为依托,通过在线学习等方式,完成具体的教学内容。对于微课程来说,它的教学设计是完善的,将很多环节包括在内,例如设计与研发等,尤其具有短时间、明目标、反复观看的优点。“翻转课堂”高校教学模式中应用微课程主要作为载体为学生课前提供自学资源。《工程造价软件应用I》以“超星学习通”为微课程教学平台。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的组合为现代高校教育教学开辟了新的思路。它为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学习途径提供了无限可能,可以较大程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和能力,并且为更多的师生提供相互合作的机会,使得教学信息资源更大程度的共享,也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技术能力。
3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I》课程教学新思路设计
3.1 “翻转课堂+微课堂”教学设计模式
本课程以“超星学习通”为微课程提供主要教学平台,以 QQ、微信等社交軟件为辅。探究“翻转课堂+微课堂”教学模式能否更大程度的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解决当前《工程造价软件应用I》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本课程对传统课堂教学顺序进行了“翻转”,化解了大量教学内容与有限课时之间的矛盾,将基本知识传授过程向课前进行转移,同时把知识内化过程向课堂转化,通过教学与学生共同合作来完成。对课堂的时间有效应用,使高阶思维活动深入推进,例如互动沟通等,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本课程将原先“老师在课堂上演示软件操作,学生在课下自己练习”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课前利用自己的自由时间学习老师上传到平台的微课程,上课时间带着问题深入练习和探讨的”的新模式,这样不仅为学生留足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互动讨论的时间,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此外,短视频资源十分多样,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
在教学时,主体以学生为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使以往跟随学习有效转变,使要我学逐渐转化成我要学,从而使学生学习热情有效调动起来,使教学成效显著提高。教学设计模式如图1所示。
3.2 “翻转课堂+微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1)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该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极高,不仅要求老师要熟练掌握该课程相关的知识,还需要教师学会现代的一些技术和工具,且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外时间准备。教师将为学生制作准备好的课前教学资源(如微课视频、互动课件、自测试题等)及学习任务上传到学习平台中。学生按照任务完成自学并及时完成课前自测。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在线答疑和老师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教师也可随时统计学生的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2)课中内化。教师根据课前自测情况,开展精准化教学。首先,对高频易错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纠正软件的各种使用技巧,为准确建模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最后,对学习任务科学设计与布置,对学生的讨论给予有效指导,对任务完成的最优方法进行找寻。课程结束前老师就该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
(3)课后拓展提升 。下课后,学生要对任务进行延伸,及时将作业上交。使自身理论知识全面提升,使自身软件操作能力显著提高,从而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真正联系在一起。
4 实践过程及学习效果分析
4.1 实验过程
由于本专业开设该课程的学期是在大学第六学期,故将本专业学习该课程的大三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应用本文论述的“翻转课堂+微课堂”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教学。通过整一学期16周的教学时间后对学生进行了专门的软件操作技能测试。
4.2 学习效果分析
在该课程结束后,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每人都有做一份调査问卷,对学生就该教学在本学期学习中的应用进行问卷调查。
(1)学生对新教学模式总体较满意。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够很大程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督促学生主动学习。有大部分同学表示和老师的交流增多了,缩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能体会老师的辛苦付出,能感恩于老师。然而一些同学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部分同学未主动加入进来,学习态度不端正,会影响小组内其他同学的学习。
(2)学生学习十分积极、主动。一直到现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任务已经结束,共计48课时,学生访问页面浏览量65 090次。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主要针对该教学模式应用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主讲教师应该尽早上传学习资源,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安排自主学习。第二。希望教师能够及时点评和鼓励。第三,希望能够利用好的超星学习通平台。
(3)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该课程教学质量较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成绩相较于2020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时有较大提升。
5 总结
通过将“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新思路应用于《工程造价软件应用I》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的活跃,
“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更融洽。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该教学模式还在很多方面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工作,比如有关如何设计才能更能发挥它的优势,还可以利用哪些平台能够辅助翻转课堂的实施等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 满吉芳.“互联网 ”環境下翻转课堂教学——以“土木工程CAD”课程为例[J].福建建筑,2020(9):113-115.
[2] 陈美华.建筑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5):80-81.
[3] 段方石.应用型本科院校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6):93-94.
[4] 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6):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