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好老师
2022-07-10范小枫
范小枫
济源实验小学数学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中原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济源示范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济源示范区教书育人楷模,多次获得省市级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有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
不知不觉间,我踏上讲台已有26年。一路走来,我怀揣最初的梦想,在三尺讲台上不断求索,只为用心做好老师!
一、用心做好老师需要合理规划、正确定位
追逐阳光是向日葵的方向,冲破土壤是种子的方向,努力做好老师是我的方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不让自己迷失方向,我不断地进行规划与定位。
刚参加工作时,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努力上好每节课,让自己所带班级的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向着这个目标,我每天认真备课、做题、辅导学生,如愿达成目标。2002年第一轮课程改革启动,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灵动起来。为了设计一个有效的数学活动,我绞尽脑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为了准备一份精美、完备的教学课件,我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六七个小时。2010年成为济源市首届名师培养对象后,我把提升自身素养作为目标,尝试在阅读中追寻名师的脚步。2012年第二轮课程改革启动,我把深入解读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作为自己的目标,对整个小学数学课程体系有了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课堂上也开始游刃有余。
2016年被评为名师之后,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带领团队一起成长成为我的新目标。我带领工作室成员做好一件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我们一起梳理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内容,一起研讨计算课如何上更有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开始将渗透数学文化作为新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这样,在不断前行中,我适时调整目标,不断丰富自己。
二、用心做好老师需要抓住契机、提升素养
要做一位好老师,一位让家长放心、学生爱戴的老师,努力提升自身素养是根本。
(一)广泛阅读,提升人文素养
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教数学。也许是因为学科特点,也许是因为从小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我总说自己没有时间读书,习惯徜徉在各种各样的数学题中。直到2010年入选济源市首届名师培养对象,我才知数学教师也是需要读书的,就这样“被动”走上了阅读路。2010年,在师训科常亚歌老师的带领下,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开始了给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批注的工作。说实在话,第一个月实在难熬,只能硬着头皮读,也有很多地方读不懂,但一周、两周、一个月、两个月……我居然坚持下来了。现在,每天读书一小时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我在阅读中拓宽了视野,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
(二)解读教材,提升专业素养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和2014年小学数学教材的全面改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走出“穿新鞋走老路”的困境?
1.深入解读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对学科教材、学科教育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学科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其灵魂。因此,我始终把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放在备课的首位:一是解读每个领域、每个单元、每节课的学段目标和内容目标,二是解读三个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三是解读十个核心概念。
2.仔细阅读教师用书
人教版数学的教师用书总体上包含两大部分:一是整册书的说明,包含整册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编写特点、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以及课时安排;二是各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包含每单元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学设计或教学片段、备课资料、评价建议和评价样例。仔细阅读教师用书后,我对各单元教材内容有了全面综合的理解,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误区。
3.用心做好四套题
数学学习离不开做题,但单纯的刷题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怎样才能既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又不增加學习负担呢?那就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功课,用心做好四套题。每年寒暑假我把数学书上的例题做一遍,在做题过程中梳理思路,寻找最佳方案;每周末把课本上的练习题做一遍,把握难易度和做题时间,从而合理布置作业;每天在布置《学习与巩固》上的作业之前,自己先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取舍;自编习题,包括配套的练习题、本单元的测试题和学生易错题。
4.精心备好每节课
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平时在学校的工作比较忙,我养成一个习惯:每周末用几个小时备好一周的课并写好教案,每次上课前再稍加梳理。
5.课程建设提升综合素养
我和十几个志同道合的小学数学教师自觉组建起课程建设研修团队,以“提高对新课程的整体理解与把握”为目标,以深入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为切入点做研究。2016年,在团队的打磨下,我执教的“探索图形”一课深受好评;2018年,我带领成员进行数学拓展课“巧算24点”课例开发研讨,取得圆满成功。
三、用心做好老师需要团队协作、共同成长
除了自己的努力,我的成长还得益于两个团队——师训科常亚歌老师带领的济源市名师工作室团队、教研室苗东军老师带领的济源市小学数学课程建设骨干团队。前者以阅读为载体,用读书引路,给予我精神领域的提升;后者以教学为载体,用课例研究引路,给予我专业素养的提升。
在团队中,大家自主学习,共同研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集体的智慧与潜力,真正实现“1+1>2”的功效。大家一起学习着、思考着、实践着、收获着,缔造了一个又一个教学生命的精彩。26年来,我朝着既定目标,用心做好老师,引领团队和学生一起“慢”悟数学文化的深厚,“慢”享数学思维的快乐,“慢”步数学学习的乐园,快乐成长!
寄语青年教师: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用心爱每个学生,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梦想点燃梦想,用理想唤醒理想,陪学生一起快乐成长!
(本栏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