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耗时15年,58岁园艺学教授拿到医学博士学位

2022-07-10闫春旭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罗纳德博士论文过敏原

58岁博士毕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近日,浙江大学58岁教授高中山获得了第二个博士学位。在过去十年间,他一边在浙大从事园艺学与免疫学相关专业的研究与教学,一边攻读医学专业博士学位。今年6月,他终于结束了持续十年的读博生涯,顺利毕业,成为了一名“双博士”教授。

读博并非一时兴起,准备五年后才下定决心

  “我读医学博士不是一时兴起,是做了5年研究后才最终决定的。”高中山说,他当时主要从事园艺学方面的研究,包括核桃、苹果、桃、杨梅、枇杷、百合等品种资源和遗传育种的研究。对于医学,可以说是“门外汉”,那他为什么要读医学博士呢?

  2005年6月,时年41岁的高中山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获得了植物科学(遗传育种)博士学位。他在读博期间参与了欧盟苹果过敏研究项目,恰巧涉及医学内容,并因此与后来成为他医学博士论文导师的罗纳德·范瑞教授相识。受到该项目影响,高中山的植物科学博士论文是关于苹果过敏原基因组方面的研究的。

  做博士论文的过程中,他深刻认识到西方国家当时的过敏性大流行,将来很有可能会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2007年,高中山担任了浙江大学新成立的过敏研究中心副主任,负责协调组织工作。他发现国外很早就有专家研究过敏性疾病,中国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很多医院没有过敏科。

2008年10月,中国荷兰多学科交叉过敏性疾病研讨会在杭州举办。高中山听了来自荷兰的罗纳德·范瑞教授关于过敏原标准物质、分子精准诊断的报告,受益匪浅,决定在国内开展过敏原分子鉴定和组分诊断,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方式就是攻读医学博士。他和罗纳德·范瑞教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罗纳德·范瑞教授表示愿意支持他的研究工作。

  2012年,高中山正式提出攻读医学博士学位请求。

十年读博压力大,多次做手术耽误科研进度

  回忆起第二次读博的经历,高中山直呼:“太忙了,压力非常大。”他坦言:“我之前以为只要六七年,发表4篇过敏相关的论文就可以毕业,没想到最后用了十年。”

  由于没有医学背景,高中山“疯狂地”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以此学习新知识,结识过敏医师专家,讨论合作项目。此外,他还阅读各种中英文的免疫学书籍,追踪国外最新的免疫学研究。高中山坦言,完成博士論文也是难事一桩。尤其是做博士论文期间,他身体出现了问题,经历了一次次手术。2013年5月,高中山在体检中查出肺部问题,虽然做了手术后有惊无险,但恢复期较长,耽误做科研的时间。2019年5月,高中山到里斯本参加学术会议,向导师汇报了论文写作进度,约定10月进行一次预答辩,计划在2020年完成学业。但在里斯本会议期间,高中山的心脏出现不适。医生告诉他是过度劳累、压力过大导致。后来他在维也纳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洽谈政府间合作项目申请时,又出现了心跳过速的症状。

十年磨一剑,论文顺利通过

  今年元宵节,对高中山来说是人生中特别有纪念意义的一天。他在当天进行了博士论文线上答辩,用英文汇报了过去十多年的研究成果。

  高中山的论文得到了答辩委员会成员的一致好评,他的论文导师宣读了学位授予文件,并总结发言:“过敏原分子鉴定和组分诊断以及免疫疫苗的研究应用过去一直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高中山的研究工作在中国具有开创性,不仅对于过敏患者的精准诊断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据此开发更适合中国过敏患者的免疫治疗制剂,对中国患者来说意义重大。”

  看到学校博士委员会主席代表、各委员以及导师的祝贺视频后,高中山如释重负,开心得像个孩子,笑着说:“我十多年的梦想实现了!”

   (摘自《扬子晚报》6.27  闫春旭/文)

猜你喜欢

罗纳德博士论文过敏原
过敏原检测靠谱吗
这起谋杀案的真正凶手竟是死者?
过敏原检测真的准确吗
特殊的考卷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博硕士论文计量分析
过敏原检测到底准不准确
博士论文贵在有创见
什么是“过敏原检测”
奇特的自杀案
国家图书馆如何加强博士学位论文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