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清福:华人的马丁·路德·金

2022-07-10长庚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排华路德英文版

也许你从未听说过王清福其人,你身边的人也大致如是。然而回到19世纪下半叶,王清福应该是北美洲最有名的华人。美国学者苏思纲的《走出帝国:王清福的故事》日前推出中文版,得以让国人重新认识这位“华人的马丁·路德·金”。

清道光二十七年,王清福生于山东即墨,后来被一对美国夫妇收养并被带到美國接受教育。学成归国后,王清福曾任职镇江海关,因不满清廷腐败,试图组织反清活动而遭通缉,于1867年逃亡并长期流亡美国。

王清福第二次踏上美国的疆土不久,一场空前的经济大萧条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席卷而来。整个社会反华情绪日渐高涨。随着淘金热的冷却和太平洋铁路建设完工,数万华工作为廉价劳动力,越来越多地涌进美国西部城市,引起与本土劳工阶层的摩擦。

随着187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到来,为了讨好劳工阶层并争取选票,政客们争相以“华人滚出美国”为竞选口号,在各自全国大会上通过反华纲领。

王清福以典雅的英文、诚恳的态度,力促美国社会认识中国文化,消弭对华的偏见与暴戾言行,但收效甚微。

1882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明令禁止华人移民美国。它使得许多长期在美国并为其富强付出艰辛和血汗的华人,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

第二年2月,王清福在纽约创办了美国的第一份华文报纸——《华洋新报》。这份报纸同时还出了英文版,英文版的名称为《Chinese American(意为“有中国血统的美国人”,即美籍华人)》,以此向美国主流社会表明,已植根于美国的华人和其他美国公民应该是一样的,理应受到公平对待。

然而,在美华人的抗争并没能阻止美国的排华浪潮。1892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排华的“吉利法案”。

“吉利法案”通过后,引起了全美华人的愤怒。王清福借助全美华人抗议“吉利法案”的运动之势,全力促成了“华人平等权利联盟”的诞生。这是美国华人的第一个民权团体,王清福在会上被推举为联盟的秘书长。

华人平等权利联盟曾向全体美国人民发出了一封呼吁书。据研究,这封呼吁书正是出自王清福之手。呼吁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坚信,如想成为美国公民,只要人品好,身体好,就够资格了。”

在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的著名演说中,也有一段给人印象极深的话:“我梦想,有朝一日,我的4个孩子将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人们评判他们,是看他们的人品,而不是他们的肤色。”王清福起草的呼吁书与《我有一个梦》如出一辙,而王清福的表达比马丁·路德·金还早了71年。

(摘自《齐鲁晚报》 长庚/文)

猜你喜欢

排华路德英文版
警惕借疫情“排华”
在威登堡邂逅马丁·路德
午夜来电
蒙古国社会“排华”没那么夸张
浅析印度尼西亚独立后的排华原因
梁诚护侨活动研究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   Bilingual stories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   Bilingual stories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Bilingual stories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 Bilingual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