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邮轮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2-07-09宋丹瑛

科技和产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邮轮发文期刊

王 嵩, 宋丹瑛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旅游学院, MTA教育中心, 海南 三亚 572022)

邮轮旅游由传统远洋客轮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是以海上大型旅游客船为旅游工具和主要目的地,以沿线港口为陆上目的地和中转地的一种旅游方式。国际上邮轮旅游总体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迅速[1]。

现代邮轮经过百年发展,已突破早期的客运、邮政功能,成为航运业和旅游接待业的完美结合。邮轮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业态,经济效益显著,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世界排名榜首的嘉年华集团,2019年累计接待旅客1 290万人次,毛利率维持在30%,净利润约15%。嘉年华集团在2009年的总收益为131.57亿美元,纯收入达到17.9亿美元[2],2019年总收益达208.3亿美元,纯收入为29.9亿美元,较2009年分别增长了58.32%和67.04%[3]。1990—2015年,全球三大邮轮机构和组织(CLIA、ECC、PSA)预测邮轮游客的年均增长率为7.38%,远高于国际旅游业增长的速度[4]。邮轮旅游对港口城市经济的带动和产业的提升作用显著,中国多处沿海城市掀起了邮轮产业发展热潮。上海、深圳等城市先后成立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青岛将邮轮港区划为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核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突出了邮轮产业的重要地位。

然而,针对邮轮旅游的学术研究起步较晚,2010年前SSCI涉及邮轮旅游的论文仅有48篇,截至2011年5月在《旅游学刊》等国内重要旅游核心期刊中关于邮轮旅游的研究只有4篇[5-6],国内外相关学术成果乏善可陈。国内从2003年开始出现邮轮相关的研究论文,近年来由于产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快速积累。

采用CiteSpace图谱可视化方式对国内邮轮旅游研究进行定量分析,描绘中国邮轮旅游的研究脉络,客观地展示邮轮旅游研究态势,梳理研究热点、前沿和演进规律,对研究主体和研究合作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200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在研讨过程中首次提出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知识图谱是一种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分析、科学计量、图形绘制等一系列处理来可视化地展现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的方法,具有知识导航的作用[7]。陈超美博士研发的用于数据挖掘和可视化的CiteSpace软件因其及时修正更新、分析结果可靠等优点,使得CiteSpace成为目前流行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在国内外保持着较高的热度。大连理工大学WISE为该软件开发了中文数据分析板块。

CiteSpace能够对研究的目标领域寻找研究热点,通过多元、分时、动态的引文分析可视化技术绘制知识图谱,展现演进历程。通过引文节点文献和共引聚类挖掘出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具有“一览无余”和“一目了然”的鲜明特征[8]。CiteSpace及图谱绘制方法引入国内后,在计量学、情报学、教育理论和管理等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涌现出大量使用CiteSpace进行研究的学术论文。应用范围涵盖了生态学、生态安全、信息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9-10]。

1.2 数据来源

数据处理采用目前比较稳定的5.6 R5版本,数据样本取自CNKI数据库。CiteSpace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可以采用主题检索、关键词检索等检索依据。由于即使以“邮轮”为主题词搜索的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仅有76篇,为兼顾数据的完整性,最终以“邮轮旅游”为主题词,搜索全部中文期刊,检索到2003—2020年共691条结果。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整理,剔除会议综述、新闻、卷首语、课题和无作者等不相关条目,最终得到653篇相关期刊论文。

2 统计与分析

2.1 发文量时间分析

根据图1统计的历年发文量来看,中国邮轮旅游的学术研究大致分为3个阶段:①2003—2007年的起步阶段;②2008—2014年的迅猛增长阶段;③2015—2020年的稳步提升阶段。

2006年中国开启邮轮产业元年,歌诗达邮轮进驻中国,开辟了以上海为母港的国内首条邮轮航线,随后多家世界邮轮巨头纷纷正式抢滩中国市场。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布局了上海和香港两个邮轮母港。世界邮轮大会连续两届(2007年和2008年)在中国召开,同时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这些盛会在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吸引众多海外游客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刺激了中国邮轮市场的世界影响力。因此,邮轮旅游的研究在2008—2014年出现了快速增长。2015—2020年,国内邮轮旅游日渐旺盛,邮轮旅游研究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20年的疫情使得全球邮轮产业停摆,由于论文见刊需要一定时间,因此2020年的发文量尚无法判定邮轮旅游业对学术领域的影响。

图1 2003—2020年国内邮轮旅游研究领域CNKI期刊论文发文量

2.2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体现了论文的核心观点,是对主题的集中概括。频次越高表示关注度越高。使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下载的期刊数据进行关键词分析,导入数据,设置时间跨度为与下载数据一致的时间区间(2003—2020年),单个时区长度为1(年)。文本处理聚类来源为标题(title)、摘要(abstract)、作者关键词(author keyword)、增补关键词(keywords plus)。聚类类型采用突显词(burst terms),选取关键词(keyword)为节点。提取标准为每个时区前50个被引关键词[11]。按以上设置、并生成图谱(图2)。图谱中网络节点440个,链接878条,密度0.009 1。节点和字号的大小代表关键词频次高低,连线的粗细程度表示两个关键词联系密切程度。通常认为,中心性高于0.1的关键词比较重要。

图2 2003—2020年国内邮轮旅游研究关键词图谱分析

2.2.1 邮轮旅游研究基础

剔除搜索关键词“邮轮旅游”“邮轮”“旅游”之外,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前20位(表1)中,中心性高于0.1的有6个:“国际邮轮”“邮轮经济”“邮轮母港”“邮轮产业”“旅游业”“产业链”。这6个重要的关键词紧密对接“邮轮旅游”研究词组本身内容,是构成“邮轮旅游”研究的基本要素。结合最早出现时间和半衰期发现,除“产业链”最早出现在2009—2010年研究的迅猛增长阶段外,其余5个关键词都集中出现在2003—2007年,即“邮轮旅游”研究的早期起步阶段。结合频次高和中心性突出的特点,可以判定这6个重要领域是邮轮旅游的基础研究领域。

2.2.2 邮轮旅游研究外延

从图2及表1当中可以看出,中国邮轮旅游研究的关键词从传统关注的邮轮类、旅游类关键词逐步拓展到研究方法、邮轮母港、产业对策、人才培养等方面,体现出邮轮旅游研究逐步向纵深发展。

2.2.3 邮轮旅游阶段性研究热点

突现词是关键词在某时期突然增加或使用频次增长明显的关键性术语[12],突现词可以展现邮轮旅游研究的阶段性前沿领域。如图3所示,邮轮旅游研究先后出现了5个突现词: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旅游市场、港口城市、邮轮经济。图3中节点类型选择 Keywords 是关键词,Year 表示节点出现时间即年,Strength 表示突现强度,Begin 表示突现开始时间,End 表示突现结束时间。

表1 2003—2020年国内邮轮旅游研究关键词统计(10篇及以上)

图3 2003—2020年国内邮轮旅游研究突现关键词

前期国内的邮轮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领域。从2010年开始出现了研究领域的拓展,2010—2011年港口城市成为前沿热点,2012—2015年邮轮经济受到邮轮发展区域学者的关注,2015年以后没有出现较明显的研究热点。

2.2.4 邮轮旅游研究时间线变化

通过CiteSpace的关键词聚类的时序变化可以探讨重点研究领域的演变过程[13]。结合频次、中心性、突显性等功能可以判断不同时期的研究特征。在图2关键词聚类图谱的基础上采用按时间线展示得到图4。对国内研究关键词聚类得到的网络模块评价指标ModularityQ=0.646 8(Q>0.3,表示聚类较好),说明该图谱聚类合理。图谱中节点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关键词位置对应的年份表示第一次出现在期刊论文中的时间,因此可以看出研究热点出现的时间流。

通过关键词时间线图(图4)发现,国内邮轮旅游的研究从最初的邮轮、旅游等研究领域逐步向邮轮经济、邮轮港口、区域合作、邮轮旅游目的地、产业链等领域延伸。邮轮旅游的研究热点关键词集中在2010年之前,近10年邮轮旅游新的研究热点较少,研究角度和思路有一定的局限性。

图4 2003—2020年国内邮轮旅游研究领域CNKI期刊论文关键词时间线图

2.3 核心作者与合作分析

2.3.1 高产作者相对集中

通过导出高产作者数据,得出国内邮轮旅游研究高产作者统计表(表2)。2003—2020年国内邮轮旅游研究已经涌现出一批核心作者。由于是新兴研究领域,高产作者数量较少,发文量最多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孙晓东教授,发文27篇。其次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叶欣梁,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孙思琪,发文量都是18篇。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作者有13人,初步形成邮轮旅游研究高产作者群。

表2 2003—2020年国内邮轮旅游研究作者发文量统计(5篇及以上)

2.3.2 作者之间合作少

作者的共现分析可以识别一个学科或领域的核心作者及其之间的合作强度和互引关系[14]。选取作者(author)为节点,进一步分析得到图5。图谱中节点378个,连接147个,密度为0.002 1,可以看出作者之间联系薄弱。结合图5的节点大小、连线数量及强度,从作者集群度看,形成了孙晓东和徐美华、叶欣梁和孙瑞红、孙思琪和金怡雯主要3个集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叶欣梁和孙瑞红与其他作者的合作较多,除与桂林旅游学院的孙琳在关于“一带一路”和广西邮轮旅游方面有一定的合作外,其他合作几乎全部集中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内部。这一现象也是其他研究群体合作关系的缩影,作者之间的合作仍然集中在同一机构内部。

国内邮轮旅游研究呈现出整体分散、小部分集中的态势。各研究群体之间的互引关系较弱,不同的学术群体和作者之间的联系较弱,不利于国内邮轮旅游研究跨学科、跨地域的发展。

2.4 核心机构与分布特征

2.4.1 发文机构集中,机构间合作少

通过对653条检索数据的发文机构分析,得到图6。图中共有263个节点,69个连接,密度为0.002。将发文单位整合到一级单位以后得出发文机构统计表(表3)。通过图6和表3看出,发文主要集中在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学术机构。其原因主要有两点:①这几所院校在邮轮、港航、旅游、海商法等领域拥有强势专业,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②作者所在单位具有显著的地理优越性。上海、大连都是中国邮轮产业集聚地区,是研究邮轮产业的优势地区。

其中,上海海事大学发文量最多,但内部二级机构之间和与外部机构之间合作较少。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内部发文机构实力雄厚、联系紧密,同时对外合作最多,与上海国际邮轮中心、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桂林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等机构都有一定的合作。广州航海学院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集团”)的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存在合作关系。其他发文机构之间合作较少。结合图6中连线和密度值,可以看出中国整体邮轮旅游研究的机构间联系较少,学术交流有待加强。

图5 2003—2020年国内邮轮旅游研究作者群体分布

图6 2003—2020年国内邮轮旅游研究发文机构分布

2.4.2 邮轮旅游研究的“产+研”特征明显

邮轮旅游研究中的校企合作,“产+研”结合是重要特征。通过表3统计的发文机构,发现中交集团、上海港国际邮轮中心和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为代表的邮轮港口设计建设方、运营方等企业对邮轮旅游研究的需求较为旺盛。邮轮旅游是典型的“产业先行,研、学随后”,未来“产+研”合作仍为重要趋势。

2.4.3 地域特色明显

从区域角度看,发文机构主要位于在沿海地区,但分布并不平均,集中在上海、大连、三亚、天津、广州等邮轮产业和旅游产业相对发达的地区,也说明了邮轮旅游研究与当地邮轮旅游发展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表3 2003—2020年国内邮轮旅游发文机构发文量统计(6篇及以上)

2.4.4 邮轮旅游法律是重要研究领域

在发文机构共现图谱(图6)出现的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和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等机构,反映出法律关系研究在邮轮旅游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涉及的发文集中在2014—2018年。

邮轮旅游在中国近年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诸多前所未遇的纠纷,例如邮轮“霸船”事件、“跳港”理赔问题等。近期造成世纪大堵船“长赐号”货轮虽已脱困,埃及苏伊士运河逐渐恢复正常通行,但“长赐号”货轮背后错综复杂的权属关系使得航运事故责任认定和损失赔偿又成为焦点。国内邮轮旅游的快速发展与既有法律规范不足,致使邮轮旅游涉及的法律关系,尤其是民事法律关系,以及相应的纠纷解决在理论和实践中均不乏争议[15]。邮轮旅游法律关系研究在邮轮旅游研究中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2.5 发文期刊分析

2.5.1 港口、水运领域期刊成为发文重点期刊

通过统计样本数据中各期刊的载文数量,表4给出了2003—2020年载文8篇以上的期刊。发文主要集中在航运、港口、海洋、经济、旅游等方面的期刊,旅游期刊的地位并不突出。这几大期刊载文基本都涉及对中国主要邮轮港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分析,但又各具特色。

《中国港口》发文量最多,为31篇,载文对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的研究比较全面,较早的开始关注新冠疫情对中国邮轮旅游的影响。同时31篇文章中关于厦门的邮轮旅游的研究出现了4篇。

其次是《水运管理》《世界海运》,发文数均在23篇以上。《水运管理》的载文中对邮轮航线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涉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三亚邮轮母港、沿海港口挂靠等航线的设计、拓展等。《世界海运》对从法律研究视角对邮轮旅游的研究比较青睐。

2.5.2 核心期刊发文较少

整体来看,中国邮轮旅游发文中核心期刊较少,占总发文量的16%左右。高水平、高质量的期刊论文较为稀缺。双核心期刊《旅游学刊》发文10篇,被引量和下载量较高,发文集中在2012—2015年。主要发文作者有孙晓东、冯学钢等,说明高产作者比较青睐于高质量的核心期刊。

表4 2003—2020年国内邮轮旅游发文期刊发文量统计(8篇及以上)

3 结论与展望

通过上述研究,总结归纳近年来中国邮轮旅游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前沿。

1)通过发文量的时间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邮轮旅游研究经历了一个缓慢起步、迅猛增长、稳步提升的过程。中国开设国际邮轮航线后,发文量自2008年开始显著增长,近年来处于平稳上升的趋势。

2)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国际邮轮”“邮轮经济”“邮轮母港”“邮轮产业”“旅游业”“产业链”等方面,构成了中国邮轮旅游研究的基础领域。突显词分析显示2010年之前国内邮轮旅游研究的前沿领域集中在旅游业,2010—2015年“港口城市”和“邮轮经济”成为研究热点。对关键词聚类图谱按时间线展示,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中国邮轮旅游研究向邮轮经济、邮轮港口、地域、人才培养等领域延伸,研究领域得到拓展。但近年没有出现较为突出的研究热点。

3)高产作者、发文机构集中,研究具有高度地域化特色。高产作者相对集中,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孙晓东、叶欣梁、孙思琪等高产作者群。作者间合作集中在同一学术机构内部,各研究群体之间联系较弱。发文机构集中在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几所院校,机构间合作较少。发文机构主要位于邮轮产业相对发达地区,地域性明显。

4)产业发展与科研进步相辅相成。值得一提的是以中交集团、上海港国际邮轮中心和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为代表的邮轮港口建设方、运营方对邮轮旅游研究具有较高需求,体现出邮轮旅游“产+研”合作、互动的重要性。这种态势有利于孵化出中国邮轮旅游研究的新发展和新方向。

5)“法律”相关研究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发文机构中涉及邮轮旅游法律关系的机构占据重要的地位,邮轮旅游法律关系研究在邮轮旅游研究中占据重要的角色。

6)发文期刊集中在航运领域。在发文期刊方面,涌现出《中国港口》《水运管理》《世界海运》《旅游学刊》等高被引期刊,对中国邮轮旅游研究成果的刊发起到了推动作用。总体来看中国邮轮旅游发文期刊涉及的核心期刊较少,高水平、高质量的期刊论文比较稀缺,与旅游业结合强度不够。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趋于稳定,经历考验和不断完善的邮轮旅游这一新兴旅游业态将会重新起航。中国邮轮港口发展日渐有序,出现统筹规划、加强协作的新趋势;邮轮制造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航线布局日益丰富、不断创新,在疫情环境下探索国内“无目的地”游模式;邮轮人才培养渠道不断拓展。在此背景下,中国邮轮旅游研究在学界的共同努力下将会持续取得新的进展。

猜你喜欢

邮轮发文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大型邮轮建造中的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期刊问答
邮轮经济的“冷”与“热”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
意大利邮轮触礁酿惨剧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