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缠花元素创新设计应用研究
2022-07-09虞黛筠
史 玄 虞黛筠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206)
缠花是绽放于指尖的传统艺术,它起源于古代的簪花习俗。唐代时妇女已有簪戴人造花的风气,北宋诗人宋祁选在《春帖子词·皇后阁十首》中写道“暖碧浮天面,迟红上日华。宝幡双帖燕,彩树对缠花”。宋有戴鲜花者一日一花,亦有戴“像生花”者,可一年四季重复簪戴。据《台北市志》记载,“花簪,有使用造花者,亦有使用生花者。造花系用红绸或绣线织制,称春仔花、绣线花、绸春花”。由此可见,佩戴春幡和用丝线缠制饰品佩戴的习俗自古就有,缠花正是从这些习俗中演变而成的。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和时代审美的变化,缠花作为一项传统的非遗民间手工艺项目在现代社会的知名度并不高,本文将对传承创新路径进行宏观研究,深度挖掘题材、内涵、美学特征,结合时代需求和现代审美进行创意转化实践。
1 英山缠花的特色与内涵
英山缠花的题材广泛体现在制作工具、制作材料与表现手法等方面。其制作形式多样,制作框架如坯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实物,如铜线、笔、墨、果核、蛋壳等。另一类是人造坯架,也就是以简单的硬纸板和铜丝扎成各种形状的坯架,人造坯架以花卉造型为最多,故民间也称“扎花”或“做花”。
英山缠花寓意深刻,大范围应用于人们的诞辰、婚姻、祝寿、治丧等各个阶段的民俗活动中。各类缠花分别表达了深刻的寓意。如小孩“洗三朝”、“抓周”时,缠上些小老虎头、小蝙蝠、小鱼、小花缝在服饰上、帽衫上,寓示着前途似锦、吉庆有余、有福有禄等;用彩色丝线缠绕在笔和墨上意寓“一长二大”、“读书晋学”。缠花在婚事中也有应用,在礼盒中装上缠有喜庆图案的十枚铜线和十朵美丽的花,谐音“十全十美”;在缠了花的铜线上再缠上一个小蝙蝠,寓意“福在眼前”;一串缠好的桂圆表示“团团圆圆”;红枣与花生缠在一起表示“早生贵子”;连婚床的帐沿上都要装饰上“喜鹊咏梅”、“凤戏牡丹”、“恩哥戏菊”、“鹭子戏莲”、“蝴蝶闹金瓜”等来增添喜庆的气氛。逢到老人的寿诞,寿礼中也少不了缠花,说是花亦是字,有“金玉满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福禄双全”等表达祝福。《英山县志》记载“五月五日为端午节,……缠制彩色囊猴等物与小儿佩戴之。
2 缠花的艺术造型特点
2.1 立体生动的造型美
缠花融合了绘画、纸艺、景泰蓝、刺绣、编织、雕塑等多种工艺,是空间的艺术,有着“立体绣花”、“线艺雕塑”的美称。
缠花成品的各个部分可以随框架铁丝弯折成各种造型,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呈现不同程度的立体效果,板的厚薄度和铜丝的软硬度亦可决定主体造型的灵动性与否,纸板厚薄可根据每一个部件的造型大小来选择。铁丝的柔韧性有利于塑造形的弧度变化,粗细也可根据具体的部件来确定,这一材料的使用变化可以使缠花的形态造型具有立体美。
2.2 材料丰富的质感美
缠花材料最开始取制容易,都是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是一项非常大众平民化的民间手工技艺。最主要的核心材料用铁丝卡纸绣线即可制作,但随着各项材料的不断出现,如各种棉线、涤纶线、金丝线等可呈现不同效果的丝线材料,它们自然而然地也被运用到缠花的绕线材料上,再加上与其他工艺材料如珍珠、丝绒、毛球、亮片等的结合,缠花可用的材料可以说是不受限制,而且制作出来的效果也是形色各异,使其更加缤纷耀眼,并且具有生活气息及民俗美和质感美。
2.3 颜色搭配的组合美
缠花的颜色搭配一般以红色、绿色为主色调,用色大多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结合用途会有不同的配色表达,除了地域风格不同,民族风格差异会有较大的配色差异外,寓意不同时也会有不同的色彩搭配。比如用在比较喜庆的的场合或服饰上多采用色彩明亮活泼的大红亮黄,而比较严肃的某种场合大多就用灰色调的黑白灰来作为配色。为了打破单调的视觉效果,也会运用到一些色相相差极大的补色来增强画面的效果。当配色与形态达到一定的协调度时工艺品会非常惊艳,其主要突出的就是颜色搭配的组合美。
3 缠花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实践研究
3.1 与传统衣帽结合
中国古代将冠帽和头饰统称为“首服”,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缠花工艺素有“立体刺绣”的美称,在空间造型上有“线艺雕塑”的视觉效果,作为帽饰可起美化、修饰、装点作用。
缠花工艺是女工的一种,古时缠花工艺饰品多用作民间女子出阁的嫁妆。清末民初时期,在湖北、福建、台湾等地民间婚礼上,缠花工艺主要用于新娘头饰、及笄发簪、簪钗步摇或新娘面花等;或用于新郎与宾客胸前佩戴的红色喜庆胸花;或用于新房室内各种装饰物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房装饰一般都非常漂亮,尤其是富家小姐,还会绣制精美的床品来装饰新房,以显示女子的心灵手巧。缠花工艺立体表现力尤为突出,构思巧妙独具特色。
非遗缠花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需要选择适合的载体,通过载体展现创新型设计成果,做到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和振兴,赋予其更强大的生命力。
3.2 与创意平面海报结合
传统民间工艺的振兴需求和当今年轻人对传统民间工艺的接纳度已经使越来越多的非遗民间手工艺成为现代设计师的灵感来源,结合现代审美的传统工艺元素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现代海报设计中。
下面三幅吉祥缠花的海报设计作品来自作者自绘,可以看到我们将缠花与中国文化中的吉祥寓意与传统典故结合制作的平面设计作品。如图1所示,缠花的形态颜色方面使用了桂花与其叶子的形态和早秋时嫩黄的浅色与晚秋时偏深的橘棕色,整体色调统一协调,加上叶子的墨绿色点缀,与蟾宫折桂这个典故相呼应,同时这个典故曾被红楼梦引用,表达了对去考试的人能够应考得中的美好祝福,当我们的缠花也被赋予这个寓意时,人们使用它就不再只是简单地起到装饰作用,还能表达祝福,更加贴合生活。图2也是如此,松鹤延年是中国人常用的表示吉祥的成语,丹顶鹤是道教神话中长生不死的重要原型。在道教神话中,松是不死的象征,所以服食松叶、松根便能飞升成仙、长生不死。人们因此把丹顶鹤和不老松画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叫做“松鹤延年”。图中缠花就将铜丝弯折成松树的形态,色调偏冷,深浅相错,与此成语相结合,不仅形态美观大方,也可表达对庆生之人的真诚祝福。图3就更加一目了然了,花开富贵是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代表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富有和高贵的向往。这里的花一般指牡丹,清代赵世学在《牡丹富贵说》中提到:牡丹有王者之号,冠万花之首,驰四海之名,终且以富贵称之。夫既称呼富贵,拟以清洁之莲,而未合也;律以隐逸之菊,而未宜也。甚矣,富贵之所以独牡丹也。图中缠花作品所缠绕的牡丹形象是一种缠花中较为常见的表现花卉的手法,它使用的大红的蚕丝线与中间花蕊部分的特殊材料珍珠融合,作品整体更加大气,与成语花开富贵也更加贴合,作为装饰品既百搭又时尚,在传统普通的花卉缠花上又有所创新,是一个十分成功的缠花创新艺术品。
图1 “蟾宫折桂”缠花海报
图2 “松鹤延年”缠花海报
图3 “花开富贵”缠花海报
4 结语
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与实践应用,对非遗缠花的创意转化研究与实践是非遗文化发展与传承的灵魂。对缠花的材料创新、寓意组合、艺术形式等艺术特质的研究,是对缠花进行创意转化研究与实践的基石。结合现代工艺创新理念、现代印刷设计进行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的创意转化,也是非遗精神和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手段,这种方法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缠花工艺得到较快的推广,最终使缠花焕发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