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爱类IP网络剧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浅析
2022-07-08高雨洁
□ 高雨洁
在粉丝文化盛行于影视圈的当下,为了网罗数目日趋庞大并且消费力强劲的女性观众,各大视频网站平台陆续涌现出了众多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不论制作成本高低、质量好坏、宣传力度大小,都能吸引到大量观众,形成了不容小觑的话题量。本文将从网络小说、IP影视剧等概念入手,结合当下一些比较热门但小众的网络纯爱类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对IP改编剧这一日渐庞大的影视剧分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浅析。
相关概念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泛指知识产权,在文化产业中多指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或一些热门游戏作为原始素材被授权给开发商进行二次开发和二次传播的行为。
近十年开始出现了一类日渐进入观众视野的影视剧分支,虽然题材小众但受众庞大的纯爱类IP改编影视剧,即将纯爱类网络小说IP经过二次创作,妥善处理男主角之间的感情线,改成符合相关规定的影视剧剧本,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影视化创作。但由于原著依据是网络小说,与传统意义上的LGBT类影视剧区别较大,但和始于日本的漫画改编的IP影视剧较为类似。
发展现状
纯爱类小说在网络小说中开始盛行已有一段历史,过去十几年内就产生了大量以写作这类网络小说的专职作者,这些作者也逐渐开始拥有自己庞大的粉丝群,其中以女性读者居多。人气及质量较高的许多作品一经完结,便迅速在国内外出版成实体书,或是创作相关的广播剧,甚至不少小说短期内就会被影视公司购买影视改编权。例如有名的晋江小说网中除了受众最广的“言情”分类外,作品和阅读数量最庞大的另一分类就是“纯爱”。随着这几年各大影视公司对于IP的大力投入,除了将大量人气言情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外,为了将数量日趋庞大的纯爱类作品的粉丝消费力挖掘出来,也逐渐开始了对纯爱类网络小说的IP开发。
过去几年,各大视频网络平台涌现出了一大批纯爱类网络小说改编的网络剧,有小说原作者创建工作室翻拍的,也有传统影视制作公司向原作者买断小说影视改编权再创作的,不论质量好坏,一经播放都产生了惊人的播放量和影响力。例如早期改编自柴鸡蛋同名网络小说的网络剧《上瘾》,其中两名男主角的扮演者黄景瑜和许魏洲凭借该作品迅速获得了几百万的粉丝。事实上出演这一类网络剧的大部分年轻演员并不是表演专业出身,很多之前也没有相关的演艺经验,但在这个粉丝经济盛行、明星颜值至上的时代,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女性观众群体拥有了惊人的曝光率,转眼晋升为流量小生。大大小小各类影视公司也逐渐意识了到这一数量庞大且不容忽视的潜在粉丝群体。
国产的纯爱类网络小说改编的网络剧开始火爆的节点,基本上可以从2018年播出的网络小说顶流作者Priest同名小说改编的架空玄幻网络剧《镇魂》出圈开始。其原著主故事线精彩,但改编后的网剧剧本故事只能说差强人意。尽管还是同绝大多数玄幻类题材电视剧一样,免不了美术、服化、特效等粗糙的问题,配角在主角的映衬下也显得较为逊色,但是凭借演技精湛的专业演员朱一龙和白宇突出的表现,依然得到了众多原著粉丝和新晋观众的认可。在演员没有多少营销的情况下,成为了这一类影视剧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出圈的爆款作品。
2019年播出的爆款仙侠网络剧《陈情令》也是从传出开播之际就引起多重质疑。这类剧通常对于原著情节的改动让原著粉丝最难以接受,尤其是在它之前已有非常成功的同名动漫作品推出时,很多人认为珠玉在前,后者无以相比。例如原著《魔道祖师》虽是一部网络小说,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部标准的仙侠题材小说。由于原著文笔出彩,而能否表达出原著的立意才是关键: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而剧版导演在限制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还是尽力拍出了政策允许的尽可能还原原著内核的作品。剧中角色的把握虽然还比较准确,但由于主演不是专业演员,演技有所欠缺,表演方式尚为稚嫩。相比较而言有些悲剧式的小配角却十分出彩。从另一个角度看,主演配音则非常成熟,感情充沛、拿捏到位,弥补了演员演技上的缺失。该剧的配乐十分添彩,五大世家特色鲜明,林海老师为该剧写的主题曲“无羁”,既好听又贴近原著内核。美术场景和道具精心设计,美学细节上的呈现也完全不输于国产主流电视剧。尊重原著的主题呈现、制作水准的提高,加上宣传营销、CP售后的跟进,使其成为了现象级的爆款纯爱类IP网络剧。
由此可见,真正能与主流言情IP网络剧相抗衡的纯爱类IP网络剧,还是有其突出亮点的。预算增加、制作水平不断提高,加上原著故事改编的扎实剧本,结合庞大的原著粉丝和观众群体,纯爱类网络小说改编网络剧,其火爆已不是个别现象了。
未来趋势
不同于网络言情小说改编的IP网络剧,纯爱类IP改编的网络剧面临极大的政策风险。从2016年开始广电及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网络影视剧的文件与通则,网络平台对于相关影视作品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几乎所有早年间在各大平台点击量颇高的纯爱类网络剧在一夜之间被下架,正在进行制作的也面临全盘修改重新送审的困境。2021年广电系统召开的一系列会议以及下发各地的一系列文件更加释放了“收紧甚至全面禁止这一类影视剧发行”的信号。但例如即便是当年全集还没有完全上线就被下架的改编自王泡小泡同名小说的《错生》,也在仅仅上线三集后点击率就超过千万,而凭此剧出道的两位非常年轻的新生代演员杨业明和姚望,也在短时间内拥有了百万粉丝。各路经纪公司在夹缝中开辟出了一条“通过亏本的纯爱类改编网络剧推出新艺人,宣传活动强势组CP吸引粉丝量,紧锣密鼓地为艺人接新戏带动新作品人气”的道路。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基于纯爱类网络小说原著改编并进行了大幅度剧本修改的新形式作品,探寻出了一条“弱化、删除或完全改变原著中的男主角感情故事线,强化或只选择呈现主要的非感情类型主故事线”的出路。
改编自酥油饼同名古风网络小说的网络剧《识汝不识丁》,也经历了一再删改台词、上线时间不断延后的风波,最终在强化了“不光要做清官还要做好官”的主体故事核心后才得以上线优酷,而播放量一经播出就高达6亿次。
在腾讯视频播放量超20亿次的《重生之名流巨星》,便是将青罗扇子的同名原著小说改成了言情剧,只保留了几乎不可见的暧昧情节,突出了“小演员娱乐圈励志成长故事”的主体情节线。在现代时装剧市场的范畴内,该剧算是制作比较精良的作品,画面摄影风格很有特点。主演之一的徐海乔虽然形象与原著中的封景并不吻合,但他对原著中的角色理解十分透彻,最终凭借精湛的演技特别是巧思设计的一些小动作,完美呈现出了男主的精髓,获得了众多原著粉的肯定。但除此之外,性别转换和过分言情倾向的人物改编、虎头蛇尾的情节走向以及角色搭配不出彩等问题都引起了很多书粉的不满,甚至连原著作者都表达了对剧情改编的不认同。
在爱奇艺独播的看似并不火的《决对争锋》,也在上线短短一个月内点击量就超过了3000万次,该剧是将水千丞原著《针锋对决》中的情感故事线弱化反转,改成了纯商战题材故事。尽管打了情感线的擦边球,但是并没有转变配角人物性别,且主角之间的羁绊还是最大程度尊重原著表现了出来,并且几场情感戏的表现方式都相当机智。总体来说这部剧已经是书粉认可度较高、改编相对比较成功的一部作品了。
改编自晋江人气作家耳雅的同名刑侦悬疑小说的《S.C.I.谜案集》则是弱化了男主角之间的情感,点到为止“并肩作战的友情”,突出“破案”的主线故事。整体主角演员选择只能说尚可,反而一众配角和反派角色非常出彩。特别是大反派赵爵,演员张帆不愧是老戏骨,虽然“型”不似但神似。剧情虽然删减了不少,但是案件还原度相对很高,除了个别案件改动得不太流畅以外,其他都比较精致,许多细节包括魔法阵、重影现场等的视听化呈现都看得出下了一定功夫。但因原著是架空背景,而剧版导演几乎将设定放在了香港,而包括演员在内的很多制作又非常大陆化,不可避免有一种强烈的违和感。
改编自水如天儿同名网络小说的民国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将感情线改成了家国情怀下的“知己情”。原著的热度不算特别高,但剧版启用了人气颇高的黄晓明和尹正,且由口碑不佳但总热度不断的知名编剧于正当制片人,于是原著改头换面成为了大制作的民国抗战正剧。影视化之后,程凤台一扫书中的负面形象,变成了一个正直、热血的爱国富商。另外,该剧精致考究的画面细节和精良的服化道让人惊艳,较为适度地还原了老北平的模样,特别是梨院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商细蕊的戏服还是二爷的行头都质感十足,也侧面起到了弘扬国粹、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作用。
众多仙侠剧也是将原著中的暧昧感情改成友情、师徒情等。除了大热的《陈情令》,2021年新出的爆款网络剧《山河令》也反响强烈,包括制作和营销方式也很好地复刻了前者的模式,并且更进一步。原著《天涯客》情感线虽然不足,但武侠重点在“侠”,但改编后的情节略显小情小爱,欠缺原著中荡气回肠的“侠气”。相对情节,总体人物上的改编还是比较成功的,比如编剧汲取了精华添加了高光,把“天降相遇”改为了“竹马天降”,让剧情和情感更加顺畅外,也更有命运感。当然,还是不可避免地再次出现了大量国产仙侠剧的通病——前期注水、节奏拖沓,后期赶着匆忙结尾,造成后面信息过多但不够细节,甚至需要深入的剧情都不了了之。不过剧版的整体配乐、歌曲都非常契合剧情且有流传度,也让周边产业可以更好运作,比如影视剧相关衍生产品OST专辑的贩卖和演唱会的二次宣传营销等。
根据晋江网络小说中目前已经卖出的影视改编权进程来看,几乎所有的大IP都已经在改编中或已经改编完成了,但是多数还是以“仙侠”题材为主。但随着越来越多“仙侠”纯爱类IP改编网络剧的出现,必然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因此下一个容易形成爆款的题材可能是目前最容易进行改编的纯爱类“校园青春”“电竞热血”“现代商战”等更接地气且成本较为可控的题材,或者是有制作质量保证的历史、古装、权谋类IP,例如唐酒卿的《将进酒》等。或者有人勇于挑战,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攻克一些看似不可能影视化的IP。其实有很多刑侦破案、缉毒扫黑、谍战特工等主旋律题材的纯爱类网络小说,比如Priest的《默读》、长洱的《犯罪心理》、淮上的《破云》、香小陌的《保镖》、《与敌同眠》系列等,从小说本身来讲,人物、情节和故事节奏都相当精彩,并且有强烈的画面感和细节,有很大的影视化价值,影视改编权价格相对于很多大IP也较低,情感线的改编也不难。但是如何把控故事线的尺度,将公安、司法、国安、总参等传统影视剧都不能轻易涉及的内容进行改编,通过重大题材的审核才是改编过程中最难的一步。还有的由于题材本身的制作难度就比较大,例如科幻题材,像Priest的星际科幻小说《残次品》,设定和体量庞大,影视化成本过高,也是众多影视公司不敢轻易触碰的原因。
而另一方面,国内和国际上较为耳熟能详的现实主义题材同志电影不论从剧本故事还是制作水准上来说,质量都比纯爱类IP网络剧高太多。相对于这些国内外的同样改编自小说的众多优秀同志电影,国内如今暂时火了一阵儿的这些网络剧绝大多数故事本身的戏剧张力薄弱、演员表演稚嫩、制作水平粗糙,最重要的是缺失对于现实的思考和意义,纯粹在题材上标新立异。但随着观众的影视鉴赏水平越来越高,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最终会被淘汰,观众也不会仅仅为题材的独特噱头而买账,能够被观众认可的一定还是本身高质量的作品。在各大视频网站上关注度最高的纯爱类IP网络剧,仍然是那些相对来说质量更高的或者某些方面有亮点和意义的,比如《镇魂》《陈情令》《山河令》等这些爆款作品。相对于早期制作粗糙、演技尴尬的很多低成本网络剧,拥有较为细腻的视听语言,主演的演技也更为成熟精湛,对原著的还原度也更高,故事主题也更有意义等。因此,与其总在讨论如何开发新的纯爱类IP,如何改编过审又能蹭到题材的热度红利,不如先切实地花时间和力度来提升故事和制作质量。
结语
总体来说,尽管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风险,今天各影视公司对于网络小说IP开发的力度依然没有丝毫减少。随着女性粉丝数量的持续壮大,未来必将会出现更多不同类型题材的网络剧,但真正能形成更高关注度和良好口碑的,一定是那些视听语言细腻、演员表演精湛、主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