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生之意 天地之心

2022-07-08范萍萍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艺术家生命艺术

范萍萍

站在卢云的作品面前,视觉冲击的强度让任何一个观者都难以无动于衷,内心的热烈即刻被唤起,胸中自由、野性及某种细腻的心事与之共振共鸣。一旦将目光落于这满目绚烂和跃动,便会发现这只是开端,艺术家将会一路纵深由表及里层波叠浪地重重推动,带领观者获得饱满深切层次丰富的审美体验,从目之所及的蓬勃直达生命之理的纯粹与宁静。各种不同的调性之间充满张力,又毫不冲突地统一于作为画者的卢云和作为卢云的画者身上。

卢云的教育背景是典型的学院派脉络,且其所学多元,中央美院油画三工的表现性传统、版画训练的底色等等相混相融于画间。但那酣畅舒展的画面效果和独特的物象塑造所反映出来的艺术意识,却完全没有困于范式规约和造型程式的迹象。创作的出发点也并非迎合性的标新立异之策略,艺术家也一直有意识地保持着与市场机制的疏离。卢云只忠于自我的艺术意志,有充足的勇气以自己作为方法在艺术疆域中开拓。寻求自我表达一直以来是艺术的题中之义,也是哲学关注的主题,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即铭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从苏格拉底的《阿尔西比亚德篇》到福柯的生存美学,探讨的都是自我关注和个体审美实存的主体化实践道路。更难能可贵的是卢云的艺术自我决无半点建立在其在经济优势上的无端任性,恰恰相反,艺术家其人的自律、仁厚和对人的热情关怀总能令身边人心生温暖,她对艺术的执着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严肃的态度和投入的程度也是令人意外而惊叹的。正统的训练、优渥的条件都未成为艺术家的藩篱,而是在卢云强大的艺术主体性中恰切地化为养分润泽着她的表达,并促使突破自我的封闭与狭隘走向开阔超越处。那纵横恣肆的个性化笔触和洒洒落落的表现性色彩激发观者情绪化为道道长虹,将观者的精神摆渡到另一重世界。

卢云在认识艺术及其寄身的世界时,任何世俗标准都无法羁绊她透视本质的真淳眼光,这种眼光能参化众生之平等,与人、自然、动物等等共在同处,并能深切地与之共情。卢云艺术所传递出的自由实则来自于这种可贵的“无类”思想,这给予她的艺术以高蹈超拔并无可复制的视点,满幅绚烂的书写成为一种清澈与纯净,一种奔放而喜乐的洋溢和生命色彩的流淌。自然和远方之于卢云是艺术和美之无尽藏,她每年投身旅行采风,十几年间未曾间断,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不仅深入西藏、新疆、云贵川等少数民族地区领略各地风貌习俗,出行欧美感受不同的文化方式,也去探访毛里求斯、摩洛哥等地,体验一般文化视野之外的存在。艺术家关注的不仅是景、物、人的形,更是在捕捉每个地方精神的寄托和感性的流动。生命的丰富深邃、力感和美感都为艺术家所敬畏、赞叹,跃舞枝头的狂风、民间的色彩、海边的光感、异国的路上走来的人……这些或浩瀚或细密的美沉于心间,搜尽奇峰的体验感悟以及从中见出的自然之道,累积为胸中丘壑。

正是对身即山川体验的强调,让卢云的作品视野开阔、层次丰富,永不局限一端而充满开张之力,她或将满腔柔情倾注于冬日的一株草木,又或冯虚御风神游八极思考人类的终极存在,卢云以艺术去蔽存真,涤荡蒙眼之尘,直面生命的真切。她的艺术思考主题渐次聚拢,或聚焦于在各地搜集的负载着当地文化及自身感受的物件,刺绣、首饰、雕像、古画不一而足,《以物传悟》寻物之本,解物之情;或以自己的女性身份为基点展开《我将会成为谁的新娘》的爱情追问,这个系列的作品将自己置身于不同的情境和时空,解除“我执”同时解构“我”的本质性,在不同的精神情境中演绎和探讨爱情的美好及其本质,童年记忆中纯洁高贵的大朵玉兰盛放在背景中,中国传统刺绣中的图案花纹、毛里求斯象征爱情的渡渡鸟,寓意面对爱情的勇气、自由和珍惜。卢云所关注的议题也并非只局限于小我感受中,而能扩展至对人类总体生活状态的思索,她见到各地人们不同的生活状态并质询《人类应该如何生活》这一宏大命题,在原始、现代各种社会形态对照间,从全人类的视角出发思考普遍存在、社会的组织方式和个人的道路选择等诸多问题。

卢云积累的各地写生作品浩如烟海,这些“游记”沉淀着当时的鲜活感受,蕴藉着当地的文化能量,它博观约取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元素,挪用到作品中以后用现代的方式编排并置,由此构成复杂的文化系统对话融合的现场。物象指向的物理现实空间、心绪延展的体验空间、思考的理性空间三重交融,贯通化合;时间上贯通着过去、现在、未来三种维度的交错共在,携带着记忆的印痕向着未来无限敞开,这正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所称的“此在”,作品展现艺术家的别样世界观感和生命经验,寄寓美好的理想人生。艺术家实际上通过作品营构了一处超现实主义的视觉乌托邦,其间时空交错、文化交叠、情味氤氲,而这极多的丰富化归为一,关于爱情、人生主题的哲学推演和论证在画布上展开,个人经验转换为最普遍的隐喻与昭示,感性呈现的背后是理性的经略,以满目绚烂叩问哲学层面的真实,打破了所谓生存之道的喧嚣浮华,在对每一个瞬间的观照中找寻永恒的所在。

卢云及其艺术在普遍既有的女性艺术家印象基础上,拓展出很大的精神空间,一方面,女性独具的色彩敏感在其精心选用的水质丙烯材料的加持下让画面清透润泽,高纯度的对比色愈发强化了这种鲜艳而夺人眼目的视觉效果;而另一方面,画面的笔触之力量和速度,直承自幼年祖父传承的武术家学,手起笔落洋洋洒洒,物象、造型的规范何以能束缚抒怀成画的过程中内心的喷薄。卢云绘画中呈现出的张力一如李清照的诗境,既会在夏日午后闲散落棋的细微声中醒来,也会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情。对于草、木、物、人,卢云皆以至真至纯的仁爱之心待之,女性内心深处生命力的充沛与勃然也跃动于绚烂之间,是深情里最醇厚的烈性,是不羁中最热切的亲和,是细腻中最深广的闳约,是最纯真的柔软与对美、对爱的期许,是画笔下生机的绽放。卢云绘画的表现性张力图式在大开大合之間诉说深沉的情愫。

卢云深入世界各处,遭遇浩瀚星空、千里快哉风、江花脱晚红,她与浣熊邂逅、与猫相逢、与一条鱼结缘……世界万物不是以客体的形式作为对立面以“我-他”的关系存在于艺术家的生活之中,而是以“我-你”关系交流,这是“相遇”哲学中认为的使人生融于真性的必要条件,是一种步入直接关系的主体间性。无有对立直接交融,在艺术中书写体验诗学的绵延之美,将个体体验向着人类集体意识的生命美学普遍性转化,在视觉艺术的形式经营中超越形象,离物得情、离象得意,画风画雨写心绪,踏山踏水为自己和观者寻一地精神故乡。

事实上,绘画只是卢云生命状态的表征之一,画面如梦似幻只是艺术家在简单地直陈内心,卢云本人即是艺术本身,作品只是分有了她的心量、深情、胸怀和涌动的生命力所产生的光芒之万一。画布是她梳理体验和思考的场域,将理性和感性融汇化合出生命的自然图谱。

即便不以颜料为媒介,艺术家也能以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颦一笑作为媒介与世界互动与生灵交流,临春风思浩荡,望秋云神飞扬。念起心动皆为艺术之华章;她在清晨的公园凌空画风,凭虚画朝阳,每个动作都是与世界的对话,心画浮现的刹那,艺术的使命已然达成。卢云的绘画与卢云其人是如此统一和谐,令人相信真淳自在的存在,在铁笼般禁锢的令人窒息的庸常生活中撕开一道裂隙,使生命之光得以照进。饱满的生命力在作品和艺术家的世界中流淌,不凝不滞、行云流水、纯任自然,以生命的内在之力突破外力的控制与束缚,技法、物质种种规训瞬间失效。艺术家从未受到过物质功利欲望的羁绊,艺术之于卢云从来不是职业,她也不仅在艺术中才进行审美,她对生活空间的布置安排同样在追寻着诗性的演绎。在全面的审美视界中,情感、意志、想象力和理性交相融汇赋予思考生活哲学命题的洞见和人的尊严,她整个人及其生活的全部都为获得精神的沉迷和陶醉,处于澄明的生命体验境界,用不为凡事俗物扰乱的平静深沉的内心静观万象,万象也向艺术家显现出充实、自得、自由的生命光辉,在这种美学上的“静照”中宗白华先生所称的“艺术心灵”诞生。

天地之大德曰生,卢云的艺术人生浑然天成,正是盎然的活力蕴藉出的静谧机息,使风月常现心头;她的艺术又像清风无际绕,在酣畅中让观者看到精神的绝对自由。艺术是在生命层面上的内外交互,唯有她能以这样的方法呈现独属于她的与世界的感性互动方式。她作为个体一任逍遥,她又通过对自我的体认进入读解生命本身的探索,以画笔为“美”与“艺术”的涵义扩容。卢云是一个饱有仁爱之心和满腔柔情,同时磅礴、本真、浩荡的女性,作为艺术家又能与物会心,与天地精神往来。她对美好的执着探求和信仰如如不动,在艺术中以生生之意照见天地之心。

艺术简介

2001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2年深造于北京徐悲鸿画室。

200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第三工作室,获硕士学历。

2005-2006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

2007年-至今,游历世界各地,从事艺术创作,现居北京。

猜你喜欢

艺术家生命艺术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