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忆两部电影,聊聊生活与艺术

2022-07-08臧蔓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库尔特松子人生

臧蔓

重新回味两部好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和《无主之作》。这两部片子有一个共通之处,都是环绕主角的整个人生展开的。用一部影片的时间就能总览他人独特又平凡的一生,這是一种有趣的体验。这样浓缩的人生经历与内在蜕变和我们每一个观众都息息相关。除了基本的生存,我们一生似乎都在冲破迷雾、桎梏与约束,不断提问,学着读懂生活。也许,这样的影片可以为我们感悟生命带来些许启发。

作为才华横溢的女教师,松子本来有灿烂的一生,但却一路沉沦。被学校开除,被爱人抛弃,历经磨难,最后过着看起来毫无尊严的人生。我们怜悯松子,为她打抱不平。我们觉得她非常愚蠢,不顾是非地帮助别人,为了男人抛弃自我,把本来光鲜的人生领进了死胡同。

我们关心松子的一生浮沉,是因为松子正是我们每一个人,茫然地带着内心深处的某种需求冲进了生活,以为自己是命运的主人。可原生家庭和童年的经历培养了我们的惯性思维,这样的思维影响着我们日后的选择。我们以为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但也不过就是童年反复听到的声音。敏感的心抗击着命运,然后失望,成长,痛苦,再成长。谁会在年轻的时候想过自己会过上平庸的生活,应该对未来都是抱有希望的。可人生无常才是常态,命运在眼前流动,身在其中往往看不清楚也无法正确抉择。浮浮沉沉许多年,才学会善待自己,或有些人到底也学不会。

评价松子的一生,只能说,由于渴望得到爸爸的爱,脆弱的松子在童年就种下了需要他人之爱的需求。可她即使奉献出整个自我,始终得不到爱与陪伴。

这就是松子挣脱不出的人生困顿。

松子四十岁那年,龙洋一在她面前逃跑了。松子终于不再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同时也放弃了自己,放任自己与啤酒、垃圾、体臭为伴。在她五十三岁那年,事情发生转折。在垃圾堆起的“床”上,她听到了“咔嚓”的美发剪刀声,在梦里她重新拿起了剪刀,也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做出了美丽的发型。她终于寻回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在于获得他人的爱,而是做自己爱做的事情。

很多影评说松子的一生过于悲惨,这片子太悲观。但我不这样认为,松子积极冲破困顿的意志力加上导演超现实的电影风格为我们勾勒出了松子绝对完整且值得存在的一生。我们很难判定别人的一生过得怎样,就像我在网络上看到的一句话“不要贸然评价我,你只知道我的名字,却不知道我的故事……”。

松子的一生也有几段充实且美好的时光。作为老师过着心满意足的日子,作为土耳其浴女郎过着安适愉快的日子,作为理发师未婚妻过着简单平凡的日子,以及等待龙洋一出狱过着充满希望的日子。即使她在监狱服刑期间,也度过了一段平静且充实的生活。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被制定出很多规则、等级与价值体系。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员,我们往往会歧视社会的边缘人。可谁也逃不出命运的无常与惯性的选择。虽说,我们看上去比松子活得有尊严,有层次,但我们很难说比松子活得更幸福与满足。从心里体会上来说,我们和松子一样,面临着内心各色样貌的匮乏与折磨。

阅读松子的一生,让我深有感触。虽然情况不同,但童年的敏感与校园暴力塑造了我面对人生的惯性模式。我以为我是自己人生中说了算的那个人,其实我是被固定模式操纵的那个人。我的愿望很大,向往明天,却忽视了当下的一草一木,忽视了平凡的魅力,忽视了内心深处读懂本质的渴望。我努力追求的幸福永远在明天,我愧疚和不满的部分永远在过去。

“竟然浪费了这么久的时间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我曾埋怨自己,“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一切都是梦吧?”后来,我的脑子里也有松子“咔嚓”一闪念打开的声音。那一刻我领悟到,这都是我无法控制的。我好与不好,成功与失败,欢乐或恐惧,都不是我的错。思维惯性与性格,早已成定局。知道今天的一切都不是我能控制的时候,我不再纠结于自身的不足之处。

精神上所遭遇的持续强劲的痛苦,也许是打开桎梏的武器。我接纳了真实的自己,宽恕了伤害我的人和事,不再自责。我开始善待自己。

这个世界上,首先要善待自己,才能懂得真爱的意义。我们做了太多表面的事情,去爱别人,宁可放弃生命。拯救别人的同时,我们陷入了另一种自恋的享受。以为那是爱,却渴望回报,像一份交易。

善待自己,让自身的光亮感染周围的人。这样的爱,平和且智慧。松子最后一刻的醒悟用53年的人生来实现,我想,也不算太晚吧……

这部影片是根据在世的德国著名艺术家格哈德·李希特生平改编的传记影片。

影片围绕主人公库尔特的一生展开。在残酷的战争和政治强权背景下,库尔特由迷茫的少年蜕变为用艺术探寻真实自我的艺术家。

库尔特的姨妈将小库尔特抱在怀里,阳光透过她金黄的头发,将两个纯洁的灵魂交融起来。这样一个唯美的时刻,正是人性中最具魅力的呈现:爱的接纳与表达。这部影片,最吸引我的角色就是这位姨妈,她天生富有敏锐的觉察力,善于欣赏美,具有感受真实与爱的能力。她的天赋喷薄欲出,世界的能量经由她而流淌出来。她天生就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艺术家”,即使只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小库尔特遗传了姨妈的艺术天赋与勇气,虽然从小就面对亲人因战争相继离世的悲痛,以及强权对全家人的持续摧残,库尔特也没有放下对于自由表达的渴望。

这个世界太多真亦假,假亦真的东西了。就像库尔特的岳父,身为妇产科医生本应救死扶伤,却可以为了前途随意判他人死刑。即使是自己的女儿,他也不放过,强行为女儿堕胎,只是因为他认为库尔特作为胎儿的父亲不够优秀,她要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和他一样有社会成就的男人。

“到达地狱的路,是由善意铺成的。”

库尔特的岳父,相信种族纯净论,即使是以剥夺他人生育权甚至生命作为代價。他坚信自己价值观的正确性,并贯彻到底。他虽然医术高超,但却被心魔围困,他要做圈子中最强者,不惜使用任何手段。人性里的纯真善良早已消逝,他亦无法感知内在维度的突破所带来的领悟。

青年库尔特在实验了整个现代艺术形式之后,却烧毁了自己所有的作品。他决定抛弃行动绘画和装置艺术,抛弃在画布上画圈和切割。他对着重新绷好的油画框发着呆,久久无法起笔,涅槃与重生之间似乎隔着一个宇宙。最终他艰难地冲破了自己的局限性,冲破了形式主义,创作出了最为真实且震撼的作品。没有毁灭就没有新生,感悟总是来自于绝对低谷的馈赠。库尔特获得了与生命合一的力量,终于领会了接纳真实与表达真实的含义,创作出了厚重的作品,为人类的自由与圆满凝结了一份力量。

真实,只存在于一个完整的循环中,不存在于其中一点。如果无法包容与接纳更多的观点,而是认真严肃到偏执,那就是虚假,是不切实际,是伪善。库尔特意识到,不管是血腥,是伤害,是杀戮,还是爱,都应真实地感受与表达。没有观点,没有立场,无从言说的无主之作,比懂得站队,分门别派有力多了,也更接近生命的起落规律。赢弱与衰败,是新生的前夜。逆规律而行,是将博大的生命压缩成尘灰。

杜尚所说“人人都是艺术家”。

但我觉得可以这样说:“人人本来都是艺术家,但被人类的语言误导了,我们逐渐成了失明失聪之人。”

许多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其实不是在做创作,而是在艺术圈里玩弄一些形式主义的把戏,来附庸当代的“风雅”。而有些没有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却掌握了生命密码:生活永在变化之中,世界只有一种真相就是存于宇宙的自然规律。当我们偶然登高望远,或转头一瞥,突然有一种内心汹涌澎湃的震撼,世界正穿过我们的身体,照亮了我们的意识之光。那种快乐与满足是外在成就无法比拟的。

时过境迁,在今天,社会大环境的价值观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依然在培养“最强者”。“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意味着竞争,而不是平衡。结果发现,超越了一伙人以后,还有一伙人得超越,解决完了一件烦心事以后,还会有一件烦心事等着你。就在这样的你追我赶中,匆匆地过完一生,而本身的天赋在追逐中被压抑被磨灭。

艺术,无可替代,它代表了生命的第一个呼吸,它不是呼吸本身,而是承载呼吸的场域。世人的眼睛像被降下了魔咒,团体正确的良善总能织出一副正好遮住视线的眼罩。艺术是对凡世生命的纠正。因为有它,在每一次人类的意识危机时,都提供了觉醒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库尔特松子人生
松子儿有个神奇碗
松子和小鸟
人生中的某一天
迷失黑白秀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库尔特·施耐德:YouTube音乐区的王者
库尔特Gen's血球计数仪低负压故障检修
北美星鸦知道松子藏在哪儿
独一无二的你
少年鳄鱼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