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曼村的变与不变

2022-07-08杨瑞生

民生周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赵一曼故居集体经济

杨瑞生

趙一曼故居内部

我们村有一个骄傲的名字—“一曼村”。

它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西北部,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就出生在这里。“一曼村”之名,便是我们对这位女英雄深切缅怀与深情告白。

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2000年我当上了村里的文书,从此便奋斗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这些年来,特别是最近10年,我们经历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历史机遇,一曼村的变与不变让我感触颇深。

变的,是村民们搞起了产业,基础设施完善了,乡村变得更美,日子也更有盼头。对了,我们村还在去年成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不变的,是我们对红色精神的敬畏心,传承红色精神的使命感。

一曼村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境内及周边多为低山丘陵,山地多为杂木林,不具备经济效益。我记得,回村参加工作之初,村里几乎没有什么产业。村民们仅靠种植水稻、花生、玉米、红薯等农作物维持生计。极少数有点心思的村民,也只是种点西瓜等经济作物。

后来,赵一曼故居先后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我们也迎来了发展的好机遇。

经过村“两委”前期调研,我们先后种植了油樟、油茶、巨黄竹,发展生猪产业。如今的一曼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油樟,一年可为全村带来200万到400万元的收入。前几年,村里还以农户+公司的模式,引进了一家农业公司。我们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种植巨黄竹,300多户加入其中,待到全部投产,每家每户可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我们村也有了养猪大户,年出栏量达到1000头。现在的一曼村,形成了“竹樟基地”“油茶基地”“生猪养殖基地”的绿色产业。

“红色资源”,是我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建立了“132”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依托“村民共联”“村企共建”“村社共营”三大支撑,实现村庄、村民两个转变),引导村民将土地交由村集体管理,统一对外进行经营活动,现已实现388.248亩土地集中流转,解决了村级产业发展与村集体经济收益脱钩的难题。

近年来,我们还扩容提升了本村农业支柱产业规模,全村油樟规模达到3000亩,竹子达到2600亩,粮经复合产业园达800亩,并利用村级供销合作社,搭建农产品购销平台,农业发展实现“集群作战”;投资100万元入股红色村民宿项目,开发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并委托区文旅公司开发文创产品,现已完成15个品类的一曼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

2021年,一曼村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休闲农业和旅游收入136.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15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5万元。

这些年来,老百姓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我记得最初我们村里只有两台变压器。一遇到大风、打雷就要停电。有的村民打米、打粉都只能选在晚上一两点,在大家用电量小的时候打。出村的道路呢,只有一条茅草路。那时候要想运点东西进出,全靠人挑,或者用“板板车”拖。走到村口大路上至少也得三四十分钟。

现在,家家户户用上水电自不必说。最令大家伙儿高兴的是路修好了,2011年和2015年,我们先后两次对出入一曼村的黎沙路进行硬化,把原来狭窄的道路拓宽到了5米。去年,又对这条路进行了黑化。现在不仅村民们运输农资农具方便了,游客来赵一曼故居参观也更快捷了,从宜宾市区经高速路再到我们村,现在只需要个把小时。

去年,一曼村以为民务实为重点,践行一曼遗志,切实做好为民办实事,对照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围绕“城市强功能,县乡村补短板”目标,谋篇布局,统筹规划,切实解决群众困难。

一曼村开展卫生评比。

针对一曼村基础设施差、产业落后等现状,一曼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发扬红色精神,攻坚克难,实现村社道路硬化6.7公里;成立集体经济联合社,积极引入龙头企业,盘活闲置土地,发展规模竹林2000余亩,助推一曼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对上主动争取项目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等;利用红色美丽村庄项目,村社干部和周边群众相互配合,协助改造搬迁,沿线全域实现风貌塑造,入村道路全面黑化,牌坊周边集中打造,赵一曼故居得到妥善修复和完善。

“硬件”提升的同时,“软件”也在不断增强。

为了培养大家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在全村开展了“卫生大比拼”,每月评比一次。村干部们根据庭院整洁度、垃圾处理方式等评分标准评出一星至五星级的文明户,将文明户牌贴在村民家门口。三星级以上的文明户还可获得肥皂、洗洁精、洗衣粉等实用的小奖品。乡村“颜值”提升了,村民们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近年来,我们还开展了“好儿女、好媳妇、好夫妻、好邻居、好村民、好少年”评选活动,突出“身边人、普通事、真感情、正能量”,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身边的典型感召人,进一步教育和激励全体村民,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构建一个更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

村“两委”办公所在地一旁的半山腰上,就是赵一曼故居。工作在这样的一片热土,很难不生出责任感、使命感来。

一曼村的很多村民,从小就听着赵一曼的故事长大。在村民们眼中,她是令人敬佩的同乡: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主动向党组织要求上前线参加“反满抗日”斗争,在白山黑水间英勇作战,展现出“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豪迈气概。她也是令人痛心的同乡: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不幸被俘,面对酷刑,她坚贞不屈,慷慨就义前,留下一封写给儿子的诀别信,字里行间满是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厚谊。

红色精神是我们村宝贵的财富,传承好、发扬好红色精神,是一曼村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一曼村一角

借着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的东风,赵一曼故居修缮提升提上日程。这次修缮提升包括党群服务中心、游客活动中心、停车场以及广场入口建设等内容。为进一步提升展览陈列效果,在故居修缮提升中,运用了多种新手段。比如结合特定情节搭建空间环境,将赵一曼烈士的相关文献、影像与历史事件融合,更便于参观者理解。

一曼村黎明基点校围绕传承好红色精神,根据赵一曼不同时期的故事打造“一书两园三廊四墙”校园文化景观,开展“争讲一曼小故事”比赛;开展“一曼杯”书法、美术展览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让青少年浸润在赵一曼事迹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和洗礼。

赵一曼的孙女陈红女士还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奶奶出生的地方,一遍遍地讲述奶奶舍身报国的英雄故事。无数青少年、党员干部在赵一曼的事迹当中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集聚起奋进力量……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我想,最好的传承,就是把先辈们用鲜血守卫的每一寸山河建设得更美、更好。我们一曼村也将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进一步做大、做优本土特色产业,不断增加村民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让更多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李清凌整理)

猜你喜欢

赵一曼故居集体经济
清唱剧 冰凌花 永远的赵一曼
卫立煌故居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民族英雄赵一曼之歌
魂兮归来返故居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看看赵一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