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物与信息技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

2022-07-07何雅文王珮璇

海峡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冠生物防控

何雅文 王珮璇

(1.福建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3.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206)

科学技术是人类为解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它形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的实践活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人类基于科学探索自然界中的客观事实与客观规律,并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通常以是否为生产技术作为区分关键,其基本任务是将科学的成果应用于实践活动;而后者则通常直接代表生产技术,即人类为适应环境而改造环境并进行生产的各类技术手段。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推动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进程,改变了人类对于生命自然进程的理解。每一次的科技革命均为人类社会创造出极大的生产力,积累下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使得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 21 世纪以来,在抗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病毒等多次重大传染病过程中,以解析生命本质、技术交叉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生物科技变革浪潮掀起[1],为人类改善和拓宽了生存的环境与空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 COVID-19)冲击全球,科学技术蕴含的力量再一次渗透进人类健康、经济、军事、安全等领域,人类战胜疫情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1 生物与信息技术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

2020年以来,中国政府应对疫情的各项措施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疫情暴发初期,中国政府立即采取“消除性策略”(elimination strategy)控制住疫情蔓延,同时着力开展新兴科技创新,加紧临床研究,力求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共健康。回顾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的实践工作与抗疫成果,显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2]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现代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仍需相辅相成,共同助力政府维护公众生命健康,维系社会安全稳定。

1.1 现代生物技术在战胜疫情中发挥关键利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的成就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疫情暴发之初,我国政府及科研机构就秉持将科研与临床诊疗、防控工作紧密结合的理念,为战胜新冠疫情提供“可诊、可治、可防、可溯” 的强有力生物技术支撑。

疫情暴发初期,临床医护人员以及科研机构面对全新的新冠病毒并未束手无策。在病毒研究方面,我国近年已取得长足进步。科研人员仅用不到两周的时间就打破了对新型冠状病毒未知的恐惧,确定其全基因组序列,并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得到分离毒株的第一时间向全世界发布共享成果[3]。在临床实践方面,科研机构依靠先前生物技术的积累,以极快的速度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克服早期由于医疗设备短缺而导致的诊断缓慢问题[4]。现如今,快速核酸、抗原、抗体等检测设备和试剂已被广泛应用,不仅有效减轻了零星病例散发地区的核酸检测人员全区域核酸排查的工作压力,也降低了政府维护公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经济、时间成本。在临床诊疗方面,疫情发生之初,医学科研机构结合过往SARS、MERS和普通冠状病毒感染症状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对现有的5000余种药物进行反复筛选,甄选后的药物在临床试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5],在摸索中获得成功,度过新冠病毒肺炎临床治疗的空白期。

同时,新冠疫苗的研发从分离毒株到I期、II期、III期临床试验启动,再到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仅用时335天。截至2021年2月7日,我国完成加强免疫接种人数已达45984.3万[6]。此外,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数据显示,当前已有224项临床试验获批开展临床试验[7],其中包含国产新冠特效药——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为终结新冠疫情和挽救更多新冠肺炎患者带来希望的曙光。

1.2 信息技术在防控疫情中凸显支撑作用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问诊与救治是战胜新冠疫情的根本环节,其重点在于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益;追溯与接触追踪工作是从根源上切断病毒传播链的关键环节,其措施主要包括全范围的排查与流行病学调查,直接阻断病毒与群众的接触,最终避免病毒扩散;信息化平台建设则是助力复产复工的核心力量,为稳步恢复社会经济打下基础。尤其是5G相关信息技术为疾病诊治、疫情防控等工作充分赋能,彰显其强大的时代力量。首先,“5G+远程会诊系统”为偏远地区的普通群众提供远程的医疗服务,减少聚集感染的风险。来自一线城市的医学专家,也能够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为偏远地区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提供救治指导,缓解地方医院的就诊压力[8]。其次,“5G+ 热成像”技术大幅度缩短人员测温及体温监控工作的时间,便捷化了商场、医院等公众场合的进出管理,为疫情防控筑起了第一道防线。最后,“5G+”远程办公、远程教育为复产、复工、复学奠定基础。一方面,学生能够利用线上数字化空间达到“停课不停学”的目标,尽可能减少教师教学安排的压力;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可以通过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线上办公,灵活安排日常工作和生活,真正实现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两不误。

2 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局限

目前,国内疫情的整体形势较为平稳,全球疫情形势却不容乐观。我国在此环境之下,必然需要同时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双重压力。这不仅为我国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完善带来极大考验,也对政府监管提出了新的伦理要求与伦理挑战。

2.1 现代生物技术暗藏生物安全问题

为彻底战胜新冠病毒肺炎,现代生物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刻不容缓。新冠疫情的暴发暴露了我国生物安全研究中的薄弱环节[9],也揭开我国生物安全治理的短板。应对、治理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难度骤然加大。

其一,病毒研究存在局限。科学疫情防控与救治要求工作人员深入探明病毒本源和机理,这必然需要相关基础设施的支持与基础病毒学的长期研究积淀[10]。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我国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通常将研究重点落在项目申请指南中包含的各类病毒,整体研究范围较为狭窄。同时,我国国家认可的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数量远少于国外,国内首个生物安全防护四级实验室2018年才正式投入运行。除此之外,我国生物安全大数据中心数量较少且研究设备有待升级,导致国内不少生命科学研究仍需依赖海外的数据信息库,不利于我国生物安全防线的构建。

其二,政府与科研机构生物安全意识不足。目前,我国尚未有针对生物安全、生物技术的法律法规,且没有针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系统化教育与伦理规范化培训。但科研机构作为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始终位于生命科学的前沿位置,而科研人员更是其中完善生物安全预警预测机制的尖端力量。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与指导,导致科研人员陷入生物科学思维的困境之中,缺乏风险识别、评估与防控和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能力。

2.2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薄弱

为高效防控新冠疫情,医疗系统、政府机构以及民生领域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但也随之暴露出较多伦理问题。

其一,新兴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有待提高。相较于民间企业,我国政府机构日常工作中较少在第一时间升级信息技术。长此以往,使得政府机构的科技应用水平逐渐落后于民间企业。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则体现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上。以武汉红十字会为例,在捐赠初期,武汉红十字会并未及时公布外界捐赠的医疗物资及生活用品具体数额,也未公开物资的分配原则与最终分配情况,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极大的疏漏。其根本原因是信息的公开方式较为陈旧,导致信息录入迟滞。这不仅挫伤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参与抗疫、防疫工作的积极性,更引发从捐赠方到受助方的一致不满。

其二,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对于公民基本权益的保障。在常态化防疫阶段,我国采用的仍是“一刀切”的信息甄别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民个体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对于确诊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政府当前公开病例轨迹的方式仍有可能导致病例本人的个人信息被暴露在互联网上。另外,部分新投入疫情防控的科技产品大多处于完善阶段,在算法、信息处理方面存在短板,有可能造成数据隐患的风险。

3 现代生物与信息技术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3.1 确保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安全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攻关,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是战胜疫情的必然。一方面,我国应加紧对于相关生物技术的研究,针对现已实施的传染病防治科技、生物安全等一系列重点专项,以及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构建突发急性传染病预警监测实验室网络体系,并建立能够快速识别病原体的检测鉴定技术体系。同时,为更好应对临床诊疗中的技术问题,我国科研机构担负了联合医护人员制定临床救治策略的职责,理应扩充病毒研究的种类,进而提升国内新发、突发传染病危重症患者救治技术的国际化水平[11],为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法律法规能够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提供基本遵循与政策指引。针对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已明确指出尽快出台《生物安全法》的必要性。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规范科研机构在现代生物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各项行为,也有助于推动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12]。

3.2 加强信息技术与各阶层管理的结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及时且有效。除5G相关技术外,政府也应加快脚步,稳步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后疫情时代的防控工作,形成科学与技术深度融合的防控模式。

一方面,促进信息技术与防控举措融合。例如,扩大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熟练掌握利用社交网络及时准确地发布正确疫情防控知识及工作安排,避免不实言论导致社会恐慌。同时,政府也应借助互联网技术,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监管的积极性,发动群众对基层防控工作进行监督和反馈,加强群众抗疫信心,维系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快打造智慧城市,打通与集成城市系统与服务,利用大数据高效率统计与分析人员流动情况,加强流动人员轨迹跟踪。这不仅有助于相关部门分析疫情防控形势,提前预警研判,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基层人员防控压力。此外,政府也应升级智慧城市系统,全面提高城市治理的信息化水平,将对公民隐私、自由等个人权利的保护纳入考虑范围,尽可能改善市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系统,助力复产复工。

4 结束语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新冠疫情依然持续地在全球多个区域中扩散。结合我国目前疫情零星散发的现状,常态化防控工作势在必行。一方面,我国一直处于新冠病毒疫苗研究的前沿,着力加快生物科技创新、建设更为全面的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将为我国全面战胜肺炎疫情提供强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病毒溯源、病例追踪、疫苗新药研发等防控工作,以及无人生产、远程运维、居家办公学习等在线工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促进其进一步加速突破应用水平的局限,能够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猜你喜欢

新冠生物防控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新冠疫苗怎么打?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