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征程中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
2022-07-07王茜茜
王茜茜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部,广西 南宁 530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1]。2021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作出部署安排。《规划》是“十四五”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育信息化新征程前进的具体指引。《规划》提出: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教育教学变革;发挥在线教育、虚拟仿真实训等优势,深化教育领域大数据分析应用,不断拓展优化各级各类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2]。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体育课程教学,符合现代教育发展方向和国家的方针指引。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该深入挖掘体育课程特点,把握数字化教学改革契机,以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为突破口,落实全方位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健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升学生的基本体育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3],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以体育心,以体树魂,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
一、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如今,在高职体育教育领域倡导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是顺应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可以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信息化教学手段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扩充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资源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极速发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信息资源不再匮乏。各种形式的体育教学资源更新迅速,内容丰富,个性突出。各大网络资源平台的推出与发展,也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展示、交流空间。为了提高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不仅拥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就必须在抓好智力教育的同时,着重开展好体育教学。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全面落实,需要有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学资源基础,过去依托体育教材以及固有教学资源开展体育教学的情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需求,也无法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与持久性。网络平台的建立,跨越了国界、时空、性别、年龄、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呈现出最完整、最广泛的资源信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依托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给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大量的不同形式的学习资源,让他们的体育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体育学习带来的乐趣,并获得了良好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二)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职院校学生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协助下,能对自身体育能力进行直观评价和认识,从而扬长避短,选择符合自身体质和文化背景的项目进行锻炼,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是学生们比较喜爱的课程,这和他们活泼好动的性格有着密切关系。把握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以体育心”原则,可以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运用的体育教学方法较为单调乏味,与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让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和惯性麻痹,致使学生忽视甚至抵触体育课程学习。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多元化的展示平台,符合现代学生学习起点高和个性突出的发展特点,给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生动以及和谐自由的体育学习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并在体育兴趣培养中提高自己的体育综合素养。高职院校学生通过虚拟平台进行无限次的技术展示、交流、沟通,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体育自信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建立。
(三)有助于增进高职院校体育师生的情感交流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和体育教学的成效[4],为可持续教学改革打下良好基础,还可以让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当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介入,对传统的交流方式有所拓展和延伸。线上沟通、匿名交流、虚拟情景PK等,都能够很好地保护隐私,解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可增强交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大数据平台及信息化技术手段,能收集和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学习数据,且更加有效准确,节约了师生的宝贵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往师生主要是在课堂上交流,课下交流不够便利,交流范围有限,内容狭隘。如今,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支持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哪怕是在课后也可以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和学生进行沟通,为学生的课后锻炼提供帮助与指导,引导他们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行为,把课堂体育学习和课后体育锻炼结合起来。师生之间通过互相探讨和沟通,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建立属于自己的体育教学资源库。高职院校体育师生共同参与协作探讨研究,既互助互利,又增进了情感,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有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情操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基石。以体树魂,体育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良好载体。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加入,对于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无疑是如虎添翼。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各种案例,找准切合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在太极拳的教学中,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和传承视频,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教师讲述鸦片战争史实,强调强身健体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点燃学生的爱国情怀;其次,教师讲解中华民族传统中医康复养生学和太极拳的医体融合效应,引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实战演练学习,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体质;最后,教师通过职业情景模拟演习,融入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满足学生的职业成就感,从而达到建立终身体育学习的目的。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教育领域在新时代背景下掀起了改革浪潮,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普及运用。推动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变革传统的内容呈现方法,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建立新的思维模式。以结果为导向,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成才提供有力工具与优质环境。任何教学手段的应用,都需要考虑学科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对象的学习规律和成长特点。因此,在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最佳融合方式时,也需要把握它们之间的规律。
(一)直观性原则
信息化教学手段有着直观生动的特征,可以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直观化提供有力支持。传统的动作示范和讲解,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学生多、学习角度单一、学习内容浅显等。信息化技术的介入,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象,对技术动作的讲解对各肌肉群和骨骼关节发力点的配合、身体各个系统的参与运作等的分析,能更加直观展现给学生,并且能够多维度多角度进行展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视角,如运动学、康复学、解剖学等,对体育技能有更直观和更科学的认知。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依托信息化手段,为学生营造生动直观的体育学习情境,深入剖析技术动作的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把握技术细节,提高学生对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能力。教师需要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在体育教学当中落实直观化原则,有效活跃体育教学氛围。
(二)自主性原则
课程改革要求在教育教学当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发展的机会。信息技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它们的生活和学习高度依赖于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技术手段,是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的时代特征。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培养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综合知识储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让体育教学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将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化零为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信息化技术能够在学生课前预习、课后练习、拓展锻炼等环节中提供准确的技术分析和技术纠正,提高了第二课堂的质量。
(三)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遵循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它要求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时要考虑教学规律以及新型教学手段的应用要求,不能够完全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替代其他的教学方法,防止出现教学形式化问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是通过体育来育心、通过体育来育德,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基于适度性原则,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需把身体壮、心智强摆在育人目标的首位,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多措并举,为育人奠基,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领域
(一)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高职院校体育理论课教学
理论知识是专业技能知识的基石,是所有动作技能的依托和主心骨。脱离理论依据的技术动作显得漂浮乏力。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涉及体育技术动作要领、体育竞赛知识、医学康复、医学解剖、心理、道德等诸多内容,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内容广泛而丰富。大部分的学生觉得理论内容抽象难以理解,超出了自身的专业认知范畴,学习难度较大,因而,他们对理论课程学习缺乏兴趣。信息化教学手段有生动直观、覆盖面广的优势,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在大量的网络资源里,筛选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的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可以提升高职院校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正式讲授理论课前,依托信息化手段用专题讨论、案例收集、小组PK等方法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小组协作,合理分工、自主安排时间查阅资料,通过制作课件、小组演练、拍摄小视频等方式,在课上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当中处于主动地位,教师从中协助、答疑解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与动力。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5]。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高职院校体育技能课教学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良好体育运动技能[6]。过去的体育技能教学往往是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和学生倾听模仿来实现,一个主动讲授,一个被动倾听。教学方法传统,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体育技能课教学中,能够把多种多样的技能动作用直观生动的图片或视频动画,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配上符合技能特点且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把学生带入到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在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还能让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充分提升。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人体解剖、力学原理、医学康复等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在涉及一些瞬间技巧与高难度技巧教学时,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有效弥补教师技巧示范难度大、动作标准性和完整性不够的欠缺,高质量完成技术动作。
(三)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高职院校模拟训练课教学
继多媒体技术后,教育领域又产生了很多新型教学媒体技术,比如虚拟现实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依托多传感交互、三维图像生成等技术方法,构建接近真实的立体虚拟环境,让使用者在传感设备辅助之下轻松进入虚拟世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体育活动容易受气候、环境与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因为条件限制而无法确保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对此,教师可以把虚拟现实技术手段运用到体育课程当中,组织体育模拟训练课,让学生模拟体验真实运动项目比如滑雪、登山,较轻松掌握各项技巧。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已然纳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当中,体育教学服务于学生的社会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综合能力培养。将虚拟现实技术和模拟场景等高科技手段应用到体育教学中,模拟现实生活片段、突发情境或职业生涯将能预见的情景,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结合体育技能特点,作出反应。多层次的演练,既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社会应用能力及职业综合能力。
四、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效果
合理安排好信息化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所占比例,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达到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目的[7]。笔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情况做过对比试验,选择同年级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各60名学生,通过传统的单一面授教学、单一网络教学、传统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等三种方式,对传统体育养生类项目“八段锦”进行教学实验。传统的单一面授教学模式是以教师面授上课为主,所有教学内容均通过教师课堂上的讲解、示范、组织来实现;单一网络教学模式是指所有的教学都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和信息化手段来实施,教师通过在线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课教学,并以连线、视频、专门软件等进行监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取的是既有面授教学又有信息化教学的一种新方式,面授教学占比为70%,信息化教学占比为30%。
(一)合理设计学习导入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合理设计学习导入。导学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吸引力。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新闻、时事政治、热门话题等,进行创新情境导入,让学生对接下来的体育课程学习充满着期待。在传统体育养生类项目“八段锦”的教学中,教师导入疫情期间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带领患者进行“八段锦”练习的视频,在情感上引发学生的共鸣,并以中华传统武术气功项目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展示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既能引导学生发自内心主动学习,又体现了“以体树魂”的课程目标。又如,在篮球技战术教学中,为提高导学效果,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可在信息化手段辅助之下给学生呈现篮球联赛视频组合片段,对篮球技战术运用进行直观展示,并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和感知篮球运动当中体现出来的技战术智慧。
(二)恰当营造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的好方法,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让问题情境设计更具吸引力,能较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进行有针对性处理,学生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留心观看视频,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在教师营造的问题情境中产生良好的学习感受,在体育学习当中体验思维开发和运用的乐趣。比如,在“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的动作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两段动作视频,分别是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的案例,要求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思考以下问题:两个视频的动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结果?利用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对“八段锦”第一式动作技巧进行正确把握,认清动作准确和技术要领掌握的重要意义。
(三)丰富教学素材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在教学资源建设上补充大量的具有时代特点的素材,运用富有时代感的体育教学内容,让教学活动更加鲜活生动,扭转教学内容滞后的局面。教师可运用信息化手段把诸多本土素材,如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促进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和传统体育资源的共享。教师要主动依托网络信息平台,挖掘民间体育运动资源,特别是本土特色鲜明的运动游戏,使得学生能够在接触多样化资源的过程中,建立起对本土体育文化的正确认识。当然,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更要鼓励学生自主收集体育学习资源,把传统民间体育项目和传统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到日常体育学习中,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在“八段锦”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动作的微课视频拍摄,可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把“八段锦”的各个招式分给不同组别,同学们通过微课的设计、拍摄、制作来参与资源库的建设。教师与学生经过沟通交流,结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选择性进行资源扩充,并共享于资源平台。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体育自信,又能加深师生之间的情谊。优秀的教学素材应不被国界、文化所束缚,研究学习其他优秀高职院校的成功教学案例,有助于丰富教学素材,开拓眼界。例如,在足球训练当中,教师除了对教材当中基本动作介绍内容进行恰当讲解和指导之外,还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给学生补充国外优秀足球联赛中的最新实用动作,用富有时代感的视频资料,充实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资源库,促进学生对足球新动作和新技巧的有效掌握。
(四)创新知识呈现方式
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作为解放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重要工具,一方面可以减轻体育教师由于教龄增长、技术退化、动作示范能力下降等的教学压力和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替代单一的示范教学。比如,在“八段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重点,把需要示范讲解的内容拍摄成教学视频,以微课或影视短片的形式上传到网络学习空间,要求学生在视频指导之下进行预习、复习,认真观察和研究动作,并且进行恰当的模仿练习,对于存在的疑惑或学习困难点进行记录。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课上可以就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统一指导,对于个性化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解难答疑为辅,重新定义师生角色,重塑良好师生关系。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破解体育学习当中的重难点,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知识学习的要领和技巧。信息化手段呈现教学技巧的显著优势,能够在体育教学当中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让教学难点突破不再困难。比如,在对“八段锦”中高难度技术动作进行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教师对该动作展示进行技术处理,借助聚焦放大等功能来提升技巧呈现效果,同时运用回放、暂停、慢放等方法进行恰当呈现,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八段锦智能软件”进行专业技能练习,对自己的技术动作进行拍摄、通过对比、智能老师动作分析点评、区域PK等方式,对较难技术动作进行反复演练,并要求学生进行打卡练习,提高动作的熟练度和准确度。学生也可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其它成功者的经验信息,借鉴好的练习方式,拓展视野,打通思路,有助于攻克技术动作中的重难点。此外,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还可以运用动画技术动态模拟展现运动技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五)融入职业素养培养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是围绕着该院校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将体育教学与职业技能素养培养相结合,服务于学生的就业,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又增强了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教师通过对学生就业场景进行反复模拟,预设他们将来会面对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习,达到巩固体育技能、服务就业的目的。例如,在对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八段锦”教学时,教师模拟医院病房场景,针对切除胃部息肉的病人提出问题:在康复期,该进行“八段锦”中哪个招式的锻炼?学生结合“八段锦”的中医养生原理和人体经脉穴位知识,推荐患者进行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的练习。通过从中医康复的角度对动作进行分析讲解,让患者明白其健身养生原理,再通过动作要领的教授,让患者学会体育技术动作,并进行锻炼,以达到康复健身的效果。职业素养培养的融入,不仅让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以2021级护理专业不同班级的各60名学生为例,通过三种不同模式的教学,对学生的技能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得出以下数据,详见表1。
表1 2021级护理专业不同班级学生技能考试成绩统计表
通过对比表1中的单一网络教学、单一面授教学和混合式教学三种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后,我们发现:单一网络教学模式完全依赖信息化教学,学生的技能考试成绩中,优秀率和良好率只占比11.6%,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及格和不及格档次,二者合计占比达到了60.1%。在传统的单一面授教学模式中,优秀率和良好率达33.3%,及格和不及格档次占比33.4%。而在既有面授教学(占比为70.0%)又有信息化教学(占比为30.0%)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高达65.0%,及格和不及格的学生只占8.3%。在进行访谈时,95.0%的学生表示,运用信息化手段学习体育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很多技术动作还是需要通过教师的面授交流才能掌握得更好。在经过教师的面授之后,学生再对自己的疑惑点,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来解决,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状态。体育课程是个群体性项目,必须通过交流、对战、实践探讨才能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而信息化技术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出现,不能完全替代面授教学。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需要合理安排信息化手段,把现代教学模式的优势发挥出来,同时也要灵活运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在多种教学手段相辅相成和彼此促进的过程中,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确保体育教学的质量。
五、结语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与体育育人作用的发挥,跟教师选用的教学手段是否合理有效息息相关。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较单调乏味,很少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影响了体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至关重要,既能很好营造教学情境,增强运动兴趣,又能补充教学素材,开拓学生眼界。当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缺少有效设计,只把侧重点放在技能教学上,忽略了对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应用,造成学生运动兴趣和学习动力下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需树立良好的“互联网+”教育意识,利用好信息化教育手段和教学资源,才能够让体育教育发挥出应有的活力。传统教育下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滞后性,导致学生因为学习素材欠缺而无法开拓眼界,也影响了教学内涵扩展和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发展。新时期,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该把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作为教育创新的侧重点,根据高职院校体育学科特点要求,引入先进科学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同时注意根据学生的体育学习反馈、体育教学对象的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变及教学项目的不同特点,设计信息化教育方案,调整信息化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比例,让信息化技术充分运用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