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液晶乳化剂在个人护理产品中的研究

2022-07-07陈冬芝许明力朱晨江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均质乳化剂面霜

陈冬芝 许明力 朱晨江

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上海,200335

随着中国化妆品行业的日趋成熟,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国货品牌通过各种细分赛道进入化妆品市场,从功效、成分、科技到颜值等方面来吸引消费者[1,2]。液晶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已经是一种潮流趋势,主要是它具有以下特点:优异的稳定性[3-5]、提高皮肤的水合作用[4-7]、控制活性成分缓释作用[8-10]和优良的肤感[11-15]。液晶结构常用的表征方法主要有偏光显微镜法、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法、核磁共振氢谱法等[16,17]。国际品牌一直在研究液晶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如兰蔻、科颜氏、SK-Ⅱ、适乐肤等。

常用的液晶乳化剂主要有葡糖苷类、蔗糖酯类、甘油酯类、磷酸酯类、卵磷脂类等。关于液晶技术的研究常用到临界堆积参数,当临界堆积参数等于或接近1时,容易形成层状液晶。除了临界堆积参数,影响液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配方组成和制备工艺。通过采用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的Emulsifier HP 30,它主要由甘油硬脂酸酯、鲸蜡硬脂醇和硬脂酰乳酰乳酸钠组成,是一种100%植物来源的液晶乳化剂。本文从油相、水相和制备工艺角度出发,研究液晶形成的影响因素,从而研究出一款肤感优异的液晶面霜。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与仪器

1.1.1 原料

Plantasens® Emulsifier HP 30(甘油硬脂酸酯、鲸蜡硬脂醇和硬脂酰乳酰乳酸钠),化妆品级,科莱恩化工有限公司;Plantasens® refined shea butter[牛油果树(BUTYROSPERMUM PARKⅡ)果脂],化妆品级,科莱恩化工有限公司;Plantasens® Olive Squalane(角鲨烷),化妆品级,科莱恩化工有限公司;肉豆蔻醇肉豆蔻酸酯,化妆品级,禾大化学品有限公司;鲸蜡硬脂醇,化妆品级,巴斯夫有限公司;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化妆品级,禾大化学品有限公司;聚二甲基硅油(100cst),化妆品级,陶氏化学公司;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化妆品级,科莱恩化工有限公司;黄原胶,化妆品级,广州磐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羟乙基纤维素,化妆品级,亚什兰集团公司;尿囊素,化妆品级,科莱恩化工有限公司;甘油,化妆品级,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EDTA二钠,化妆品级,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维生素E,化妆品级,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苯氧乙醇/山梨坦辛酸酯,化妆品级,科莱恩化工有限公司。

IKA RW20 搅拌器,德国IKA公司;IKA T25均质机,德国IKA公司;ME2002E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DVIMRV黏度计,美国Brookfield公司;HWS-24恒温水浴锅,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LC-213鼓风干燥箱,上海埃斯佩克环境设备有限公司;冰箱,BOSCH;偏光显微镜,徕卡公司;METYLER S210-B pH计,梅特勒。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的制备

在制备样品之前,将所用到的搅拌浆、烧杯、均质头等彻底消毒清洁干净。样品的配方由油相、水相和其他成分组成,油相包括油脂和乳化剂,水相包括去离子水、保湿剂和聚合物,其他成分即抗氧化剂和防腐剂。分别称取油相和水相部分,将称取的油相和水相分别搅拌加热至75~80℃;在搅拌状态下,将油相和水相混合,均质,然后调节搅拌速度,保温;降温至45℃,加入余下物料(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搅拌30min,静置冷却至室温,制得乳化体系。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样品的结构,并对样品进行稳定性考察。

1.2.2 样品评测

稳定性测试:将制得样品倒入透明瓶至80%高度(平行样3个)并分别置于高温(50±1)℃和低温(-15±2)℃恒温箱,连续放置4周,取出恢复室温(25±5)℃进行外观评价,观察样品是否出现絮凝、分层、变色等异常现象。

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少量样品置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压至半透明或透明状。调节亮度旋钮,获得合适的亮度。调节粗动、微动调焦手轮,直至在明场下能清楚地观察到样品的粒径。插入偏振光插件,在偏光的条件下,调焦至清晰的视野,再放大需要的倍数,在该条件下考察液晶的形状、尺寸和数量,拍照记录。

肤感评测:通过感官小组测试,对样品的肤感进行评价,并对样品采用打分制。评分标准:柔润不黏腻,记5分;油润不黏腻,记4分;清爽不黏腻,记3分;油腻且黏腻,记2分;清爽不黏腻,铺展性差,记1分。

在法国,文化活动是公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正因为艺术与文化在公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历任总统都将相关的改革作为竞选纲领。如萨科齐认为文化是国家的创新动力,奥朗德将文化教育作为引导公众价值观的主要方式,马克龙则希望通过文化教育的公平来实现社会公平。

2 结果与讨论

2.1 乳化剂对液晶体系O/W配方的影响

乳化剂对于液晶形成起到关键性的影响,且对乳化体系的液晶质量亦有影响。选Emulsifier HP 30作为乳化剂,从临界堆积参数来研究乳化剂Emulsifier HP 30的液晶形成。不同添加量的乳化剂Emulsifier HP 30,通过搭配肉豆蔻醇肉豆蔻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角鲨烷和牛油果树果脂,共17%的油脂,研究乳化体系的液晶形成。

由 表1 和 图1 可 知,a 和b ~f 对 比,a 不 含Emulsifier HP 30,没有出现液晶结构,b~f均含有Emulsifier HP30,且不与其他乳化剂搭配,均可以形成完整的液晶结构,且随Emulsifier HP 30添加量的增加,液晶数量更多,结构更完整,液晶大小更均一;对于Emulsifier HP 30使液晶数量增多,可以从临界堆积参数推测,Emulsifier HP 30是由临界堆积参数大于1的鲸蜡硬脂醇和甘油硬脂酸酯,与临界堆积参数小于1的硬脂酰乳酰乳酸钠组成,三者临界堆积参数互补,使Emulsifier HP 30总的临界堆积参数接近1,从而容易形成液晶结构。另外,随着Emulsifier HP 30添加量的增加,液晶数量增加,液晶结构变小。其中,液晶数量增加应该使乳化剂在油水界面更加容易地进行有序排列,从而形成更多的液晶;而液晶结构变小主要是因为乳化剂的增加,使得体系的乳化能力增强,更加容易将油脂乳化成小液滴,从而形成粒径较小的液晶。

综合表1 和图1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Emulsifier HP 30形成液晶的机制为总的临界堆积参数接近1,使得乳化剂在油水界面容易形成有序排列形成液晶。但当乳化剂的添加量较低时,配方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而当乳化剂的添加量较高时,配方的肤感又大大减弱。综合考虑,Emulsifier HP30作为乳化剂的配方,其最佳添加量为3%。

图1 不同添加量Emulsifier HP 30乳化体系100倍偏光显微镜照片

表1 乳化剂用量对配方稳定性及液晶形成的影响配方

2.2 制备工艺对液晶形成的影响

为避免其他油脂可能造成的影响,在制备工艺筛选时,仅选用了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作为制备工艺实验时的配方组成。膏霜乳液制备过程中液晶的形成如图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制备工艺对液晶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实验的目的是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组合:乳化速度、乳化时间、均质速度和均质时间。

图2 膏霜乳液制备过程中液晶的形成情况(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100倍)

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所有实验的液晶照片,根据液晶结构的完整程度和数量的多少来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液晶结构越完整,数量越多,反之,评分越低,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1分。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液晶制备工艺的实验结果

由实验1~3和5的结果可知,当乳化时间、均质速度和均质时间固定时,乳化速度在一定范围内越大,得到的液晶结构越完整且数量越多,但乳化速度过大时,液晶的完整程度和数量均会减少;由实验2、7和8的结果可知,当乳化速度、均质速度和均质时间固定时,延长乳化时间有助于更多的液晶结构形成,但乳化时间过长(如40min),会破坏已形成液晶的完整程度;由实验7、9和10的结果可知,当乳化速度、乳化时间和均质速度固定时,

均质时间增加,有助于形成液晶结构,但均质时间过长(如≥10min)会破坏液晶结构的完整度和减少液晶数量;由实验7、11和12的结果可知,当乳化速度、乳化时间和均质时间固定时,提升均质速度可以获得更多数量的液晶,但均质速度(如10 000转/min)过大会破坏液晶结构的完整度,甚至会导致液晶结构消失。综合实验1~14的结果,当均质速度和均质时间适合时,最佳乳化速度为800转/min,乳化时间为20 min;当乳化速度和乳化时间适合时,最佳均质速度尽量不高于10000转/min,均质时间尽量不高于10 min;这主要是因为乳化速度、乳化时间、均质速度和均质时间会影响体系的粒径大小,如果粒径过小,不利于形成层状液晶结构。因此,最佳制备工艺组合是:乳化速度为800转/min,乳化时间为20 min,均质速度为5000转/min,均质时间为5 min。

2.3 油脂对液晶体系O/W配方的影响

油脂在护肤品中是必不可少的成分,按照极性可以分为极性油脂和非极性油脂。油脂不仅影响乳化效果和肤感,还会影响液晶的形成。本文极性油脂选用鲸蜡硬脂醇和蜂蜡,非极性油脂选用植物角鲨烷,考察油脂对乳化效果、肤感和液晶结构的影响。

由图3可知,对比a和b,鲸蜡硬脂醇添加量增加,液晶数量明显减少,结构出现不完整;对比a和c,角鲨烷的添加量增加,液晶数量较多,液晶结构略微变大,其中液晶结构变大应该是由于非极性油脂增加,增加了乳化的难度。对比c和d,少量的蜂蜡对于液晶数量和结构完整度没有明显的影响,且可以增加配方的肤感体验;对比d和e,蜂蜡的添加量增加较多,液晶数量明显较少,结构明显出现不完整,甚至出现较多的空心的液晶结构,且液晶结构明显变大,这主要是因为乳化更多的固态极性油脂更难,并且极性油脂会破坏乳化剂在油水界面定向有序排列。综合而言,油脂对于液晶结构的影响主要在于油脂的极性和添加量,少量的极性油脂对于液晶结构没有明显的影响,当极性油脂的添加量过多时,会使得乳化体系的总的临界堆积参数偏离1,降低了乳化剂在水油界面有序排列形成液晶。非极性油脂角鲨烷对液晶结构的形成没有明显的影响,且角鲨烷添加量的增加极大地改善了肤感体验。

图3 不同油脂的乳化体系100倍偏光显微镜照片

表3 油脂对配方稳定性及液晶形成的影响

2.4 聚合物对液晶体系O/W配方的影响

在液晶护肤品配方中,合适的聚合物不但具有良好的增稠作用,还有助于液晶结构的形成。本文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研究了三种聚合物(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对乳化体系液晶结构形成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研究聚合物对体系的影响,本文选用对液晶结构基本无影响的角鲨烷,用量定为10%,聚合物的添加量均定为0.5%,实验配方及结果如表4。将经过最佳工艺制备得到的配方在偏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均放大100倍,得到三款聚合物制备的乳化体系的液晶照片,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聚合物对液晶结果的影响(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

表4 聚合物对液晶结构形成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羟乙基纤维素和黄原胶会明显减少液晶结构形成和数量,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可以有助于形成较多明亮的液晶结构。

3 液晶面霜的制备

根据上述的实验结果,设计了一款液晶面霜的配方如表5。图5为所制备产品常温和高温放置后放大100倍的偏光显微镜照片,可见该液晶面霜拥有较多且分布均匀的液晶结构,并且高温50℃放置1个月后,依然保持较好的液晶结构。

图5 液晶面霜的液晶结构图(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

根据面霜配方(表5),通过控制工艺,分别制备一个有液晶的液晶面霜和一个无液晶的普通面霜。选20名年龄在20~45岁的志愿者作为感官评价员,并告知相关的评分标准,在进行测试前,感官评价员的手臂不得使用任何护肤品。评分标准见表6,液晶面霜和普通面霜的肤感雷达图见图6。

表5 液晶结构面霜的配方

表6 感官评价指标

通过图6的肤感雷达图,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出液晶面霜和普通面霜在透明度、铺展性、吸收性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面霜,液晶面霜无油腻感和黏腻性,并且液晶面霜可以减少白条的产生、增加产品的透气性,综合比较各个肤感评价指数,液晶面霜的整体肤感优于普通面霜。

图6 液晶面霜和普通面霜的肤感评价

4 结论

(1)乳化剂Emulsifier HP 30能够非常容易地制备出液晶结构乳化体,且液晶结构较多、分布均匀。

(2)生产工艺对液晶结构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的最佳制备工艺组合是:乳化速度为800转/min,乳化时间为20 min,均质速度为5000转/min,均质时间为5 min。

(3)不同的油脂对液晶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对比极性油脂和非极性油脂,极性油脂对液晶的形成影响更大,一定量的极性油脂对液晶结构影响不大,但极性油脂过多时,会破坏液晶结构的形成。

(4)聚合物对液晶结构的形成影响各不相同,羟乙基纤维素和黄原胶会明显减少液晶结构形成和数量,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可以有助于形成较多明亮的液晶结构。

(5)相比普通面霜,液晶面霜具有优良的肤感,如优异的铺展性和吸收性,液晶面霜无油腻感和黏腻性,并且液晶面霜可以减少白条、增加产品的透气性。

猜你喜欢

均质乳化剂面霜
高压均质对天冬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及其粒径表征
复合乳化剂对草鱼生长及脂代谢的影响
食品乳化剂复配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羧基对两性沥青乳化剂及乳化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面霜时代
尝一口年底最面霜
最优品精华、面霜、眼霜TOP 5
奢润面霜
面包中的乳化剂对身体有害吗?
均质工艺对燕麦浆稳定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