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琉璃河和叶家山出土青铜兵器 看西周早期曾国与燕国的交流
2022-07-07李竹陈北辰
文 图/李竹 陈北辰
(作者李竹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陈北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燕 国和曾国在西周时期的发展和历史演变,经过考古学家近半个世纪的努力逐渐清晰起来,它们的文化面貌内涵丰富、来源多样。其中,两国的青铜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但以往的研究多以青铜礼器或车马器为对象,针对兵器或工具类青铜器的专门讨论不多。事实上,青铜兵器是体现西周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交流情况的重要载体,其时空跨度往往超越了同时期的青铜礼器和车马器。
燕国青铜兵器
燕国青铜兵器目前集中出土于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发掘的Ⅰ区M1、Ⅱ区M205等17 座墓和1986 年发掘的琉璃河M1193大墓中均有所发现;在1984 年发现的河北兴隆商周青铜器窖藏和1975 年发掘的北京昌平白浮村西周木椁墓M2、M3 中,也有零星出土。
按类别划分,迄今为止出土的西周燕国青铜兵器主要有短剑、戈、戟、钺、胄五类。
短剑
西周时期燕国青铜短剑
西周时期燕国青铜戈
短剑目前共发现有11 件,出土于琉璃河ⅠM52、ⅠM53、ⅡM253,昌平白浮M2、M3,以及兴隆商周青铜器窖藏中。主要可以分为圭形剑身和柳叶形剑身两大类。圭形剑身类7 件,可分为中间起脊、中间起脊且圭形剑身与茎间出两翼、无柱脊且圭形剑身与茎间出两翼三小类。柳叶形剑身4 件,可分为无柱脊、中间起脊两小类。
戈
青铜戈目前共发现有80 余件,主要出土于琉璃河M1193、ⅠM26,兴隆商周青铜器窖藏和昌平白浮M2、M3 中,可以分为无胡、短胡、中胡、长胡四大类。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形制,即昌平白浮M2 出土的戈(M2:31),其援与胡呈一直线,内呈梯形,胡与援连成三角形,胡上有四穿。
除残损严重无法辨认形制,或无法拼对整合的戈以外,无胡共有14 件,均无穿,根据援的形制不同,可细分为条形援和三角形援两小类。短胡共有35 件,根据穿的数量可分为无穿、一穿两小类。中胡共有10 件,均为一穿。长胡共有7 件,根据穿的数量可分为无穿、一穿、三穿三小类。
西周时期燕国青铜戟
西周时期燕国青铜钺
戟
戟通常是一种集戈与矛两种兵器功能于一体的兵器,柲顶为矛头,柲端有戈头。但燕国青铜戟是由戈与刀组合而成,即柲端以刀代替了矛,刀的顶端后弯呈钩状。
青铜戟目前共发现有15 件,出土于琉璃河ⅠM52、M1029、M1193,以及昌平白浮M2、M3 中。除残损严重无法辨认形制的戟外,燕国的青铜戟均为中胡,主要可以分为二穿和四穿两种。其中二穿共有7 件,四穿共有5 件;二穿中还有2 个形制特殊的戟,即昌平白浮M2中出土的M2:33 和M2:39,二者均戈援下弯,内很长且呈弯钩状。
西周时期燕国昌平白浮出土青铜胄(M3:1)
钺
燕国的青铜钺目前仅发现2 件,出土于兴隆商周青铜器窖藏和昌平白浮M3中。二者均为小型斧形钺,钺身较窄长,区别在于内的形制。兴隆商周青铜器窖藏出土钺为梯形内;昌平白浮M3 出土钺(M3:17)则内分三义,形制较为少见。
胄
燕国的青铜胄目前共发现有3 件,出土于琉璃河M1193 和昌平白浮M2、M3 中。这3 件胄均为素面、圆顶、顶上作半环钮,前后开有小半圆形口。
曾国青铜兵器
位于湖北随州的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是曾国西周时期文化的重要遗址。在叶家山曾国墓地中,青铜兵器集中出土于M1、M28、M65、M107 和M111 五座高等级墓葬中。
按类别划分,迄今为止叶家山曾国墓地出土的青铜兵器主要有短剑、戈、戟、钺四类。
短剑
西周时期曾国青铜短剑
西周时期曾国青铜戈
青铜短剑目前共发现有3 件,出土于叶家山M28和M1中,均为柳叶形剑身,且中间起脊,其中短剑M1:24 剑身两面饰有蝉纹和夔龙纹。
戈
曾国的青铜戈目前共发现有115 件,出土于叶家山M1、M28、M65、M107和M111 中。主要可以分为无胡、短胡、中胡、长胡四大类。
除残损严重无法辨认形制,或者仅为戈头的30 件戈外,无胡共有20 件,根据援的形制不同,可分为条形援和三角形援两小类。短胡共有14 件,根据穿的数量可分为一穿、二穿两小类。中胡共有49 件,根据穿的数量可分为无穿、一穿、二穿、三穿四小类。长胡仅有1 件,穿为三穿。另外,还有一件戈M28:212胡下部缺失,援根部饰有虎纹。
西周时期曾国青铜戟
戟
曾国的青铜戟目前共发现有70 余件,出土于叶家山M28、M65、M107 和M111 中。根据M65 的发掘报告,其出土的青铜戟有3 件置于椁内,其中1 件在报告中未说明形制;另有数件出于墓室南边二层台上,与戈等整体取出未及清理,故无法对具体数量下定论。
除残损严重无法辨认形制、考古报告中未说明形制的戟外,曾国的青铜戟大多为中胡,主要可以分为二穿、三穿和四穿三小类。四穿中还有一件特殊形制的戟,即M65:81,戈部缺失,柲端以刀代替矛,且刀的顶端后弯呈钩状。另有一件特殊刀形戟M111:596。
钺
西周时期曾国青铜钺
曾国的青铜钺目前共发现有7 件,出土于M28、M65 和M111中。 主要分为斧形和半环形两大类。斧形共有3件,可分为无銎和有銎两种。1 件无銎钺(M28:22)出土于M28,2 件有銎钺出土于M111 椁室内东北部。半环形共有4件,可分为背部有穿銎和背部无穿銎两种。2 件背部有穿銎钺M65:9、M111:380,形制相同,钺身两面均饰有环状龙纹。2 件背部无穿銎钺M111:375、M111:415,形制相同,钺身内侧背部饰龙纹,饰重环纹。
比较
燕国作为西周王朝东北边疆地带的重要屏障,不仅与周王畿地区和北方地区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非常密切,周王室对其进行的文化渗透始终占据主流,还与同时代其他地区诸侯国也存在一定的时空关联,同属于姬姓诸侯国的曾国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西周王朝分封在南部边疆地带的诸侯国,曾国位于随枣走廊,有着独特的水陆交通优势,是周王畿地区获取金属资源的重要依靠,也吸引着周王朝北方诸侯国与之进行文化经济上的交流。
燕国与曾国作为同处于西周王朝边疆地带的姬姓诸侯国,均有着复杂多样的文化面貌和较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出土的青铜器,在与中原地区存在着较高一致性的基础上,结合了文化交流状况的复杂性和铸造需求的多样性,能动地进行了改造与创新,逐渐形成了其自身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面貌。在琉璃河燕国墓地和叶家山曾国墓地中,均出土大量青铜兵器。青铜兵器作为戎事的物质代表,既反映了当时各国青铜铸造工艺的水平,对于研究不同文化因素在区域间的传播、发展与融合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周时期燕国和曾国青铜兵器上的纹饰
根据目前收集到的资料,可以观察到,西周时期燕国青铜兵器和曾国青铜兵器均具有较为丰富的器类,在数量方面则是燕国相对较少。在器物形制和装饰风格上,二者整体看来具有较多的一致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显示出了多种文化因素的融合。
在器类方面,西周时期燕国和曾国的青铜兵器都有短剑、戈、戟、钺四种,不同之处在于燕国还有胄的发现。在所占比例上,燕国出土的青铜短剑数量多于曾国,但戈、戟、钺的出土数量均少于曾国,二者出土最多的器类均为戈。
在形制方面,西周时期燕国的青铜短剑中相对多见的是属于北方草原青铜风格的圭形剑身,柳叶形剑身较少,但北方草原不见的菱形剑脊出现在绝大部分的燕国青铜短剑上;西周时期曾国的青铜短剑则均为周王朝中心区域常见的扁茎柳叶形,且均中间起脊。
西周时期燕国与曾国的青铜戈整体看来较为一致,均分为无胡、短胡、中胡、长胡四类,且都有无胡三角形援戈;但燕国以短胡戈为主,曾国则多见中胡戈。
西周时期燕国的青铜戟为戈与刀的组合,与曾国出土的由戈与矛组合而成的青铜戟有着较大差异,但在叶家山M65 出土有一件与燕国钩戟形制一致的中胡四穿戟。
二者出土青铜钺的形制差异较大,燕国仅有2 件斧形钺的发现,而曾国同时出土有斧形钺和半环形钺。
在纹饰方面,西周时期燕国和曾国青铜兵器上的纹饰种类和数量均较有限,均有浅浮雕牛首装饰发现。燕国青铜兵器的纹饰多见于短剑的剑首和剑鞘,以及戈的援根部、内部末端、銎两面等位置。纹饰种类常见有鸟纹、弦纹、夔龙纹。曾国青铜兵器的纹饰则多见于短剑的剑身、戈的援根部、钺身及其援中部等位置,纹饰种类常见有蝉纹、夔龙纹、虎纹、重环纹。
交流
通过对出土青铜兵器的梳理可以看出,西周早期燕国和曾国均对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这也是致力于自身军事实力提升的一种表现。燕国早期居民来源构成复杂,且许多居民都与军事活动相关,其所属的族群是在不断向周文化中心接近并在此过程中吸收中原礼制的。燕国贵族也有可能在军事上直接占据一些通向中原的交通据点从而为自身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便利,在交流接触和军事斗争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带有目的性地去积极选择吸收对于自身有利的文化因素,以进一步强化军事实力。
位于随枣走廊的曾国与之相比,除了在文化交流的路线上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以外,叶家山M28 中两块铜锭的出土,或许还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曾侯可能对铜矿这一重要战略资源的生产和运输有掌控权。这两块铜锭出土于高等级墓葬M28 中二层台东北角处,紧邻青铜礼器,其对于墓主曾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西周时期曾国形制和纹饰均较为复杂的青铜钺是其青铜铸造技术及强大军事实力的象征。叶家山墓地M65 和M111 出土的2 件背部有两个间断式竹节状椭圆形穿銎的半环形钺,是西周早期出现的新形制,往往为国君一级的贵族所用。这种半环形銎内钺的数量不多,除了叶家山墓地以外,还在甘肃灵台白草坡墓地和陕西长安沣西张家坡墓地中有类似形态钺出土。钺身所装饰的翻体龙纹、虎纹等纹饰,与商周中原风格直内钺常见的兽面纹饰和圆涡蕉叶纹饰并不相同,而更近似于北方草原地带的动物纹饰。这种形制和纹饰上的变迁,与实际的战争杀伐功能联系并不明显,显然是艺术性和美观性的体现。因此,与其他类型青铜兵器不断改进满足实用功能的形制变化相比,这种西周早期新出现的纹饰繁缛、具有明显艺术化倾向的青铜钺,更可能是作为军权和威严的象征,显示出此时曾国对自身权力地位的塑造。同样作为边缘地带的姬姓诸侯国,燕国虽然至今并没有此类形制青铜钺的发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没有带有礼仪性质的青铜钺作为地位的象征,而是需要未来更多的考古发现去进一步揭示和证实。
根据西周时期诸侯国墓葬中青铜兵器的组合可以判断出,青铜戈与其他类型的青铜兵器相比,更加普遍,且在组合中最具稳定性和连续性。直内戈是出土最为广泛的类型,形制上遵循了自无胡到有胡、短胡到长胡的演变趋势;同时它也是当时青铜戈中最具实用性的类型,在实际战争中占据了主体地位。燕国和曾国出土的完整直内戈大多长20—25 厘米,仅有少数长15—20 厘米和30多厘米。
无胡三角形援青铜戈,是直内戈的一种特殊形态,无胡,因其援呈等腰三角形而得名,援原本近阑处多有上下两长方形穿,既用于战争也常用于仪仗。其在西周时期主要分布于关中宝鸡和四川地区,形态上呈现小型化趋势,援身发展为较宽阔的等腰三角形,可以在东周时期当地的青铜兵器组合中找到后继发展形式,与当地文化传统延续有着紧密联系,故将其视为先蜀文化的象征。而其在西周时期的燕国和曾国均有所出土,不排除由四川传入的可能性。20 世纪80 年代,童恩正先生在《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一文中根据海拔、地貌、气候、降水、土壤、植被等多个方面的一致性,指出了一条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存在,即从东北开始,沿华北的北部边缘向西,沿河西走廊,在甘青地区折向西南,经青藏高原东部直达云南西北部的横断山脉地区,形成一个半月形的地带,将中原地区包围其中;后经进一步的分析论证,该文化传播带或向东延伸至湖北一带。而根据地理位置判断,三角形援戈的传播路线或许与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密切相关,并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特定地域范围的功能性需求。
长安张家坡出土半环形钺(M170:246)
燕国和曾国出土的完整三角形援戈的长度分别为21 厘米和21.7 厘米;宝鸡竹园沟墓地和灵台白草坡墓地中发现的三角形援戈则较短,长度分别为18.8 厘米和18.5 厘米。相较西周时期燕国和曾国直内戈而言,三角形援戈的援身长度有所缩短,形制为前窄后宽的等腰三角形。一些学者如沈融、井中伟、毛洪东均对此类戈的功能性进行过分析,指出其宽而短的三角形援身,扩大了戈与柲的接触部分,使之更加牢固,在增强前锋啄击力的同时降低了折断的可能性;而且其上下刃不发达,主要靠前锋的啄击杀伤敌人,因此应是步兵使用的近身格斗兵器。新兴的车战在西周早期并不是军队作战的主要方式,故三角形援戈作为必要的步兵武器,很可能会为燕国、曾国这种处于边缘地带且面临边界资源竞争的诸侯国所需要,从而沿半月形文化传播带,进行了物质文化上的互通往来。
西周时期燕国和周中心区域青铜三角形援戈
燕国和曾国均出土由戈与刀组合的青铜钩戟。钩戟盛行于西周早期,后就不再出现。西周早期燕国青铜戟均为钩戟,曾国青铜戟则多数是由戈与矛组合而成的刺戟,仅在叶家山M65 出土有一件钩戟。梳理西周早中期中原地区出土的青铜戟可以看出,其常见的形制为刺戟,同时有少数钩戟发现,集中出土于高等级墓葬中,多与其他青铜兵器及车马器同出,这显示出其与西周时期的车战或存在密切关联,且在军事作战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梳理目前的资料可以看出,仅燕国西周早期青铜戟为钩戟,其余地区均既有钩戟,又有刺戟出土,且在数量上刺戟远远超过钩戟。郭宝钧先生在《殷周的青铜武器》中指出钩戟杀伤力并不能超过与其处于同时期的十字形刺戟,这或许也是其于西周早期后就被淘汰的主要原因。然而,燕国作为西周时期的重要诸侯国,目前仅出土了实用性较低的钩戟,就显得有些特殊。它位于西周王朝边缘地带,面对着激烈的资源竞争等问题,提高军事能力是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但它却在青铜戟的铸造上选择了作战时发挥作用有限的钩戟形制。与此同时,同样作为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的曾国,却以更为具有实用性的刺戟占主流地位。
这种形制差异的产生可能受到功能性动因的影响,与制造和使用该类器物的人群对于其实际的应用情境密切相关。本地族群为了提高自身的作战能力与效率,对现有的青铜兵器进行了有效改进。曾国或为了克制淮夷等民族的侵扰,有着较大的兵器需求和较高的军事实力要求,在青铜戟形制的选择上较燕国而言会更加的多样化,且更加注重其在实际作战中的作用。因此,在西周初年铸造和使用钩戟后,曾国逐渐在征战中意识到钩戟的局限性,而选择了集勾、刺的功能于一身的刺戟。从出土数量也可看出,曾国在青铜兵器的铸造上对于实用性较强的刺戟有着一定的倾向性。根据作战需求和地理位置,燕国可能并未将青铜戟作为军事斗争的主要兵器。钩戟虽然只能勾、不利于刺,但已经满足了燕国的使用需求。比起在军事战争中发挥作用,这种实用性较低的钩戟,或许在西周时期的燕国一定程度上更有可能作为权力地位的象征和代表。
西周时期燕国、曾国和周中心区域青铜戟
对燕国和曾国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兵器类型与特点进行对比后,可以观察到,燕国和曾国虽同属于西周王朝边缘地带的封国,但与周王朝的联系并没有因为距离而减弱,周王朝也不会将自己的同姓封国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面对较为激烈的资源竞争、对共同资源的保护以及扩张等问题,这两个地方诸侯国需要靠武力来巩固初期并不安稳的统治,因此,两者都需要对当时位于权力中心的强大的周文化进行尽可能的接收,加强与周王室的联系,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同时,多种文化因素融合型器物的出现,意味着其与周边地区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交流,对其他地区的文化输入进行了主观选择,吸收了对自己有利的文化因素。这种本地文化吸收周边先进文化,从而形成了多样性的文化因素以凝聚群体、彰显权力地位的形式,在文化交流中有着重要意义,与族群文化认同感的加深或也有所关联。
随着周王朝在此处势力的逐渐稳固,燕国和曾国在发展中越发强盛,生存形态等方面也在产生变化,顺势因此而不断与更多地区产生新的文化接触,对于各种文化因素的接受与吸纳会更加的全面,其自身的文化因素构成也就更为复杂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