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相胜疗法干预治疗对青少年青春期情绪障碍及易感性的影响
2022-07-07傅航,高干,蓝旭
傅 航,高 干,蓝 旭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 东莞 523325)
青少年阶段是情绪障碍高发时期,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心理问题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1];此外青少年也存在负面情绪易感性,主要与青少年大脑可塑性强有紧密联系[2]。情绪障碍及负性情绪易感性,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关于其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的研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干预方式聚焦在认知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训练上,而实际研究显示很多接受干预的青少年存在配合度不高的问题,导致干预效果不佳[3]。中医学作为我国文化精髓,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实践,形成了对身心健康的独特理论体系。以“情志相盛,以情胜情”的心理治疗措施对现代心理治疗的影响巨大[4]。本次研究中对纳入情绪障碍的青少年患者采取中医情志相胜疗法干预,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总计82例,均是青春期精神障碍患者,均是由其家属或者监护人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送入医院接受治疗。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5]关于青春期情绪障碍的诊断标准,由两名副主任以上的医师确诊;2)年龄11~18岁,均是首次发病;3)无认知及其他精神疾病;4)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有肝肾功能障碍者;2)精神疾病如分裂症、心理障碍患者;3)认知障碍以及有伤害医护行为者;4)监护人不同意参加者。82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年龄11~18岁,平均(15.02±1.23)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4 年,平均(2.11±0.41)年。对照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11~18岁,平均(14.96±1.21)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4年,平均(2.13±0.4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如奥氮平、帕罗西汀、苯二氮类等药物。对照组予以认知方式与行为方式训练指导。认知方式训练主要是以榜样作用给予正面积极的引导,同患者及监护人进行沟通,了解情绪障碍的机体原由,进行认知上的纠正,鼓励患者反复用语言激励自身。行为方式训练:指导患者主动参加学校集体举办的班级与校园活动,平常广交朋友,对患者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建议其多给予情感障碍的青少年患者关心及支持鼓励;持续干预治疗1个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情志相胜疗法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喜胜悲疗法。告知青少年患者在日常进行可促进身心愉悦的活动,如体育运动、画画、唱歌等,让自己从负性情绪中挣脱出来。青少年父母应注意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在日常同青少年交流的时候避免过度的关注青少年抵触的话题,避免用命令、要求类的语气等。与青少年一同参与兴趣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予以循序渐进的引导,帮助青少年获得愉悦感受。(2)思胜恐疗法。首先与青少年建立朋友般的友谊,然后同其进行交谈,引导青少年寻找到自己喜欢并且容易思考的活动,从其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思想,缓解焦躁不安情绪。鼓励青少年完成日常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家庭打扫、帮助父母缓解工作压力等,告知家属给予青少年鼓励及奖励,通过在平凡小事总体会成功的感觉,弥补自身不足及肯定自我,逆转自己的负性情绪。(3)情绪体验。鼓励青少年与家属每周进行一次角色扮演,实施前双方可在网络上搜寻合适舞台剧本或者自行拟定模拟场景,每次通过一次角色扮演感受各种情绪,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让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持续干预治疗1个月。
2.2 观察指标 1)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6]与汉密尔顿(HAMD)量表[7]评价两组青少年心理状态。2)干预后采用调查与实验结合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对人际关系、学业成就、性别角色强化、亲自冲突与身体形象5种典型压力下的易感性进行评价,均以0~3分表示,对应正常、轻度压力、中度压力与重度压力。
3 结果
3.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分)
3.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易感性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易感性评分比较分)
4 讨论
青春期是神经系统快速发展时期,在大脑机制上有很强的可塑性,并且这一时期也属于情绪敏感性发展关键时期,决定了青春期的群体极容易出现情感障碍情况。青少年青春期情感障碍使得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并且对各种情绪的易感性也非常高,造成青少年不良心理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出现,影响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需给予科学的干预。
对青少年青春期情绪障碍干预方式上,认知与行为干预能够通过错误认知纠正及科学行为引导,帮助青少年患者从负性情绪中走出来,改善其生活质量;但是研究却发现,存在青春期情绪障碍的青少年往往信心不足,对常规干预的一些内容存在不认同及不配合的情况,一些期望目标无法达成,使得症状的转变并不明显[8]。中医情志相胜疗法作为一种治疗“心病”的手段,其干预体系中对心病的阐述主要是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则会有神志不宁及精神萎靡等症状。《黄帝内经》中详细阐述情志相胜疗法的过程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伤忧(悲);恐伤肾,思胜恐。基于传统中医对心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中的医学心理治疗方式也源自于情志相胜疗法,比如现代心理治疗中的解除心因疗法与“思虑疗法”类似,也就是结合患者心理特点的实际情况,理清病因环境与事件,自根源上解除心理障碍,消除患者疑虑与困惑,帮助恢复正常情绪。在本次研究中,观察了对青少年青春期情绪障碍者应用中医情志相胜疗法干预的效果,显示干预后抑郁、焦虑量表评分,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此外观察组干预后在情绪易感性评分上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应用中医情志相胜疗法的干预手段,可以通过系统有效干预措施的应用,引导青春期情绪障碍的青少年,消除其不良情绪,同时减轻对一些情绪应激行为的易感性,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为其学习与生活提供有利帮助。
综上所述,对于青少年青春期情绪障碍,应用中医情志相胜疗法干预治疗方式,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同时也可以使青少年的情绪易感性降低,干预效果满意并且有很高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