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向DC-DC变换器技术的燃料电池汽车辅助动力系统

2022-07-07李晨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向燃料电池电感

李晨

(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源于能源短缺问题,依托燃料电池技术的优势,可以转变对传统能源的需求,进一步拓展燃料电池的应用范围,因此该领域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早在“十五”期间便开始致力于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并将其作为改善环境污染危机和能源危机的首要任务。目前,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来看,燃料电池汽车仍处于突破阶段,在技术上由于在汽车启动及加速瞬间,会导致电压的急剧下降,严重降低了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性能,加之燃料电池汽车工况复杂,能量转换成为技术跃升的重要环节,而大功率双向变换技术的应用,可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效率最大化,帮助实现行驶过程中的能量回收,因此加强DC-DC变换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当前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领域。

1 双向DC-DC变换器技术概述及发展现状

在新能源应用领域,燃料电池汽车属于重要的构成部分,具备了诸多的应用优势和特点,包括排放低、效率高、能源可再生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倍受关注和青睐。但在实际的研究及应用过程中,仍然表现出显著的缺点,即输出疲软、功率波动大等,导致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受限。随着全新的变换器在该领域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输出特性不足的缺陷,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有助于灵活调节燃料电池输出电压;其次,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能量分配调节;最后,稳定整车的直流总线电压。此外,基于双向DC-DC变换器技术的研究,还需要从储能方式、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上进行认识。

1.1 储能方式

现阶段,超级电容、铅酸电池及普通电容等,属于燃料电池汽车中较为广泛的储能元件,利用对三种元件性能的横向比较(如表1),可以直观的了解不同元件的性能差异,其中超级电容的表现较为突出。事实上,关于超级电容的相关研究,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便开始出现,也属于当时的一种新型的储能元件,其优势在于能够摆脱传统电容设计的局限,使电容量由微法拉级提升至法拉级,大幅提升了电容量性能,通过后续的持续深入研究,已经可以实现万法拉级乃至十万法拉级的超级电容,极大丰富了在燃料电池汽车平台中的应用场景。

表1:不同储能元件性能比较

根据各类参数的比较可知,超级电容展现出极大的优势,具体可以归纳为如下内容:

(1)极高的功率密度,能够适应大电流应用需求;

(2)保持较短的充电时间,在燃料汽车的应用中,可以满足汽车启动、减速等能量释放及回收需求;

(3)较长的循环使用寿命,以及高达100000次以上的循环次数,大幅降低了后续使用成本;

(4)所需要的制作材料环保,可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具备可回收的优点。

在燃料电池汽车的设计和应用中,储能元件及能量转换方式的科学搭配,将是构成稳定动力系统的关键所在。现阶段,燃料电池汽车以燃料电池作为主要储能方式,能量存储模块以超级电容为核心,并与变换器及直流母线完成连接,最终实现燃料电池汽车辅助动力系统的并联,当汽车在加速、刹车等操作中,实现功率的变换和能量的回流,在该辅助动力系统的应用中,能够有效缩减系统尺寸,并发挥出最佳的操作性能。

1.2 拓扑结构

燃料电池汽车辅助动力系统,旨在能够帮助实现汽车性能的分配及能源的节约,因此变换器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中的应用,可以大幅提升电池能量的利用率,在目前的拓扑结构应用中一般包括非隔离和隔离型两类,其主要的区别在于隔离型引入高频变压器,该结构的构成通常是全桥、半桥、推挽等电路拓扑构成。同时,在相应的设计环节应当尽量避免过度复杂的结构,以此来提升其实践中的可靠性、效率性及响应性,并且要满足成本低、体积小、质量轻、寿命长等特点。

比如,法国Belfort电力电子实验中心针对于超级电容的研究,依托仿真实验对双向半桥式拓扑和全桥拓扑实施分析比较,全桥拓扑结构能够适应较大的电压变化,且与母线电压变化范围保持一致,然而其缺点在于功率器件较多,与非隔离双向变换器相比,在效率方面存在不足。从当前的大量研究及实践看,双向半桥式拓扑结构具备显著优势,即能够实现更加便捷的结构及控制,依托这些优势逐步获得了燃料电动汽车领域的广泛青睐,具有更大的研究空间及应用前景。

1.3 控制方法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城市道路路况日益复杂,燃料电池汽车需要应对的情境更加多元,需要具备更优异的启动、停止及加速性能。为了给予燃料电池汽车用户更好的体验,在变换器的设计思路上必须要突出对性能的要求,即要为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控制系统,提供更加快速的稳定输出及动态响应。从目前而言,单向DC-DC变换器仍然占据着市场主流,主要在于其技术更加成熟,因此即便双向DC-DC变换器技术出现,也需要获得市场的认可及检验。另外,双向DC-DC变换器所具备的优势也不可替代,即可以提供正向或者反向工作模式,构建了燃料电动汽车辅助动力的输入多输出系统,能够有效地应对不同的控制模式。

2 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分析

2.1 双向DC-DC变换器的设计

在于科学地设计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用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思考:

(1)受制于道路空间及行驶路况,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不能过大,必须掌握好相关器件的体积比例,使双向DC-DC变换器及超级电容体积更加科学,并且还能够发挥着燃料电池汽车足够的功率输出。

(2)由于超级电容是燃料电池汽车的主要辅助模块,作用在于适应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启动、加速及减速等操作,必须要避免在应用过程中,出现超级电容电压的大幅波动,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双向DC-DC变换器电压的稳定输出,在此过程中完成对汽车动能的回流及储存,以提升燃料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率。由此可见,双向DC-DC变换器还要适应高压大功率或者低压大电流的需求,保持较大范围的输入输出承受能力,使电压、电流得到科学的控制。

(3)保持双向DC-DC变换器较高的工作效率,最大程度提升燃料电池汽车的续航能力。

结合上述燃料电池汽车的要求,在变换器的设计上需要满足实用性、便捷性及成本性等条件,这些均应成为设计时考虑的重点内容,以此来保证最佳的设计方案。由于受超级电容模块及电机逆变器母线中,其电压极性不可改变的特点影响,应在实施设计时考虑直流电压极性等因素,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自动对能量方向进行切换。

2.2 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选择

隔离型及非隔离型拓扑结构,通常属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主要选择形式,两者最大差异在于隔离直流变换器输入输出端具有电气隔离,而非隔离直流变换器则未设置。在燃料电池汽车双向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选择上,应当依据其自身特点合理选择和设计,尤其需要掌握其差异性(如表2、表3)。

表2:非隔离电源结构优缺点

表3:隔离电源结构优缺点

通过对双向DC-DC变换器不同拓扑结构优缺点比较,可以明确显示出隔离拓扑结构不符合设计要求,主要是其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且需要应用大量的元器件及磁性元器件,体积上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由于现阶段燃料电池汽车的续航能力,属于该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也要求双向DC-DC变换器具备更高的工作效率,而通过两种拓扑结构的表现来看,隔离型拓扑结构转换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具体的需求。从经济成本的角度来看,隔离型拓扑结构具有成本高、体积大、设计复杂等缺陷,加之其通用性无法与非隔离型拓扑结构相比,其在大范围的使用上呈现劣势,因此非隔离型拓扑结构更适用于未来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2.3 双向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

基于双向变换器设计特点,其电路拓扑结构的选择上,主要由升压Boost电路和降压Buck电路反并联而成。在整体的电路设计上,其主要对两个功率开关实施控制,旨在对不同工作模式进行管理和切换,如处于Boost模式时,开关动作的完成需要由管V完成,管V开关处于封锁状态;当在Buck模式时,开关动作的完成需要由管V完成,管V开关则处于封锁状态。

当在Boost模式工作时,管V开关截止,并控制管V开关的导通时间,用以完成对输出端电压流量控制,在V处于导通状态下时,电感L两端将由电压U进行加载,线圈中有电感电流流过,未处于饱和状态下的电感线圈,电感电流会以线性的方式逐步增加,以完成对电感的充电,负载放电由电容C同步进行。当管V开关断开时,电感电流现由输出测流出,此时的负载供电主要由输入电压与电压电压串联共同实现,并且同步完成对C的充电,电感电流也呈现出线性减小状态。

当双向DC-DC变换器处于Buck模式时,管V开关将发挥主导调节作用,主要对输出电压实施控制和调节,而V则处于截止状态,待管V处于导通状态下,电感L两端将由电压U进行加载,线圈中有电感电流流过,并呈现出线性增加的状态,并且由电动机制动时所产生的机构能,逐步通过向电能的转换并储存于电感之中,实现对超级电容的充电。当管V开关断开时,电感电流再向超级电容测流动,并呈现出线性减小状态。

3 双向DC-DC变换器参数设计研究

3.1 开关频率

根据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在双向DC-DC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选择上,主要选取双向半桥Buck-Boost结构,选择IGBT作为电路开关器件,其频率取20KHz,此类元件的优势在于开关损耗小、速度快,有助于变换器性能的充分发挥。通常在特定的范畴下,开关频率与其体积和重量成反比,即频率越高则体积重量越小,可以为变换器的小型化提供支持。一般而言,双向DC-DC变换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其开关的每次动作均会产生相应的损耗,因此其开关频率越高,所产生的相对损耗也就越大,并且通常以热能的形式释放,从而导致元件及主体温度的上升,最终会影响变换器整体性能的发挥,可见对开关频率的控制属于关键内容。另外,变换器的工作噪声往往也来源于开关频率,这也需要合理设置开关的频率,以保证变换器的整体性能。

3.2 电感参数计算

电感能量转换过程属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关键,在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中,属于极为重要的元件之一。它的特点在于可以在断续状态下工作,也可以在连续状态下工作,若在断续状态则电感将呈现不完全供电模式,而在连续状态下时,电感则可以灵活切换于完全供电和不完全供电两种模式之间,同时断续工作状态时,电感体积、功率损耗及峰值等,均容易受到显著的影响。因此,针对于双向变换器的设计而言,电感参数的计算必须要以保重其在正反两个方向,均可以实现连续状态下的工作,其临界值计算公式如下:

3.3 电容参数计算

通过设计数据在公式中的代入,得到电容计算结果为2×10F,同时考虑在实际应用中的负载变化问题,最终将滤波电容设计值确定为1000uF/450V。

3.4 IGBT参数计算

根据双向半桥式BuckBoost拓扑结构要求,其在燃料电池汽车中的应用时,驱动电机的额定功率为3kw,因此变换器的峰值功率可达2P=6kw,逆变器的母线电压U=300V,流过IGBT的峰值电流能够达到Ppeak/V=20A。利用变换器的设计要求可知,当变换器开关导通或判断状态下,其电流往往会达到最大值,因而为实现各元件能够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需要对各开关元件电流值预留一定的裕度,可以选择50A电流额定值。反向并联的二级管,为实现不同模式下各方向的功率开关需求,可以选择与开关管功率相同的范围。

4 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系统设计策略

4.1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为满足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需求,双向DC-DC变换器在设计中,需要明确硬件电路的设计思路,其拓扑结构中包含主拓扑结构电路、控制电路、采样电路及驱动电路等。在控制电路的设计机制中,主要以DSP芯片为主导,结合电压及电流的采样电路构成,以便对电压及电流信号分别采样,再经由AD转换后传输至DSP。另外,DSP在获取相关的信号后,会将该信号进行数字运算及滤波,利用相应的控制系统及算法进行决断,由PWM控制波形予以呈现。另外,电动电路的功能在于对控制信号进行放大,由IGBI实施传输和控制,以对开通和断开实施调节,最终目标是实现变换器能量流动的调节,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控制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4.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是实现控制的核心,双向DC-DC变换器的应用下,设计主要以固定频率作为基础,利用对双闭环控制及复合控制结构,对双向DC-DC变换器实施不同模式的调节,以保证能量流动的有效性,确保输出端电流及电压稳定,特别是基于DSP系统的PWM控制波形,更应逐步强调对DPS程序模块设计,将主程序模式及中断程序模块合理设置。

在主程序模块中,通常由硬件系统、外围设备及特殊变量等构成,依托主程序的运行流程设计(如图2),当DPS芯片初始化完成,程序便进入了循环阶段,在循环的过程中会持续调动子程序,从而在必要场景下触发中断子程序,在完成中断后再等待下次触发机制。

图2:主程序流程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能源危机的不断提升,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内容,越来越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燃料电池汽车的水平,加强对辅助动力系统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与应用,将能够大幅提升燃料电池汽车的实用性,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驾驶需求,利用能量的双向流动和控制,持续发挥出节能环保的作用,并且解决能量过度流失的问题。据此,本文通过对双向DC-DC变换器的分析与设计,可以为该领域提供积极的参考,从而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控制系统的优化。

猜你喜欢

双向燃料电池电感
燃料电池题解法分析
基于NCP1608B的PFC电感设计
试驾丰田氢燃料电池车“MIRAI未来”后的六个疑问?
燃料电池的维护与保养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一种工作频率可变的双向DC-DC变换器
隔离型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
改进型抽头电感准Z源逆变器
基于双向预测的图像去噪
基于MSP430G2553的简易数字电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