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2022-07-07林晓霞
林晓霞
摘 要:班级作为学校最基础同时也是最核心的教育单位,是以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校园组织。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需要积极履行班级管理的职责,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一般情况下,班级管理主要包括两种途径:封闭管理与开放式管理。班级管理质量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环境影响深远,而班级的管理水平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的管理水平。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尝试对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建议,以期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通过开展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1]。近两年,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进一步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迫在眉睫。在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发展后,各种有关小学管理的著作不断涌现,但总体而言我国的小学管理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其中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还有许多。
1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班级管理理念落后
班级管理理念作为班级的指路牌,对班级管理工作而言,班级管理理念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因此,树立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势在必行。但是,通过对我国的小学班级管理理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理念上仍存在教条、死板的现象,部分班级的管理目标模糊,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孤独感较强,师生关系淡漠,班级凝聚力不足,集体荣誉感低,以至于学生的成长方向不明确。部分班主任仍依靠以往的实践经验管理班级,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与课堂表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较低。
1.2教学管理失序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班主任一个劲儿地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其他班级工作,导致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失序情况时有发生。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特殊性,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活泼好动,学习成绩起伏大,如果班主任不能合理安排课程教学进度,那么班级的学习秩序就很有可能混乱。
1.3日常活动管理整合力弱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3]。因此,在日常班级活动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实际管理中,部分班主任的日常班级活动整合能力不够,班级活动的整体氛围较为低迷,班级活动缺乏趣味性。
1.4班级管理方式刻板
班主任不仅需要做好日常教学工作,还要完成班级管理工作。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多采用批评式管理,但是该种方式所获得的成果往往较差,教师批评得越重,短期的效果越好,但就长远收益而言,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1.5班级管理机制不全面
部分班主任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优等生上,缺乏对后进生和普通生的关注,导致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首先,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较差。在班级组织管理中,常出现“人”大于“法”的现象,班主任常采取“独裁”管理,对犯错的学生不分时间、地点进行批评,却未对学生进行引导。另外,在选取班干部时,班主任常常对干部名单私定,缺乏民主性,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和热情降低。
2 加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对策
2.1确立班级管理理念
班级管理理念是班级形象的核心和精神中枢[4]。班级管理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弱化班主任对班级全面管控的弊端,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民主。因此,班主任需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同时,还需依次建立起班级发展的长远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从德育、学习、行为习惯、素质、身体等方面入手,现设定大目标,再对大目标进行细分,设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在建立班级管理目标时,需要结合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保持具有較高的前瞻性,循序渐进。
2.2提高班主任的角色意思
要想做好班级管理总做,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班主任就需要现转变自身的思想管理,积极探索新型的有效管理模式,推陈出新,扮演好合作者、引组织者的角色,真正实现师生交流、共同讨论、共同成长的目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注意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
2.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便是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中,需要促使学生成为班级事务的决策者。班主任需要转变陈旧的管理观念,大胆放手,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水平,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2.4拓展班级管理新途径
管理途径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采用的工具、方式、手段等,班主任可以将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运用其中[5]。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小学班级管理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班主任可以通过现代通讯软件,与学生、家长交流,提高了班主任教育工作的直观性、便捷性,符合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师生交流障碍。
2.5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建立并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是促进班级有序发展、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手段,能够对学生进行约束、管理、教育,使学生的言、行有可供依照的理论指导。
结语
班级管理是学校与学生、社会沟通的桥梁。基于班级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其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近两年,尽管我国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其中仍存在较多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解决。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积极采取改进措施,树立新型教育理念,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参考文献
[1]邰海梅.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华少年,2020(10):130+133.
[2]林付兰.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科幻画报,2019(09):193.
[3]李玉花.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困境以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上),2019(09):203.
[4]张世晔.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华少年,2019(10):199.
[5]李红梅.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上),2019(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