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到陪伴金钥匙 开启有效陪伴之门

2022-07-07郑敏

民族文汇 2022年40期
关键词:关注点金钥匙陪伴

郑敏

说起“陪伴”,每一位家长都不陌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认识到,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也越来越感受到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做到有效陪伴孩子呢?在此,我想向大家提供两把金钥匙。

第一把金钥匙,摆正陪伴的关注点——对人关注。

有不少家长向我诉说,平日里在陪伴孩子吃喝玩乐时,可以说是母慈子孝,相亲相爱,可一到陪伴孩子学习时,顷刻就鸡飞狗跳,相爱相杀,这可如何是好?

那我们就以陪伴孩子写作业这个事件为例进行探讨。试问各位家长一个问题,当你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你的关注点是在这项“任务——作业”上?还是在他的“角色——学生”上?还是在这个活生生的“人——孩子”身上呢?这一问,或许你会觉得有点蒙,也或许你会恍然大悟。我给大家讲述一段我的亲身体验。记得有一次,我在外参加一个工作坊,课间休息时,我马上拿起电话打给孩子:“喂,宝贝儿,写作业了吗?写了多少……在家好好写作业啊。”没想到一开始上课,老师竟然说:“刚才我听到有人在给他的孩子打电话,对作业问长问短,张口闭口关心的都是作业……你真的关心孩子吗?”这一问,很是让我扎心,也引起了我的思考。现在回想起来,我虽不在孩子身边,但仍陪伴着他的作业,以至于完全忽略了他这个人。

是呀,很多时候我们都把关注点都放在了孩子的作业上,一心希望他把作业写得工工整整,甚至全部正确,而很少或者根本不会关注到完成作业的这个主人。尤其当孩子在完成作业时遇到困难时,所呈现出来的作业效果不是很好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立刻就聚焦在事物上。感觉那个时候,家长的眼睛里只看到一份糟糕透顶的作业,心里的火“腾”的一下就起来了,烦躁,失望,甚至愤怒!语言暴力喷涌而出:“你是怎么搞的,写得这么乱七八糟?能不能把字写小一点,写整齐点儿?”“你上课认真听了吗?你这学生是怎么当的?”又是质问又是反问。在这样的语言攻击下,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难过,委屈,害怕!或许……在一声声的呵斥中,孩子会不知所措,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总是那个失败者。也或者当孩子成长到高年级时,家长这样的表达也会激发孩子的憤怒,以同样的方式跟家长争吵起来。渐渐地,做什么事情也要跟家长对着干,青春期的叛逆就这样突显出来。总之,当我们把关注点过多地放在事务上,放在结果上的时候,自己内心的感受是非常不舒服的,很快就会使我们的情绪失控,这样的陪伴简直就是适得其反。

设想,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首先要关注到孩子本人的状态,可以耐心地观察,不要着急说话,而是调整自己的呼吸,再感受一下自己的内心,与自己对话:“看着他这个样子,我的内心有一些着急,担心,他是不会吗?还是累了、烦了?还是……”然后带着这份感受,关切地询问:“怎么了,宝贝?是否状态不太好?需要休息一下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是什么原因做不下去了?需要我帮助吗?”类似这样的询问,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这个人的关心。此刻,他能够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宽容、接纳与理解,甚至允许他的走神与犯错,经过调整与交流之后,自觉自愿地再次投入到学习中。

在此,也引出了我想介绍的第二把金钥匙,确定陪伴的根本——全然接纳。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真正的关注到孩子,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让人十分恼火。这里,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无法接纳当下的那一个他,无法接纳他的拖拉磨蹭,屡屡犯错,甚至还有很多的不足。其实,当孩子的状态不佳的时候,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接纳。做几个深呼吸,静下心来感受自己的内心,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让自己慢下来,带着对这个生命的尊重与接纳,带着养育孩子的初心,带着诚心诚意与他交流,可以描述所你所看到的,并且表达感受。当我们渐渐与孩子同频,有了舒服的交流,才会有彼此的理解。父母能够共情到孩子,孩子才能够共情到父母,才能让棘手的陪伴变成有效的陪伴。

所以,陪伴的根本是接纳,不仅接纳他的负面情绪,还要接纳他的种种不足。这里让我想起了李玫瑾教授讲述她的女儿对学习数学很是不开窍,中学时满分150分的卷子才考15分,孩子很努力,但就是怎么学都不会。李老师慢慢地接受了这个事实,还与女儿做朋友,所以女儿性格非常好,很阳光,唱歌唱得特别棒,后来支持女儿学钢琴,学音乐,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音乐老师。由此可见,只有接纳孩子,才能给他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第十七条陪伴孩子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中指出:(七)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正式向我们提出了,尊重孩子,进而接纳孩子的必要性。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这方面的书籍,更加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带着对孩子的更多了解,去尊重他、接纳他,才能心平气和地欣赏这个生命。

总之,要摆正陪伴的关注点——关注孩子,关注他的感受,关注他的内在,而不仅仅是外在的事与物,同时,全然的接纳这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要想做到持续的关注孩子,接纳孩子,绝非是一件易事!如果你也与我有同感,那么,请你不要放弃,坚持练习下去,哪怕是后知后觉,也总是在觉察之中。可以把你与孩子的故事记录下来,在文字的梳理中让自己逐渐成长,也可以找到安全的个人或团体向他们倾诉,例如亲朋好友或氛围舒适的读书小组,在彼此的支持与陪伴中成长。

最后,我想说——带上“关注”与“接纳”这两把金钥匙,开启有效陪伴之门,把高质量陪伴当做最好的礼物送给孩子,让我们共同携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关注点金钥匙陪伴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河南邓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解锁乡村治理有了“金钥匙”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冬奥关注点
“陪伴”等十二则
解题的“金钥匙”
陪伴
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写过程中的四个关注点
新考纲下初中数学的教学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