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劳动能力的养成策略
2022-07-07沈学珠
沈学珠
摘 要:幼儿家庭劳动教育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陶行知先生曾经在讲演中说:目前中国教育的两条路线——教劳心者劳力,教劳力者劳心。疫情期间,全民居家抗疫,劳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分析抗疫期间小班家庭劳动教育现状,提出加强小班幼儿劳动教育的相关策略。
关键字:居家 劳动 策略
疫情情况下,教育教学方面,中小学全力开展线上直播课堂。小班幼儿的教育教学得到了家长和教师的广泛重视,如何在疫情期间,帮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教育尤为重要。开展劳动教育,更多的以家庭为主,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最佳途径。
一、疫情期间对幼儿的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
疫情期间,停学不停工,对许多家庭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爸爸妈妈需要去工作,孩子居家只能跟老人在一起。在沉闷、无聊的环境下,孩子们就会迷恋电子产品,电视、iPad、手机成为孩子们普遍的玩具,有些孩子甚至出现情绪不稳的现象,这些不良的现象和情绪对孩子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疫情期间,教师不能面对面与孩子进行交流,缺乏对孩子的合理指导。居家隔离期间,孩子也缺乏相关的社会实践,不能拥有自己玩闹的一番小天地,这对家长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使寻求教师的帮助,但在实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偏差
二、疫情期间小班幼儿劳动教育的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家长们都提出孩子居家,自己却要上班,爷爷奶奶带着,由于要干家务活,孩子缺乏很好地亲子陪伴。即使有些家长在家陪伴,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1.重智能,轻技能
很多家长在教育幼儿时,会以孩子获得多少知识为主要教育的目的,认识哪些数字,会算哪些算术,背多少唐诗,认多少字,但是他们对于劳动教育的内容却缺乏相应的了解,甚至有些家长会当甩手掌柜,孩子全程由老人来带,老人由于孩子年龄比较小,会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劳动技能相对忽视,并没有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2.重结果,轻过程
由于家庭教育,随意性比较大,在一日生活中,没有时间计划性,在云家访过程中,有些家长也提出孩子没有很好的作息规律,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会缺乏计划性、坚持性与针对性。同时在一日生活中,家长对于孩子的劳动技能评估有错误,未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劳动教育的理念,幼儿掌握的劳动技能比较少,有时候家长们由于急于想让孩子学会,在孩子出现技能上的困难时,会选择性帮助解决,看似孩子已经学会了这个技能,其实没有真正的去学会最困难的部分。
3.重说教,轻实践
家庭教育中的劳动教育主要是以家长的示范为主,家长直接告诉孩子直接的操作方法,就以为孩子已掌握这项技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孩子们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学习的。疫情以来,很多家长都会跟我说孩子们在家已经教他折被子,穿衣服,穿鞋子,但是当遇到孩子不会穿,穿反了,穿错了,作为家长,只是去纠正,甚至直接帮孩子穿好!这也剥夺了孩子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陶行知认为,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健全发展,它需要并同时发挥培养人的健康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将劳动教育作为整体教育的一部分才能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发现劳动机会,学会看事做事,养成自主劳动的品质和能力。
三、疫情期间小班幼儿劳动教育的解决策略
陶行知说,“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的是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的书籍,不算是受着劳动教育”“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简言之,过劳动的生活才能算是真正有效的劳动教育。那如何科学的指导小班幼儿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并能养成习惯?小班幼儿身体机能发育尚未成熟,尤其是手眼协调及手部精细动作等方面比较薄弱。因此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和身体发育机制,小班以料理照顾自己的生活劳动为主,促其生活自理能力发展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
1.选择绘本,丰富经验
绘本阅读是幼儿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劳动教育的绘本,让幼儿掌握更多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技能。幼儿通过绘本内容的大量阅读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挑战,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能力和知识。绘本《小威利做家务》讲的是小野猪威利喜欢和妈妈一起做家务,他使用吸尘器、打扫卫生、收拾玩具——妈妈做过的每一种家务,威利都有兴趣参与。野猪妈妈不但没说:“天啊!你到旁边去玩,别在这儿碍手碍脚。”反而用赞美的眼光和语言夸奖他,甚至不急不徐的一边打扫,一边安慰他:“任何人一开始都会这样的。”现在地孩子都是在六个大人地拥护下长大,不舍得孩子劳动,不舍得孩子累。孩子们没有机会去体会劳动带来地乐趣。如果我们通过孩子喜欢地绘本进行知识和技能地传授,让孩子们养成良好地劳动习惯,掌握各种劳动能力。幼儿总是抵挡不住故事的诱惑,它们会情不自禁的深陷其中,特別是小班的幼儿。他会主动去尝试某些劳动的欲望,可以跟书中主人公又心灵上的共鸣,感觉自己就是书中的主人公。
2.妙招分享,学习方法
疫情期间,由于老师不能面对面地进行指导,有些家长们忙于工作,对于孩子缺乏有效地指导,所以老师就通过自己录制视频和分享一些其他网上找的《叠衣服》《叠裤子》,也可以分享一些小儿歌,“小衣服,放放好,我来把你叠叠好,左右小门关一关,我们一起弯弯腰,我们一起叠叠好。”“拧起小裤腰,平铺放放好,两条小纵队,一条摞一条,最后裤脚碰裤腰,我的裤子叠叠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自理能力,促进幼儿生活常规能力的培养。
3.鼓励引导,探索分享
家长居家指导时,由于孩子还小,比起包办代替,我们应该多鼓励,多引导孩子进行探索,去尝试。在探索与尝试中,幼儿就慢慢学会了各种方法,有一位妈妈进行分享:“由于他家的宝宝自尊心很强,很喜欢大人给他戴高帽子。有一天,孩子学习自己叠脱下来的裤子,可是叠来叠去都没法叠整齐,妈妈看到,想早点让孩子入睡,就包办代替了,可是孩子很倔强,一定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时候妈妈想着让孩子自己试一试吧!就在边上一边引导,一边鼓励,后来孩子就整齐的叠好了,从此裤子一脱下来就很整齐的叠好放在一边,后来帮妈妈整理裤子”比起包办代替,孩子在家长的鼓励与引导中学会了叠裤子的技能。
行——知——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陶行知先生批评过去的教育以学校教育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行才是知识的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石。疫情期间,孩子们居家,利用这以特殊的时光,家园共育,引导孩子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了劳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