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金沙江为伴,以守护神为职
2022-07-07欧阳艳
欧阳艳
【光影聚焦台】
岗拖水文站位于长江上游,它是万里长江中央报汛站的第一站,也是一个只有一个人的水文站。水文勘测工张斌已经在这里默默坚守了14年。零错报、零迟报、零缺报、零漏报,14年来,张斌创造了长江上游水文局水文测报一个个“零记录”。
【华夏透视镜】
一人一缆一战场
近年来,长江水文水位雨量观测和报送实现了自动化,为了搭载水文设备监测江水流速流量,岗拖水文站搭建了一条跨江缆道。每年4至10月是长江流域的汛期,张斌都要给这条跨度150米的钢缆进行人工打油养护。缆道上悬着一个半封闭式吊篮,离江面高21米,为了保持吊篮平衡,张斌在其中放置了重达70公斤的石块。这条水文缆道横跨金沙江,左岸是四川,右岸是西藏。张斌每次在缆道上往返一次大概一小时,在“穿江风”中来去的这一小时,是张斌在金沙江上一个人的战场。
【师者透视】
不管风霜雨雪,准时到水尺边观测水位、水温、岸温,是张斌的每日日常,哪怕观测报送实现自动化,他还是每天准时到江边看河势水情。一天几个点,一月三个图,一年几条线,连起来就是水文站工作的全部。每次人工养护缆道,张斌都需请人帮忙在操作室操作,他独自一人上缆道。金沙江流域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夏秋之季,形成“伏汛”,暴涨的河水在狭窄的河道中左冲右突,最大流速达5.03米每秒。在离江21米的吊篮中高空作业,水拍浪飞让人胆战心惊,张斌每次都要一边紧紧地扶着吊篮,一边给缆道人工打油,等打油架平稳到岸,悬着的心才踏实。
【语录之光】
水文工作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张斌
一人一狗一秋千
在岗拖水文站的小院子里,大树下悬着一架用废轮胎制作的秋千,张斌在这里养了一条狗叫“财财”,他说:“我们这里是一江一站一人一狗的水文站。”在张斌把脉长江时,“财财”就保家护院,是他的忠诚卫士。狗换毛的时候,张斌会细心地帮狗把多的毛拔掉。与其说“财财”是张斌的“小尾巴”,不如说张斌更离不开“财财”的陪伴。
【师者透视】
岗拖水文站位于海拔5000多米的长江上游,需绕过深不见底的悬崖、积雪才能到达。这里是只有一个人的水文站,工作与生活条件简陋至极,这里一人一狗一秋千,这里经常看不到其他人,张斌常年与寂寞为伍,无人沟通交流,他只能与“财财”说话嬉闹,排遣对家人的思念。但他却在这里默默坚守了14年,他仿佛就是金沙江的守护神,观察江水的朝夕变化,目送长江穿山越岭。
【语录之光】
乡梦窄,水天宽,枕着涛声入眠。张斌也在日夜不息的涛声中听到了家人的声声呼唤,请涛声为他捎去对家人的滚滚思念。
一女一画一父亲
妻子和结束高考的女儿到岗拖看望张斌,张斌在县城买了菜和水果,担心妻子和女儿晕车,细心的张斌还准备了一些葡萄糖。相望相思终相见,在女儿久违的拥抱中,四十岁的张斌哽咽起来。6月16号这天,女儿想送份礼物给父亲,她想仔仔细细地看着熟悉而陌生的父亲,想把父亲一笔一画地刻进脑子里。看着女儿画作中的另一个自己,张斌一直在笑,笑着笑着,他发现女儿哭了。
【师者透视】
女儿的青少年时期,张斌都没有陪伴她成长。父母一起送自己上学,成了女儿心中难圆的梦。哪怕女儿高考重要时刻,张斌也因为工作未能按时归家陪同。“损身子,苦妻子,误孩子”,这是众多坚守在寂寞高原的人们不得不面对的坎儿。在心中,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对不起父母、妻儿的“负心汉”,因为工作辜负了家人。但他的妻子和女儿并没有埋怨他,女儿的理解和妻子的支持是他一个人在岗拖水文站抵抗寂寞与苦寒的支柱。
【语录之光】
我们水文人以江河为伴,必须像水一样清澈,才有资格做它的守护人。
——张斌
【少年瞭望角】
于细缝中窥险
刘佳钰
“一棵树挨着一棵树长,一个人接着一个人干,长大的是树,逝去的是年华,传承的是使命。”这是岗拖水文站唯一的工作人员——张斌一生的真实写照,他在最平凡的地方做着最伟大的事业,他在最细小的缝隙中窥见了未来的危机。也许这就是他的使命与义务,于是一晃14年,他用实际行动守护着金沙江,守护着千家万户的灯火通明。
张斌说他只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他用实际行动证明:无论多微小的事情,只要你坚持到底用心钻研,都可以成就一番伟业。他并不是神明,他也是某人的丈夫、某人的父親,他也曾遗憾错过女儿的成长,他也曾失落只有自己孤身一人,他也迷茫坚持的意义,但他却从不动摇守护金沙江的决心。情伴长江滚滚流,一棵树传一曲地老天荒,一座站共一生山高水长。
有人说做这件事情“损身子,苦妻子,误孩子”,不明白他坚守在岗拖水文站的意义。张斌没有用言语回答,但他却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因为他的及时汇报,让无数家庭平安;因为他零错报、零迟报、零缺报、零漏报数据,让长江水文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因为他的奋不顾身,于是记录在勘测表上的平常数字变成拯救沿江人民家庭的神奇。
张斌像是一个无畏的勇者,从最小的缝隙中窥见危险,不在乎外人的看法,只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走好自己的路。别人说他做的是简单的小事,但即使是简单的小事,只要坚持专注地去做,就是一种了不起。于细缝中窥险,于简单处成事。
(作者学校:湖南省湘潭市益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