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隐秘危机
2022-07-0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世界中联温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世界中联急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委,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系务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系务委员。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及失眠、干燥综合征、不明原因发热、慢阻肺等疾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处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内科杂病、老年病的治疗。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头痛、头晕、心悸、耳鸣、失眠、疲劳综合征、颈椎病、更年期高血压等杂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门诊时间:周五全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既潮湿、又闷热,一般出现于小暑和处暑二节气之间,也就是七月中下旬到八月中下旬的这段时间。三伏天到底该怎么过?又有哪些危险疾病容易在三伏天发生呢?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极端高温天气对65岁及以上人群非意外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大于65岁以下人群。所以在三伏天,中老年人要格外注意避免中暑。另外,温度到达30℃时,心血管病死亡率和非意外死亡率的红线都远远高于蓝线,说明气温与65岁以上人群所患疾病造成的死亡相关性更强。
自然界中,夏季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等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乃夏季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暑邪致病主要在夏至日以后、立秋日之前。炎夏季节,烈日之下,长时间露天作业,可易感暑邪为病。暑邪致病,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从中医的角度,中暑可分为两类:阳暑和阴暑。
阳暑是指在烈日下暴晒或长途奔走,导致出汗过多引起头晕倦怠、口渴身热等症状,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兼休息,甚至会出现热衰竭和休克,危及生命安全。中医认为,暑气通于心。暑热之邪,首先耗伤心气阴津,心气虚,阴亏则血行不畅,心脉闭阻。因此,由高温引起的阳暑证,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原本就患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则更加危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姚卫海提醒,中暑的危重症者多是阳暑患者,发病急,病情特别危险。
由于暑邪乃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邪为阳邪。暑邪伤人,多为阳暑,可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阳暑之人大多会出现大汗或无汗之症状,可兼有大渴喘促、高热面赤、肌肤灼热、神志昏迷、头疼烦躁等症状。
1.古方——白虎汤
【药材】石膏30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6克
【功效】清熱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等。
【方义】生石膏清热降温;甘草和胃安中;知母性苦寒,生津;粳米和胃安中。
【用法用量】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渣温服。
【注意】白虎汤为药方,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进行加减,用药时须遵医嘱。
2.日常食物——西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宫晶书建议,预防阳暑可以多吃具有天然白虎汤称号的西瓜。西瓜性甘寒,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暑的功效。在夏季高热的时候,可吃西瓜来补液、降温、退热。
宫主任提醒,吃西瓜要控制食用量,中医说爽口食多应损胃,过多食用西瓜容易伤胃,尤其是冰镇过的西瓜。
阴暑则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采取了错误的生活及饮食方式,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得的病症。即使不出门也可能会中暑,指的就是阴暑。老人、孩子、体质虚弱及患有宿疾者,最易诱发阴暑,尤应加强防护。
宫主任提醒,西瓜可以解暑,但是解的是阳暑,阴暑者过多食用会有严重的后果。西瓜性寒凉,寒凉容易伤脾胃,伤及脾胃的阳气,脾胃阳气运化不了之后就会产生内湿,导致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招致暑邪。
阴暑者大多会出现发热恶寒、头身重痛、胸闷无汗、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但如果未能及时遏制病情,让病情愈发加重,那么阴暑严重者还会出现阴盛格阳之象,即由于外感风寒之邪迫使体内阳气逐渐虚弱,阳气逐渐无法制约阴气,导致体内阴寒之邪逐渐偏盛,并雍遏于内,逼迫阳气越浮现于外、阴阳之间难以维系的一种现象,可同时表现出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阴寒之症和烦躁、颧颊泛红时隐时现、脉大口渴等假热之证。
对于阴暑则要从生活起居上避免贪凉,饮食习惯上要少吃寒凉的食物这2方面预防。
1.古方——香薷饮
【药材】 香薷10克、厚朴5克、白扁豆5克、白糖适量
【功效】解表清暑、健脾利湿。
【主治】适用于夏季感冒,夹暑湿证。或内感风冷,外受寒邪者,证见憎寒壮热、遍体疼痛、胸膈满闷、恶心呕吐之人。
【方义】香薷辛温发汗,解暑祛湿;厚朴辛温燥湿。
2.古方——平胃散
【药材】 苍术120克、厚朴90克、陈橘皮60克、甘草(炙黄)30克
【功效】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暑湿滞脾胃证,证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等。
【方义】方中以苍术为君药,以其辛香苦温,入中焦能燥湿健脾,使湿去则脾运有权,脾健则湿邪得化。湿邪阻碍气机,且气行则湿化,故方中臣以厚朴,本品芳化苦燥,长于行气除满,且可化湿。与苍术相伍,行气以除湿,燥湿以运脾,使滞气得行,湿浊得去。陈皮为佐,理气和胃,燥湿醒脾,以助苍术、厚朴之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且能益气健脾和中。
【注意】用祛暑饮的时候,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加减药材,使用需要遵医嘱。
3.协定处方药
宫主任根据上述2个古方,加减后又新推出3個协定处方药。
(1)日常内用方——和胃饮
【药材】生山楂3克、炒麦芽6克、藿香3克、苏子叶(紫苏叶)3克
【功效】祛暑和胃
【主治】寒湿伤脾,腹痛吐泻,及痰饮水气,胃脘不清,呕恶胀满等证。
【方义】生山楂和炒麦芽均能健脾和胃,消食导滞;藿香则能清热除湿,兼顾祛暑;苏子叶辛,微温,无毒,归脾经,肺经,有解表发汗、行气宽中、和胃止呕的作用,适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的症状。
【适用人群】空调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贪凉,过食生冷的人群。
【做法】将药材放入杯中,加400-500毫升开水,加盖闷泡15分钟,代茶饮。
【注意事项】易上火的人不宜饮用。
(2)日常外用方——宫廷古方香囊
【药材】香薷、黄柏、蔓荆子、黄连、香白芷、甘菊花、连翘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芳香醒脾。
【主治】疏风散热、燥湿散寒。
【方义】香薷发汗解暑;黄柏、黄连清热燥湿,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香白芷解表散寒、燥湿止痛、甘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兼清心火、连翘也能疏散风热。
【适用人群】空调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贪凉,过食生冷的人群。
【用法】把7种药材打粉,重量等份,把粉装到香囊里,香囊大小要随使用的情况而定。
【使用时间】一个香囊用1-2周,到香囊没有香味后再更换新的。
【注意事项】对一些花粉过敏,对气味会敏感的人要谨慎使用。
(3)日常外用方——薄荷
【药材】适量薄荷叶
【主治】暑热头痛。
【功效】清热解郁、提神醒脑。
【用法】揉碎薄荷叶后贴敷于前额及两侧太阳穴。
4.祛暑美食
【食材】紫苏叶50-60克、西瓜翠衣、葱姜、青红椒、盐糖、酱油、醋
【做法】
①锅热后倒油,放入姜末,葱末爆香。
②爆香后放入紫苏叶,炒出香味。
③西瓜翠衣切丝儿装碗,加入青红椒,炒好的苏叶,放盐、糖、酱油,爱吃醋的人可以放点醋,凉拌即可。
宫主任提醒,如果西瓜吃多了,还可以用西瓜翠衣煮水,解除西瓜带来的副作用。
夏季的饮食调养应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天气炎热,易伤津耗气,可选用清热解暑、益气生津之品,以助清热去暑,调节脏腑功能,增强体质;同时饮食要丰富,以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供给。宫主任特别给出了一个夏季饮食的小窍门:夏季炎热,可寒、热性食物搭配着吃,两种性状的食物可中和一下,比如茄子和辣椒搭配,拌黄瓜加点姜丝儿,黄瓜搭配山药或者青椒,荔枝和山竹,香蕉和桃、杏等搭配着吃可使寒热相对平衡,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
(编辑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