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背后的故事
2022-07-06张贵付
张贵付
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新疆罗布泊大漠深处,一朵美丽的“烟花”在巨响中升起,“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这朵巨大的“烟花”虽然升腾在我国的西北大地,却根系湖南郴州这方热土,承载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亦注入了711矿人的血泪。
秘密进驻“金银寨”
新中国刚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入侵朝鲜,将战火燃烧至我国鸭绿江边。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果断决定抗美援朝,经过近3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不甘心战场上失败的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多次发出核战争的威胁。面对敌人的核讹诈,党中央毅然决定要研发出我们自己的原子弹!
毛主席说:“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5年1月15日,根据周总理的建议,毛主席在北京中南海丰泽园书屋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开启了我国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艰巨而伟大的秘密历程。
1955年3月,中央组建了两支铀矿地质勘察大队。309大队进驻湖南,负责中南地区的铀矿地质勘察;519大队进驻新疆,负责新疆和东北铀矿地质勘察。
309大队下设一、二、三分队,队部设在长沙市窑岭,一分队设在广西富钟县,二分队设在湖南宜章县,三分队负责检查江南地区其他矿产地的铀分布情况。
接着,地质部从全国各地选调地质专业人才及相关技术工人。陈金陵被安排在309大队第二分队,随即进驻长沙市窑岭的一座楼房,主要任务是接受苏联专家的培训,学习地质普查方法和各种仪器的使用。
队员们要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学会使用一种叫“计数管”的仪器操作。这种计数管在接近放射性物质时,会在一两秒钟内产生脉冲信号,引起读数的变化。
这种仪器是从苏联引进的,非常昂贵,要用一列火车车厢的鸡蛋才能买到。计数管平时保存在重重保卫的库房中,一旦使用,就有荷枪实弹的警卫人员跟随。
1955年5月,309大队航测队开始对湖南及广西等地的铀矿进行地毯式勘探。
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勘探,航测队在广西钟山县发现了铀矿,但收获不大。
1955年8月16日下午3点,当勘探队员乘航测飞机返回衡阳基地时,航测飞机方向仪出现了故障,飞机在大雾中偏离航行轨迹,进入湖南郴县(现郴州市苏仙区)上空。
这架搭载精密探测仪器的飞机,掠过郴县许家洞乡金银寨上空时,伽马能谱仪突然发出急促的响声,勘探队员的神经一下子兴奋起来。难道这里蕴藏着铀矿?
8月17日天气放晴,航测队员再次飞临许家洞乡金银寨上空,在超低空飞行的情况下,往返飞行四次,在一个伽马射线最强的地方,投下挂有降落伞的红十字石灰包,以便地面勘探队员寻找。
8月23日,309大队第二分队接到指令:迅速从宜章县前往郴县许家洞乡金银寨,寻找挂有降落伞的红十字石灰包。
队长伍锡祥指着前面的大山告诉他们,这就是金银寨,不管山坳还是山坡,每25米为一个点,100米为一条测线,把这一带的山里山外都“篦”一遍!
勘探队员每天带着“标配”—— 一台仪器,一个笔记本,一个饭盒,一张日本人留下的五万分之一的地图。
然而,要在莽莽群山中找到一个挂有降落伞的红十字石灰包,其难度可想而知。
每组两人,一人用探测仪、辐射仪沿线测探,另一人拎着一挺轻机枪、腰挂四颗手榴弹。每组之间距离一公里,在金银寨方圆10公里的深山里探寻铀矿,横排向前进行“地毯式”搜索,遇河蹚河,逢沟跨沟,风餐露宿,衣服被挂破,脚底磨起泡都是常事,即使遇到悬崖陡壁,也必须前行……
刚参加工作的陈金陵因为年轻且身材高大,队里便分配给他一个最困难的线路,长度虽只有三四公里,却要翻过一个很陡的山头。
随陈金陵一同勘探的公安战士李九斤,也是个身材魁梧的小伙子。当他们蹚过一条齐膝深的小河时,在河中的一块大石头旁,仪器突然“嘎嘎”地叫起来。
陈金陵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对李九斤说:“你帮我记住这块石头。我们先上山找找,石头应该是从山上滚下来的。”
他俩蹚过小河,往前走了约50米,来到一处近乎垂直的陡坡。两人一个顶一个拉,好不容易到达山顶,没想到又碰到一个露头200余米的硅化带,形成了一道难以攀爬的屏障。
两人只能沿着悬崖峭壁往上攀爬,陈金陵沿着石壁探测了50多米,仪器仍“嘎嘎”响个不停,反复测试也是如此。他激動地举起伽马仪,兴奋地告诉李九斤:“河里的那块石头应该是从这里掉下去的。”
两人迅速返回驻地,径直赶往队长伍锡祥的帐篷,向他报告了这一重大发现。
次日,陈金陵带着伍锡祥等人找到其发现的异常区域。伍队长亲自拿着仪器测试,得到了与陈金陵一样的结果,便马上用石灰在上面画了一个大圆圈。
随即,经苏联专家确定,这里有大量的铀矿!
晚上,在警卫战士的“包围圈”中,全体勘探队员聚集在一个帐篷里,伍锡祥宣布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我们找到了制造原子弹的原料——铀!队员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帐篷内响起一片欢呼声。
接着,伍锡祥又严肃地强调:“这是国家重要机密,上不告诉父母,下不告诉妻儿!”
正是这个偶然发现,让许家洞乡金银寨在中国核工业的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神秘代号“711”
711矿位于许家洞镇西郊山丘地段,距郴州城区14公里。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生活区和工矿区占地面积261.6平方公里,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勘探的第一座大型铀矿。
专家鉴定,在第一批勘探到的铀矿石中,许家洞乡金银寨的铀矿品质最好、矿藏最丰富。
随后,苏联专家提出,必须采取先打钻勘探、后挖坑采矿的步骤,在1959年以前开采出500吨铀矿石,只有达到500吨以上才够规模建立矿山,建造一个水冶厂,进而进一步提炼。
为了尽早探挖出500吨铀矿石,1956年2月,309大队组建10分队进驻金银寨。
当地有句民谣:“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说明这个地方十分荒凉。
在崇山峻岭间,309大队的勘探队员们不等不靠。没有住房,队员们就用竹编做墙、杉皮当瓦;没有厨房,工人们就在大树下扯几块帆布,支几口大锅来简单应付;没有公路,大小设备及成百吨机器,就用人拉肩扛的办法运进深山……队员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夜以继日地加快铀矿勘探建设。
据711功勋矿展厅讲解员谭晓云介绍:“刚来时吃住条件虽差,但队员们感到很神圣、很光荣,因为他们从事的是国防工业,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当地政府也鼎力相助,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1956年5月,经过上千名民工的共同努力,马头岭至金银寨、许家洞火车站至金银寨棉花岭的简易公路相继修通,全长17公里,为大中型设备运输打开了通道。
1956年7月,60多位苏联铀矿工程技术人员先后到达许家洞。地质部又从上海、北京、湖南等地选调和招收了一批政治素质较高,文化素质较好的钻探、坑道技术人员来309大队10分队工作,一批从朝鲜战场归国的志愿军战士也投身到铀矿勘探之中。
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不问缘由,不讲条件,不计代价,许多人就一句话:“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上行囊去哪里!”
他们翻山越岭,走进深山老林钻探铀矿,以苦为乐,以难为荣,奋不顾身地忘我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
1957年6月,地质部向国务院提交了金银寨矿床工业储量报告。10月,中南矿业公司筹建411矿。10 月30日,周总理批准411-1工程为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1958年5月,411矿更名为湖南二矿,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批准建设湖南郴县铀矿。
1964年1月1日,湖南二矿更名为国营711矿。从此“711”这个神秘的代号,伴随中国第一座铀矿长达40年。
忘我奋战“火焰洞”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许家洞金银寨铀矿动工开采。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多名工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艰苦奋斗,披肝沥胆,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历史,为中国核工业创建和发展奏响了一曲曲神奇的乐章。
当初,从全国各地选调到309大队的干部都持有中央组织部的介绍信。介绍信上只说执行特殊任务,至于执行什么“特殊任务”则无片言说明。
为了加强井下一线工作力量,组织上还从湖南水口山矿务局、资兴矿务局、香花岭锡矿抽调部分优秀的班组长,加强技術上的帮助和指导……
建矿初期,金银寨一带还是原始次深林,许多外省人来到郴州后水土不服,其中有不少人得了疟疾和丝虫病,有的因营养不良得了水肿病,711矿医务室每天有100多人来看病开药。
1958年流行性痢疾发病率达到职工总人数的80%~90%,医务室时常被挤得水泄不通。药品匮乏时,工人们就上山采草药,用土法治病。
第一批工人进矿时,住的是“干打垒”房子。所谓“干打垒”,就是用泥巴和着稻草、竹子等,打成一块一块的,在泥土还没有干的时候就垒成墙,上面用杉木条子做成屋脊,再钉上杉木板子。
这种房子又小又矮,冬冷夏热,大家经常睡不好觉。
工人们从矿井出来后,工作服脏了、湿了只能换下来晾干接着穿。从北方调过来的人不太适应南方生活,所以那时候就提出来“与天斗,与地斗,与恶劣环境斗”。
1960年,国家粮食供应非常紧张,在食堂还能吃到馒头和窝窝头,可是上了山就是“天当房,地当床,野菜野果当干粮”。
尽管当时市面上生活物资短缺,一律凭票供应,但国家为了保证湖南二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对二矿特殊工种职工的生活物资进行特批,由当地政府特供肉、鱼、鸡蛋、食油、烟酒等副食品。这正是郴县人民对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无私支援和贡献。
刚起步时,711矿人面对极其困难的自然条件,搭起帐篷就是家,架起木板就是床,肩扛人拉运设备。尽管矿工们使用的生产工具十分简陋,掘进用的是铁锤、钢钎,出渣用的是土箕、耙子,生产效率不高,但他们披星戴月,日夜苦战,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八号坑道工长潘子和等人索性把铺盖搬到井口交接班房指挥作业,干在工作面、吃在工作面、住在井口边,用这种原始的作业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讲解员谭晓云含着热泪说:“那时,矿工们从井下出来时,全身都是黑泥巴,只看见两个眼珠在转。妇女们到井口送饭时,认不出谁是自己的男人,只有接到饭盒,才知道。”
据原711矿副矿长梁启昌介绍,矿区地质环境特殊,地下涌水温度达到54℃,水大温高是最直观的感受,就连巷道内的墙壁都是烫手的。温泉的存在给铀矿的开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人在里面就像进了蒸笼,这里被他们称为“火焰洞”。
进入坑道,矿工们如同进入桑拿房一样,前面的工人打风钻、运矿石,后面还要有人手拿凉水管往前面的人身上喷浇凉水降温,尽管如此,仍难以消除高温的“烤”验。
最难忍受的是坑道内污浊的空气,井下铀矿石需要从岩石中打钻开采,石屑四溅,粉尘弥漫。
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711矿工们开创了一个月内巷道掘进1000米的世界纪录,并且每年都能超额完成任务,仅用两年就试采出第一批铀矿石,提前半年全面投产。
1976年参加工作的矿二代易胜清动情地说:“我们在711矿出过力、流过汗、受过伤、流过血,无愧无悔。井下上千米的巷道和采矿场就是矿工们战高温、战‘火焰洞采掘出来的。”
从建矿一直到关闭,711矿为国家提供了几百万吨铀矿石,还有相当数量的“黄饼”,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及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提供了主要原料。
丰碑背后的“寡妇村”
在离许家洞镇10公里的郴州市城郊下湄桥的一个山坡上,有一座核工业系统的烈士陵园,园内“湘核先驱纪念碑”巍峨矗立。这是201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时,为纪念核工业309大队的“探铀先锋”而立的。
烈士陵园里长眠着74位第一批为采矿捐躯的勇士:周都礼、彭发朝……他们牺牲时年龄在20多岁至50多岁,正值中青年时期,其中最年轻的周都礼去世时年仅27岁。
1958年“大跃进”时,工人们想的都是“赶英超美为中国”的奋斗目标,全矿上下提出了“千米进尺,万米队”的口号,矿工们纷纷响应,个个奋发图强、争当先进。
矿领导在那个年代只关心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未及时关注矿工们的身体状况,在防护条件极差、设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711矿人抛汗洒血,舍生忘死,不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当年开展千米掘进大会战中,许多矿工为了赶进度,不愿意戴口罩。掘进时打水钻速度比较慢,每个掘进队三班倒,一天的进度不到10米,且容易被岩石卡住钻头;打干钻速度比较快,每个队三班倒一天可打20米。
为了“比学赶帮争先进”,工人们掘进都是打干钻,因而在巷道里吸入了大量粉尘,上百人患上了严重的矽肺病,有的人在工作过程中就倒下了。
20世纪60年代后期,100多名矿工因患矽肺病相继离世,留下了一批未改嫁又没有工作的年轻遗孀。她们把烈士们年幼的孩子养大,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这些特殊群体被集中安置的地方俗称“寡妇村”。
彭发朝是第一个安葬在这里的烈士,去世时年仅36岁。这位湖南祁阳县汉子,1956年调入309大队10分队,先后获得过红旗手、先进生产者称号。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他经常加班加点赶进度,从来没有顾及防护自己的身体。
1960年,彭发朝被查出患有二期矽肺病。1964年在他弥留之际,领导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我没有别的要求,在我死后,请把我埋葬在小区后山上,面朝咱们家属区。我死了也要看着孩子健康成长,看着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
从东北矿山调来的朱顺波,在六号坑道担任工长,在巷道掘进时总是冲锋在前,哪里有危险他就到哪里,有时上了中班还要上晚班,加班加点是常事。
1964年12月的一天,朱顺波因过度劳累倒在了巷道里,送到医院检查时发现,他的矽肺病已到了晚期。当他与妻子武秀芝及工友们诀别时,他忍着悲痛宽慰他们说:“人总是要死的,我们为中国造原子弹找铀矿,为中国人争了气,为毛主席争了光,死了也值得!”
朱顺波的话令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有的人忍不住偷偷转过身去掩面而泣。
1970年元旦之夜,武秀芝作为二机部先进家属的代表,在北京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当周总理听说武秀芝是309大队10分队的代表时,神情沉重地说:“我听过二机部的汇报,那时我们的防尘设备欠缺。309大队10分队为国家找铀矿作出了很大贡献,共和国感谢你们,也感谢你们这些家属!”
1956年从长沙建筑学校毕业的王冬明,既能设计房屋建筑,又会做许多木工活,309大队10分队的房屋大多都是他设计的,可以说是一名多面手。
王冬明有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叫唐冬梅,两人相爱了6年多,眼看就要进入婚姻的殿堂。但王冬明在“机关干部下矿井劳动”时,在井下工作了两个多月,不幸患上了矽肺病。
到医院检查时,王冬明被诊断为一级矽肺病,他怕耽误唐冬梅一生的幸福,一直不敢跟她提结婚的事。唐冬梅给他写了20多封信,他写了回信却不愿意给她寄去。
1963年8月,唐冬梅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许家洞金银寨找到了王冬明的墓地,这时他已离世3个月了。王冬明去世时才27岁(王冬明曾获中央地质部309大队“千米英雄”称号)。
在王冬明的墓前,唐冬梅翻看王冬明写给她的那些未发出的信件,撕心裂肺地哀哭道:“冬明啊,冬明,我心爱的冬明!你怎么就這样忍心抛下我一个人走了呀……我们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哪怕我为你留个后代也好啊……”凄惨的哭喊声,让陪同她一起来祭拜的人泪流满面。
党和政府没遗忘这些烈士的遗孀。二四〇医院成立于1966年,原隶属于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2018年10月31日根据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剥离移交至湘南学院附属康复医院。到2019年底,这里仍然住着放射性职业病员特困遗孀46人,享受着国家给予的生活照顾,平均年龄83岁,80岁以上36人,年龄最大的90岁。“寡妇村”如今变成了“长寿村”。
除了74位烈士,还有105名矿工因公倒在了生产岗位上。711矿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担当,铸就了“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
虽然这74座烈士坟墓默默无声,却书写了划时代的711矿人的牺牲精神。
核工业的“功勋矿”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
2021年,在郴州电视台录制的专题片《功勋》里,有一批刚打完朝鲜战争的志愿军,他们还没来得及向家里报平安,就与全国各地调来的干部职工一起义无反顾地来到许家洞乡金银寨,投入到国防事业建设之中。
为了尽快给原子弹提供“粮食”,711矿人废寝忘食地战斗在矿井一线,贡献了青春、热血乃至生命。
711矿老地质工程师姚文斌曾深有体会地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一种精神。人都是有精神的,把感召人的精神宣扬出来,很多人就会受到影响,会记着,会拼死拼活地去干!”
如今,711矿虽然已经转型,但711矿人以顽强的毅力和惊人的执着,用热血创造的辉煌历史,用生命谱写的英雄赞歌,是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绝佳场所,它蕴藏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其红色基因仍要一代代赓续,一代代薪火相传。
走出沉默而神秘的岁月,2018年以来,711矿旧址先后被授予“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工业文化遗产名录”“核地矿光荣传统教育基地”“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郴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10月711矿旧址被中核集团确定为首批“党性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