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
2022-07-06白海燕
白海燕
闲时,常出去散散步。小区、公园、菜园,凡路,凡有草木,凡人少处,都乐往。
很喜欢“散”这个字,无目的驱使,无速度要求,随心随性。不过,前提是有闲,闲空闲情。
书中第一次看到“散步”这个词的时候,八九岁吧,很是羡慕与向往。莫名觉得,那是城里人才有的优雅休闲方式,至少也得我们附近小镇的人才能为之,有宽平的马路,穿得体的衣服,脚上最好还是皮鞋,姿态从容,谈吐不俗……不错,这就是最初我脑子里勾画的散步场景,它是阳春白雪的,不属于我父母,当然也不属于我。你能想象侍弄田地又侍弄牲口的他们,手沾泥巴卷裤脚的他们,放了锄头拿扁担的他们,去悠游自在地散步吗?虽然你多么想他们能歇下来享受这样的一刻。
后来看书,才知道我曾经的理解很好笑。其实,散步一语源于古人的食药风气。魏晋南北朝时,士大夫盲目追求延年益寿,服食五石散成了风气,但其实五石散中的某些成分有较大毒性,会损害人的健康。而药性发作,身体发热,能减轻伤害。为了使药性能顺利散发,食药后不能静卧休息,必须行走,以刺激药性发挥,这叫“行散”。到了唐,此风气渐衰,而行散这种漫步的爱好未减,因此演变为散步。韦应物就有诗曰:“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原来散步就这么简单,如果晚上吃撑了,场地上抱肚子转转,也算。我在以为还没获得散步资格的时候,其实早就散了。
每天早上的上班路上,我都会和一對老人相遇,雷打不动,老头在前,老妇在后。“早啊!”我总不忘招呼一声。头发染得漆黑、爱操大嗓门的老头也总会朝我一点头:散步去!同时,右手向前一挥,那个动作里显见一份不服年岁的自信与豪气。其时,他身后收拾齐整的老伴,板着的脸也会微微笑笑,像森严的门略打开一样,算是礼貌回应。然后,她步步紧跟着领头羊一般,朝前去。这一双身影,每每让我感动,我有时会转回头目送他们一会儿,因为他们跟我的父母差不多年纪,我眼前仿佛还原了父亲犹在,同母亲齐齐散步的情景。
我散步,喜欢一个人,一花,一草,一鸟,一石……都是途中的小友,随时为它们止步,只需目光,不用言语,甚好。不过,偶尔也想和人一起看花赏月,同欢共乐。就像“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东坡“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遥想那夜的散步,该是何等兴味。
据说,两百多年前,在东普鲁士柯尼斯堡一条栽种着菩提树的小道上,康德每天下午准时出门散步,路线十分固定。沿着菩提树小路,每天8个来回,不多也不少,以至当地一些居民以他出现时间来对时。康德去世后,该路被市政府命名为“哲学家之路”。他有句名言:“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不知道,是不是散步中所得?
每一回,遇到一个独自散步的人,他(她)总让我多点好感,因为,这应该是他(她)距离哲学、距离自己、距离大自然最近的时候,也即最单纯的时候。
那天,看到一只鸟在地上走,走了好一会儿,心中一动:莫非,它也在散步?在散步中沉思,如此时的我?
(常朔摘自微信公众号“B座西窗” 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