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代共同富裕观的价值意蕴
2022-07-06傅阿涛
傅阿涛
摘 要:新时代共同富裕观的提出,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从理论上看,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最新成果;从实践上看,是当代建设共同富裕的推进器;从世界影响上看,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价值意蕴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已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不断增强。基于当前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经济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新时代共同富裕观应运而生,指明了正确方向,确定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澄明了部分人对共同富裕的模糊认知,促成了理论上、实践上和世界意义上的重大价值意蕴。
一、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成果。这一成果对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共同富裕与人的个性解放等问题所做出的重要阐释,是指引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全体人民参与推进共同富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理论价值层面而言,新时代共同富裕观,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意蕴。
(一)深化对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辩证关系的认识
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马克思在论述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时指出,物质在社会生活中是绝对必需的存在,因为“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i对于精神对于物质的作用,马克思认为,精神力量在社会生活中是极其重要的作用。“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ii精神上的富裕离不开物质基础上的丰富充实,只有物质富裕,精神才能富裕。物质富裕同样离不开精神富裕,要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才能促进物质富裕。二者处于同一条时间线上,相互促进。在唯物史观里,包含了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辩证关系。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其次,物质的生产方式制约了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即为物质富裕决定了精神富裕,物质富裕是精神富裕的基础。这一说法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延伸出来的,为世人理解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辩证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以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将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纳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全局中统筹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消除了绝对意义上的贫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程跨入新阶段。在这个关键节点,习近平对共同富裕的概念做了总体上的阐明,即“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这一论述的提出,澄明了长期以来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模糊认识,避免了西方福利主义的错误引导,明确表达了共同富裕不光是物质上的富裕,更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并重的富裕。这是习近平在共同富裕整体框架中处理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辩证关系所形成的重要思想认识。总书记立足共同富裕全局,从消除绝对贫困到提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科学认识,对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辩证关系作出了创造性解答,深化了共同富裕全局中对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辩证关系的认识水平。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迈上了新的高度
新时代共同富裕观创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在马恩经典著作中,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达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共产主义则是通过革命等方式,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物质上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社会关系和谐有序。对于每个国家如何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给予具体的方案和步骤,只是给出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各国共产党人依据自己国家的发展状况自行设计本国的共产主义发展路线。习近平执政以来,以精准扶贫、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理念以路径,一步步展开了走向共产主义的光辉大道。他深知要想实现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是不可能的,中国现阶段具备的条件只能先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他谋划布局,设计了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给出了准确的方向。他发表了多篇关于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为中国解决绝对贫困指明了方向。在中国经济转型上,他着重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唯一道路,要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上去。在社会公平正义上,他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只为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新时代共同富裕观强调,共同富裕的主体是人民,要运用和依靠广大民众的力量,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社会、个人多方发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最终结果指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实践价值:有效助推新时代共同富裕实现
新时代共同富裕观是从实践中总提炼出来的科学理论,是作用于共同富裕实践的先进设计,具有鲜明的实践价值,是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巨大的助力。共同富裕关涉国计民生,需要坚持党的先进领导,筑牢坚实的物质基础,凝聚人民的精神力量。在论述中,对党的领导、高质量发展、精神富裕多有论述,对共同富裕的实践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该论述可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巩固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增强共同富裕的精神力量。
(一)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在共同富裕的相关论述中,总书记指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的战略清醒,用永不停歇的自我革命不断祛除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消极因素,不断塑造党长期执政的领导能力和制度优势,从而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真理力量、实践力量,始终赢得人民信赖、支持和拥护,凝聚起众志成城、一往无前的磅礴伟力。
共同富裕对党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坚定政治定力,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力挽狂澜,直面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空前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上率下改进作风,雷霆万钧惩治腐败,利剑高悬强化监督,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把新时代的自我革命提升到新高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校正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航向,党经受深刻洗礼锻造得更加坚强。
(二)筑牢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时代共同富裕观源于社会主义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是指导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针。在论述中,表明了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的决心,指明了共同富裕在物质上的奋斗方向。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上的富裕,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商品的产量,极大满足人民物质上的需求。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的科学决策和正确指引下,中国取得了若干历史性成就。其中,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断脱贫,贫困县数量不断减少,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明显得到解决或改善;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近些年,中国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夯实,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有利条件。随着中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夯实,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筑牢,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性就更大一分。
(三)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人们刻苦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或许会迷茫,或许会陷入思考,自己奋斗的意义是什么,自己为什么要奋斗?自己理想的生活该是什么样子?新时代共同富裕观给出了鲜明的答案,就是每个都应该为了自己个人的幸福生活奋斗,理想的生活自然是充足的物质积累,丰富的精神生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生活。论述在凝聚精神力量,丰富精神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精神力量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活动、心理状态中产生的自信、自立、自强的激情和活力,以及自控、自律、自觉的意志和毅力。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状为实际,最终指向共同富裕的科学指引。
论述中强调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精神共同富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促进人民精神生活走向共同富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博物馆条例以及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等出台,有力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党的十九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把培养时代新人作为着眼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风尚,不断推动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在培养时代新人方面,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方针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等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基层提供育新人的空间和土壤。新时代共同富裕观凝聚起全体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树立了和谐的社会风气,为共同富裕的进一步展开积蓄了精神动力。
三、世界意义: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新时代共同富裕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探索,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意义有三:其一,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发展方向提供有益借鉴;其二,为世界各国消除贫困贡献中国方案;其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一)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发展方向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早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多数发展中国家相似,存在经济基础滞后、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方向不合理等不足之处,因此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现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成功经验值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借鉴、参考。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以阐明国家即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本质,并对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立新的国家和政府、由谁治理国家、如何治理国家做出了相关理论上的阐释。但就实践上来看,对于马克思国家治理理论的研究应用,较多发展中国家的成绩不理想,甚至动摇了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这其实是发展中国家对于本国的发展方向探索的不够,未能根据本国找准具体的发展模式;或是在探索中束手束脚,迈不开步子。为此,来自中国的成功探索与发展规划就能对当前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起到启发作用。
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工业到现在建起世界上最全面的工业体系,这都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方向指引和中国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习近平在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中,强调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目标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对中国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做出了科学指引。在现实中,中国社会正朝着这个方向稳步迈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第三次收入分配方案出台、加大普惠性资本投入等举措正在不断落实展开。这便是中国共同富裕应然与实然上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根据社会发展现状、人民群众需求做出的科学决策。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依据其中的工作方法、先进经验、正确方向对本国的总体方向做出合理性调整,并通过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宣传,增强民众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信心,增强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凝聚力,加快本国发展速度。
(二)为世界各国消除贫困贡献中国方案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相较于资本主义的制度优势,是中国人民的美好期待,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同志带领中国人民推进共同富裕,为东西方国家贫富差距的治理与实现共同富裕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加快推进共同富裕步伐,其中一个拦路虎就是绝对贫困,惟有消除绝对意义上的贫困,方能去谈共同富裕实现的可能性。“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iii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通过陕北农村工作的经验,创造出精准扶贫的扶贫战略,最终消除了中国绝对意义上的贫困人口,实现了世界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更进一步。精准扶贫以各地具体发展为根据,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他指出,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习近平在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中对中国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实质、基本原则、实践路径等做出了科学阐释,在实践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中国消除贫困的过程有着一套独有的工作体系,是世界各国尚不具备但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中国通过精准扶贫,成为了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国有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发展阶段上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却能在减贫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除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中国的扶贫机制是主要原因。中国的扶贫机制优于世界各国的扶贫机制,是一套完整的自上而下的体系。扶贫不光是將生活水平提上来,更要提升民众自身致富的能力和热情,要给予民众希望,要扶志和扶智,还要让民众的文化生活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这是来自中国的扶贫方案,亦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目前还无法做到的。世界各国风俗民情国情党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以中国成功的扶贫经验为依据,实事求是,切实关注民众的呼声,发展本国生产力,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新时代共同富裕观以宽广的国际视野,为世界各国消除贫困提供了中国方案,参考价值丰富。
注释:
i《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86 页。
ii《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12 页。
iii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参考文献:
[1]陆卫明,王子宜.新时代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J/OL].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7.
[2]吴文新,程恩富.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实现的前提与四维逻辑[J].上海经济研究,2021(11):5-19.
[3]方世南.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价值和路径[J].学术探索,2021,(11):1-7.
[4]刘旭雯.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科学意蕴[J/OL].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1.
[5]张春敏,吴欢.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贡献[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0(01):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