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理念的经济金融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2022-07-06於岑
於岑
摘 要:在目前的经济体制下,大数据理念下的金融能为节约最多的资本,并使其更具活力。然而,由于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问题以及金融业“信用”问题,特别是新的金融信用风险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使得大数据金融的“高风险”问题一直困扰着它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大数据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入手,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找出目前大数据金融监管系统建设中的问题和缺陷,最后,在此基础上,为保证大数据金融的长远、稳健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管理体系;经济金融;大数据理念
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大数据金融的高效便捷产品極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金融需求,P2P网贷和网上理财产品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信贷风险。网络金融作为一项新兴的业务,其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传统的融资模式所带来的信贷安全问题。
一、大数据理念下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相关概念
(一)大数据金融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大数据金融是通过数据分析,云存储,云计算来实现的。通过手机等信息化技术,可以进行存款、贷款、证券投资等与传统金融相关的服务。相对于传统金融,大数据金融公司的信用也是"线上信用",不再需要办公机构、纸质资料、地域、交易对象等,但金融主体审核、金融业务操作违规性等问题频发,金融服务成本大大降低的同时也带来了信用风险问题。目前,大数据金融主要有三种类型:P2P、第三方支付、众筹等,P2P网络借贷是指借款人在线"一对一"在线贷款;而第三方支付则是基于移动电话进行在线支付与交易;而众筹融资,就是利用网络上庞大的数据,调动投资人的力量。
(二)金融市场信用风险概念
金融业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运营风险构成的高风险产业。信用风险是指在进行的交易中,因参与者无法完成其所承担的责任,或者其产品的信用情况发生变化,从而对其原有的价值造成一定的影响。不管是传统金融,亦或是大数据金融,都存在风险问题,都是金融业自身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大数据金融中的“高信贷风险”是由于网络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所致,从而导致了大数据金融交易中的不确定损失。
二、我国大数据理念下金融市场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形式,它是一种与传统金融市场相区分的新型金融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大数据金融的参与主体的数量和类型也在不断扩大,显示出了强大的竞争和活力。而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大数据金融市场中,不同的客户之间的信用评级是不同的,而随着交易的增多,信贷事件也会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大数据金融平台的信用风险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一场金融危机。
(一)大数据金融公司的信用业务无实物抵押权和保证
因为网络平台上的金融交易是以虚拟货币为基础的,不能提供任何的实物作为抵押物,因此,在未来的交易过程中,将会产生抵押品的价值达不到贷款的要求,从而给网络金融公司造成巨大的违约风险。
(二)信用信息系统不健全
就征信系统而言,大数据金融的贷款业务以个体的小额贷款为主,但因其规模庞大、种类繁多,使得其评价工作繁琐、效率低,而且其科学性还需进一步提高。这样,大数据金融企业就很难对其信用状况进行正确的评估,从而导致企业出现亏损、贷款中断、资金流失等问题。
(三)信用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诚信道德缺失
在网络平台上,随着对个人信贷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客户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因此关于借款者的资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信用风险会大大增加,对进一步的完善和综合把握信贷信息不利。
三、目前我国大数据理念下金融市场中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大数据金融市场制度缺失
我国大数据金融市场存在的制度缺陷,其原因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管功能不明确,造成大数据金融市场的失信成本偏低,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的市场诚信建设。虽然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大数据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从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来看,我国目前对信用风险的监控尚有欠缺。例如,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对融资项目范围、融资方式的信用管理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并未对P2P网络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风险进行法律规制。此外,监管体制上也出现了"多头监管、各自为政"的局面。
(二)对大数据金融市场的交易控制不到位
大数据金融市场的交易控制问题与监管问题不同,其重点在于对大数据金融的监管过程和功能的发挥,也就是监管手段上的不足。一方面,由于不同的金融的监管机构不能够有效地控制金融行为参与者的行为,使其风险问题更加突出。在当前的大数据技术发展阶段,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信贷风险很难完全消除,但若参与者的资质满足,将会大大降低信贷风险。然而,监管当局并未对其交易目的、身份信用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使信用等级低下的人群得以进入,从而造成了网络借贷风险、理财风险和众筹风险。另一方面,在大数据金融中,参与方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资金流动,而在金融资本进入之后,第三方支付平台会在一段时间内将资金注入大数据金融中,而一旦外界不了解这些资金的流动情况,就很难查出其资金流向,从而导致了金融风险的增加。
(三)大数据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管理方法不足
传统的金融风险主要依赖于金融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监督,以保证其稳定。然而,针对当前大数据金融市场中出现的各类风险问题,虽然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识别与控制,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使得其风险日益增大。例如,大数据金融公司是大数据金融的主要市场的主体,它的信用评价制度与银行征信体系没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它很难依靠自身的能力来应对信贷风险,是因为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无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因为信息技术是发展大数据金融的基础,大量的信息数据会产生不确定性和外部风险,这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大数据金融市场非预期应对不足
由于大数据金融的不确定性,大数据金融中存在着诸如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了大量的数据丢失,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大数据金融的安全性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信用风险的问题,而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由于缺乏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无法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标准,即便网络安全技术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网络运营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大数据理念下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完善方法策略
(一)加强法规和监管制度体系建设
在制度体系方面,要根据金融活动的特征和风险因素,建立符合金融活动实际需求的全面的风险管理准则。首先,要对其主体资格、信用等标准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对其信用状况等进行严格的审核,放款人的收款方法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二是要对流程风险进行清晰的认定和规范,比如,尽快制定一套流程控制规则,以保证其与大数据金融业务流程的需求相适应,并能及时跟进。三是要完善有关的惩罚措施,把网络金融中的恶意行为纳入刑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制度中去,加强对网络金融的惩罚,以增加违法成本和减少风险。
其次,明确监管机构的组织架构,明确当前金融监管体制下的监管功能,例如,對大数据金融企业的监管可以明确工信部门、商务部门的相关职责,并在银保监会、央行等部门之间畅通信息沟通共享机制,扩大监管的覆盖面。
最后,从目前我国大数据金融法规的状况来看,应当将其“补充性”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出来,而行业协会则是专业机构,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风险辨识能力,对其进行完善。结合英国和美国的实践,行业协会可以极大地改善行业发展环境,提升企业的创新管理水平,在法律制定前,以产业标准的方式来控制参与机构和财务行为,减少参与风险。
(二)按照市场风险的内容设计管理手段
要严格按照网络金融市场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要加强资质、技术、银行等方面的管理,比如对银行违规划拨、违规操作、对平台技术资质等方面加大处罚力度,从根源上控制风险。文章从信用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借款人进行资质审核、信用评价和监管。因此,要强化全过程监管,明确违规管理责任,建立从监管部门到企业的监管职责,对基金管理人,也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行业准入标准门槛。
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要利用网络平台的数据和信息资源,构建信息共享机制,特别是信用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共享,为未来的金融业务提供监管依据,加强信用信息的管理,减少信用风险。美国政府设立了一个专门受理投诉、处理投诉等的网络金融投诉中心。
(三)制定大数据金融行业规范
建立大数据金融产业的规范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技术,二是产业标准。所以,在大数据金融行业成立后,必须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同时,要加强大数据金融信息技术产业的标准化,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信息化。
(四)制定预警计划
针对大数据金融的特征,建立有效的、及时的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有效地规避外界因素的负面影响,在危机发生的时候,及时的反应,从而减少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必须加强对数据的加密技术的研究,保护整个金融市场的交易信息安全和可靠性。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是降低金融市场风险的关键,只有真正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大数据金融安全。
五、结束语
总之,大数据金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将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金融中的信用风险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信用风险来自金融交易的各个方面,而我国在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由于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手段,缺乏对金融交易的控制,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反应等问题。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加强风险管理,健全相应的制度,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风险问题,促进大数据金融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超.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营销界,2020(03):48-49.
[2]王俊力.浅谈大数据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J].商,2019(31):191.
[3]花亚博.论我国大数据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0,28(1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