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淤村:烹饪“生态蛋糕” 实现华丽变身

2022-07-06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

浙江国土资源 2022年6期
关键词:整治土地生态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

一、项目背景

下淤村位于浙江省开化县东部,音坑乡东南部,全村地域面积1.4 平方公里,村集体林地面积1470 亩,国有林地面积2000 多亩。先前,下淤村污水横流,鸡粪满地;村前的马金溪里,挖砂船马达隆隆作响,河道被挖得坑坑洼洼;村后的白虎山、月亮山,也被村民砍成了“瘌痢头”。2018 年,浙江省启动首批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下淤村以此为契机,关停制砂厂、红砖厂、养殖场,对区域内土地、河道进行全面治理。“治水、造景、富民、强村”,下淤村首先通过治水打造生态经济走廊,后又依托土地整治等工作开展村域级整体系统整治。截至2021 年,下淤村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示范样板项目基本建成,村域级生命共同体形态特色得到体现,生态价值的提升及转化对乡村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有力支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满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二、主要举措

下淤村坚持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保护优先,合理规划,强化治理,从践行低碳理念,拓展水域生态,优化群落结构等方面提高生态功能,结合土地开发复垦、黄金水岸线建设等工作,对区域内土地、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和生态修复。

▲下淤村马金溪建设现状图

(一)规划引领,整合生态资源,做精生态修复

1.“多规合一”,系统推进全局生态修复。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融合国家公园建设规划、全域旅游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实现各类规划的空间布局无缝衔接,系统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2.高标规划,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总体规划设计,合理划定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对违章建筑进行拆除、治理或收储利用。结合近年来耕地面积减少的现状,实施农用地整治项目。项目中因地制宜、合理布置,增设灌排设施、道路等配套设施,改良田块耕作层、培肥土壤,使项目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交通便捷、旱涝保收,同时注重景观和生态保护。实施科学规划和用途管制,持续改善耕地生态,深入开展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二)理念升级,强化综合治理,做实生态修复

▲下淤村特色民宿建设——霞洲艺术村

1.坚持保护优先,全面贯彻生命共同体理念。加强环境整治、农田生态建设和耕地修复,率先从禁渔治河、封山育林入手,制定了禁渔令、河长制、街路长制、全科网格等长效管理机制;关停制砂厂、规模养殖场、红砖厂,结合土地复垦、黄金水岸线建设等工程,对区域内土地、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和生态修复;成立巾帼队、志愿者、河道保洁等队伍,加强山林、河道巡查保护,劝导不文明现象,防止垃圾落地、入河。

2.增强生态意识,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下淤村作为全省首批低(零)碳村创建试点,通过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逐渐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提升森林等碳汇资源挖掘能力,实现区域控碳水平明显提升,碳近零排放。同时,也将为系统推进开化县减排、控源、固碳、增汇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形成示范,树立“开化样板”。

(三)破难攻坚,提升生态功能,做靓生态修复

1.拓展水域生态空间,全面提升水质。结合“五水共治”工作,深入治理村域自来水、江水、河水等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不断完善周边水流域的生态系统,河道两侧尽可能留出空间,内侧种植树冠较大的树木,外侧地面种植草坪,构建河岸缓冲带,疏通河道毛细血管,充分吸纳入河污染物,有效地改善这一区域的温度、湿度与舒适度。

2.加强群落结构优化,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培育下淤村为“一村万树”示范村,主要种植浙江楠、黄山栾树、银杏等珍贵树种、彩色树种12065 株,利用农村的边角地、废弃地、荒山地、拆违地、庭院地进行见缝插绿。

(四)强化品牌,实现生态转换,做强生态修复

1.土地规模整治,鼓励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将“农地流转、农居集聚、耕地保护”三项措施有机结合,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结合乡村旅游,创建特色旅游品牌,依靠产业振兴、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

2.打造生态品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在做好汉唐香府、夏家蜂蜜、奇峰寨等已有特色品牌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开展音坑乡读经源村传统村落保护、大宗油料生产基地建设、里庄精品民宿等项目。整合历史文化传统村落项目,推进古道修复、宗祠复建等项目,以点带面发展全域旅游,

三、修复成效

截至2021 年,下淤村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示范样板项目基本建成,实现了“采砂经济”到“打工经济”再到“美丽经济”的华丽转变。这次生态修复体现村域级生命共同体形态特色,从村域土地整治、生态系统优化、特色产业发展和文旅资源融合四个方面入手,对生态价值进行提升及转化,有力支撑乡村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提高,提升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满意感、安全感。同时,建设高品质、高效益、高附加值的未来农业经济区,引导帮助本地农业产业提升拉伸产业链,形成一二三产全面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立足村域实际,开创全域土地整治新局面

通过总体规划设计,合理划定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对违章建筑进行拆除、治理或收储利用。目前下淤村已拆除主房127宗、附房87 宗,面积4.8 万平方米,收储利用13 宗面积0.18 万平方米,用于发展精品民宿,统一安置新村3万平方米。实现人口由分散向集聚的转变,缩减村庄占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腾挪空间。

(二)生态功能提升,打造乡村生态系统新形象

完成绿化建设9.73 公顷,营造林任务9.73 公顷,森林覆盖率从69.31%提高到71%,极大提升了森林生态功能。优化村庄周边水流域的生态系统,改善区域温度、湿度与舒适度。去年,下淤村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马金溪水质稳定保持Ⅰ类,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100%。

(三)特色产业发展,生成美丽乡村振兴新路子

通过农旅结合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建设高品质、高效益、高附加值的未来农业经济区,引导帮助本地农业产业提升拉伸产业链,形成一二三产全面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钱江源未来农业园项目,助力全县34 个村消薄,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增收;奇蜂寨的中蜂产业休闲观光园,培养了近千人的技术过硬的养蜂人才队伍,带动了全县300 余户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

(四)生态价值转化,成就文旅资源融合新业态

下淤村将村中老宅进行统一收储,多方合作、艺术化开发,成功打造“艺宿家村落”。目前已吸引10 位艺术家入驻,依托2 位首届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利用5 个特色乡村振兴讲堂线下实践点,开展农民美育和技能培训,培育高素质农民、乡土艺术家、职业农民等300 人以上,推动农民创业,就业转化率90% 以上,成为开化乡村游的新样板。下淤村2021 年接待游客43 万人次,农民人均收入超3.3万元,旅游产业成为下淤村民致富的新增长点。

四、启示

下淤村坚定不移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推进村域级系统生态治理工作。坚定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藏粮于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指示,针对村内农用地逐年减少的现状,开展了一系列的农用地整治措施,有效提高了耕地质量;同时,积极开展五水共治工作,利用项目区内生态公益林地、马金溪、中村溪及零星分布的坑塘水面构成的自我修复功能良好的生态系,使村内生态修复得到极大保障,也加强了人民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生态修复带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力求文旅融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打造独属于下淤村的文化IP。下淤村在进行生态修复的同时,坚持做好农用地保护工作,并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为村域整体系统整治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一)涉农土地整治,合理规划保障农用地质量

根据项目区实际地形和周边基础设施条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整治规划的要求,与当地相关规划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置,增设灌排设施、道路等配套设施,改良田块耕作层、培肥土壤,使项目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交通便捷、旱涝保收,同时注重景观和生态保护。

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实施科学规划和用途管制,持续改善耕地生态,深入开展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等土地综合整治,为粮食安全拧紧“安全阀”、系上“保险带”。

(二)生态功能修复,保护和恢复乡村生态功能

积极开展五水共治工作,为完善水流域的生态系统,河岸上应尽可能留出空间,种植一些树冠较大的树木,逐步形成林带,地面则栽上草坪,贴岸的树冠还可以伸向河道上空。不仅能增强生态功能,还可以发挥景观作用。同时开展“一村万树”示范村创建工程,利用农村的边角地、废弃地、荒山地、拆违地、庭院地进行见缝插绿,一个村一般以一种树为主,主要选择珍贵树种、彩色树种进行种植,种植规模达到村均万棵以上,户均10 棵以上。

(三)特色产业提升,绿色农业发展呈现新格局

通过农旅结合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建设高品质、高效益、高附加值的未来农业经济区,引导帮助本地农业产业提升拉伸产业链,形成一二三产全面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牢牢把握“土地整治+”的理念,探索实施“土地整治+村庄整治”“土地整治+现代农业”“土地整治+乡村旅游”等。以生态修复带动经济收入,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促进村集体和群众增收“双赢”。

(四)文化名片输出,文旅资源融合开创新局面

下淤村坚持以文促旅,目前已吸引“艺宿家”“吴府竹艺”“霞洲有礼”等文创新业态入驻,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典范村。接下来还将开展音坑乡读经源村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大宗油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特色民宿建设工程、里庄精品民宿项目;结合马金溪打造“水岸风情、休闲下淤”,整合历史文化传统村落项目,推进古道修复、宗祠复建、传统美食、精品民宿等项目,真正做到文旅融合。

猜你喜欢

整治土地生态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我爱这土地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环境卫生,靠整治更靠素质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全国集中开展整治酒驾、醉驾行动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