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麦冬的种植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基于139户种植户的调研数据△
2022-07-06赵丹陈杰叶坤浩戴维赖强龙王钧王涛陈岗福罗德木
赵丹,陈杰*,叶坤浩,戴维,赖强龙,王钧,王涛,陈岗福,罗德木
1.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中药材研究所,四川 绵阳 621023;2.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四川 绵阳 621023;3.绵阳大地麦冬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 绵阳 621023;4.四川代代为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绵阳 621100;5.三台县永明镇本源麦冬种植专业合作社,四川 绵阳 621100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又名麦门冬、寸冬、沿阶草、书带草、绣墩草等,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块根因入药,味甘、微苦,性凉,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的功能[1-2],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 年版收载品种[3]。三台涪城麦冬栽培历史悠久,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80%以上,是川麦冬道地产区[4]。涪城麦冬作为地理标志产品,是四川省三台县农业特色产品之一,也是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约10 万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其种植收入占产区药农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5]。随着麦冬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其已成为四川省三台县涪江沿岸乡镇的主要经济作物和收入来源。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方式对涪城麦冬种植现状进行调查,旨在发现其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为麦冬产业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1 方法
1.1 调查区域
于2018 年4 月对四川省三台县行政辖区内涪江沿岸的永明镇、芦溪镇、花园镇、老马乡、刘营镇、里程乡、争胜乡、灵兴镇、新德镇9 个乡镇(以下简称9 个乡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E104°43′~105°18′、N30°43′~31°25′区域)的麦冬种植户、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行调查[6]。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进行,结合实地考察和专家指导。调查内容包括麦冬种植密度、施肥次数、施肥量、病虫草害防治时间、防治次数、生长调节剂用量、生长调节剂种类、间套作和轮作情况。
1.3 数据分析
在Microsoft Excel 2003 中进行数据整理及初步分析,用DPS 9.5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对9个乡镇的139户麦冬种植户进行调查,被调查者多数为中老年,平均年龄为48.25 岁;平均每户种植面积为2.4 亩(1 亩≈666.67 m2),家庭劳动力人数平均为2.65 个,对于麦冬种植来讲,劳动力较为缺乏;麦冬种植户主要以种植麦冬收益为收入来源,很少有其他的收入。
2.2 不同乡镇麦冬种植品种、密度情况
调查发现,涪城麦冬地理标志保护区种植麦冬均为直立型常规种,且均为自行留种。少数企业、合作社的示范基地和示范户种植优良品种“川麦冬1号”。
9 个乡镇麦冬种植密度为4 万~34 万株/亩。种植密度<5 万株/亩的只有花园镇1 户和新德镇1 户;除争胜乡外,8 个乡镇都有种植密度>15 万株/亩的种植户,但数量较少。对各乡镇平均种植密度分析可知,芦溪镇>里程乡>刘营镇>老马乡>花园镇>新德镇>灵兴镇>永明镇>争胜乡。芦溪镇平均种植密度最大,为18.41 万株/亩,争胜乡平均种植密度最小,为8.02 万株/亩。通过乡镇间的平均种植密度差异性分析可得,里程乡与争胜乡、芦溪镇与永明镇、争胜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芦溪镇与灵兴镇、永明镇、争胜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由表1 可以看出,不同种植密度的麦冬平均产量有一定差异。由于农户种植的技术不规范及田块差异等原因,不同种植密度的麦冬平均产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不同麦冬种植密度的产量()
2.3 不同乡镇麦冬施肥情况
由表2 可知,所有麦冬种植户均选择了有机肥、复合肥、单元肥配合使用;施肥方式差异不明显,主要包括底肥、一次追肥、二次追肥、三次追肥、四次追肥;底肥主要集中在3 月中上旬使用,一次追肥时间主要为4 月下旬至6 月下旬,二次追肥时间为6 月下旬至7 月下旬,三次追肥的时间均集中在8 月下旬,四次追肥主要在9 月完成。有机肥主要用于底肥,以猪粪、鸡粪、商品有机肥为主,追肥时会少量配施油枯、清粪水等农家肥;复合肥和单元肥施用时只选其一,用量随追肥次数增加而减少。作为底肥的单元肥以过磷酸钙(P2O5,12.0%)、碳酸氢铵(N≥17.1%)为主,一次追肥的单元肥主要为尿素(N≥46.4%),后期追肥施用硫酸钾(K2O≥52.0%)。复合肥前期主要是以均衡肥[N-P2O5-K2O(15∶15∶15)]、高氮复合肥[NP2O5-K2O(25∶15∶5)]为主,后期追施块根膨大肥以高钾复合肥[N-P2O5-K2O(16∶8∶21)、N-P2O5-K2O(16∶5∶28)、N-P2O5-K2O(12∶24∶24)等]为主。用量方面,里程镇底肥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最多,分别为2.00 t/亩和77.50 kg/亩;新德镇施用农家肥最少,仅为0.90 t/亩。
表2 9个乡镇麦冬施肥情况
2.4 不同乡镇麦冬病虫草害防治情况
由表3 可知,9 个乡镇均选择用除草剂来防治草害,其中里程镇除草剂使用次数最多,达到了2.5次,老马使用除草剂次数最少,也达到了1.6 次,使用时间为3—10 月。除草剂在麦冬生育期一般使用2次,第1次在麦冬栽种后,使用乙草胺、莠去津复配兑水喷施;第2 次使用主要是在玉米收获后结合施肥将绿麦隆与肥料混匀撒施,少数农户会在5—7 月再喷施1 次选择性除草剂(如43%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其余时间为人工除草。在防治病害用药方面,除芦溪镇在5 月上旬使用防治病虫害药外,其他乡镇均未对麦冬病害进行防治;在虫害药使用方面,9 个乡镇均选择用药对麦冬进行虫害防治,其中平均防治次数最多的是芦溪镇,为1.2次,使用时间为4月中旬,其他乡镇防治虫害药使用时间为4月上旬。
表3 9个乡镇麦冬病虫害草防治情况
2.5 不同乡镇麦冬生长调节剂使用及产量情况
由表4 可知,在生长调节剂类别上,9 个乡镇都使用了多效唑,使用烯效唑的乡镇有花园镇、灵兴镇、新德镇,且只有10 户。使用生长调节剂的时间均为10月上旬,多效唑的用量为7.21~14.00 kg/亩,烯效唑用量为0.20~0.25 kg/亩。9 个乡镇麦冬产量为964.28~1 338.80 kg/亩。
表4 9个乡镇麦冬生长调节剂使用情况及产量
2.6 麦冬间套作、轮作情况
调查发现,138 户在种植麦冬时套种玉米,1户种植麦冬时套种苦瓜;2 户会在玉米收获后间作蒜苗。套种玉米多为育苗移栽,苗龄三叶期即可移栽,每8~13 行麦冬栽1 行玉米,株距20~26 cm,单行单株种植。套种玉米品种“郑单959”“正红505”为主,玉米产量为1000~1600 kg/亩。玉米收获后可种植大蒜,将种瓣消毒处理后,按行距40~50 cm、间距10~15 cm 撬窝植入麦冬种植田。种植苦瓜等藤蔓蔬菜时需建造攀援架,攀援架立柱呈矩阵排列,立柱的间距横向2~3 m、纵向5~6 m,立柱上连接承重绳。4 月在攀援架下按在50 cm 的株距单株种植苦瓜幼苗。保护区麦冬连作比较普遍,其中,95 户无轮作,占68.35%;26户每年轮作,占18.71%;13 户2 年轮作1 次,占9.35%;5户多年轮作1次,占3.60%。
3 结论与建议
3.1 种植现状
本研究对9 个乡镇的139 户麦冬种植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种植户基本情况、种植密度、施肥情况、病虫草害防治情况及生长调节剂使用情况。结果表明,麦冬种植户平均年龄偏大、劳动力缺乏,且种植麦冬的收入为其主要收入来源;麦冬栽培品种单一,基本为常规种,且连续多年无性繁殖;各乡镇的平均种植密度为8.02万~18.41万株/亩,不同乡镇不同种植户的种植密度差异较大,少部分种植户种植密度>20 万株/亩,但也有极少种植户的种植密度<5万株/亩;麦冬施用的肥料类别及施肥次数没有明显差异,施肥时间差异主要为一次追肥和二次追肥,一次追肥时间差异达到2 个月,二次追肥时间差异为1 个月,有机肥主要作为底肥施用,而复合肥和单元主要作为追肥施用,且单次施用量随追肥次数增加而减少;因不同田块肥力的差异及种植户施肥习惯的不同,同种肥料用量存在差异;在病虫草害防治方面,9 个乡镇的用药次数和时间差异不大,基本上为2 次用药防治草害,不进行麦冬病害防治,一次用药防治虫害。植物生长延缓剂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常见的有多效唑、矮壮素、缩节胺等,农业生产中已广泛应用[7]。多效唑有抑制植物生长、矮化植物、促进植物侧向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的调控作用,且有低毒、广谱的特点。9个乡镇使用的生长调节剂以多效唑为主,只有3个乡镇的个别种植户选择其他的生长调节剂。在多效唑用量上,有的种植户可以达到14 kg/亩,最少的有7.21 kg/亩,相差较大。近年来,随着政府和各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多效唑施用量有所下降,但依然是麦冬种植的一大问题。
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能减轻作物病害发生和产量损失,达到保护作物多样性、减少农药过量施用的目的[8]。麦冬套作玉米,套作品种较单一,导致田间生物多样性水平降低、病害严重。麦冬种植连作较普遍,多数农户因为土壤和麦冬行情的原因选择轮作,且主要以旱-旱轮作为主,水-旱的轮作较少。
3.2 存在问题
3.2.1 劳动力缺乏,机械化程度低 麦冬种植模式属于劳动密集型,种植人工费为5000~8000 元/亩,占总投入费用80%以上。经调查发现,种植户中中青年多数外出务工,虽然平均家庭劳动力为2.65 人,但投入到麦冬种植上的劳动力偏少、年龄偏大。劳动力短缺且雇佣成本高成为影响麦冬种植的一大问题。同时,由于麦冬属于小宗农产品,几乎没有单位愿意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开展机械研究。目前,麦冬种植机械化程度低,不利于麦冬产业可持续发展。
3.2.2 品种、作物种类和种植模式单一 麦冬现有选育品种“川麦冬1 号”和“川麦冬2 号”,但农户普遍使用常规种,且多年未对种源提纯复壮,导致品种退化。虽然,目前地理标志保护区麦冬种植作物种类有玉米、大蒜、苦瓜、豇豆等,但是由于种植技术、销售等原因,90%以上的农户都选择套种玉米,导致整个麦冬生态区种植作物种类单一、生态系统多样性降低、病害严重。近年来,麦冬茎基腐病、根结线虫病等多发。
目前,涪城麦冬地理标志保护区形成了麦冬-玉米为主,零星有麦冬-玉米-大蒜、麦冬-藤蔓蔬菜等间套作的种植模式,种植模式相对单一。多样化种植模式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可行策略,与单作相比,间套作具有提高养分吸收和产量的优势[9]。间套种作物玉米等与麦冬处于不同生态位的植物可充分利用光、气、热、肥等资源,可以为麦冬遮阴、阻碍根结线虫等的快速传播、抑制杂草,实现共生互利。通过轮作对不同作物进行合理布局和轮换、建立不同组合的优化搭配和种植模式,也是麦冬生态种植的方向[10]。
3.2.3 规范化种植技术实施不到位 目前,生产上缺乏麦冬种植技术规范,保护区各乡镇麦冬种植时间也不尽一致,种植密度相差近5 倍,施肥时间、施肥种类、用量各不相同,多效唑使用量没有参考标准,不标准的种植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不均、药材性状发生变异,严重影响了麦冬的产量与品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药材中蓄积残留,也导致了环境和临床用药安全问题。调查还发现,由于劳动力缺乏引起麦冬提前采挖等问题导致麦冬营养成分难以富集,药材品质下降。
3.3 建议
3.3.1 研究机械化种植技术,大力推广机械化 麦冬产业长期处于以人工为主的生产状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人力资源越来越少、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必将导致产业发展受限。为了改善麦冬产业技术环境、提高竞争力,迫切需要研究和推广麦冬机械化种植、管理和采收。同时,需要研究适宜麦冬机械化采收的种植制度、管理模式和采收方式,推广机械化种植。
3.3.2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选育优良品种 应以野生资源和现有栽培品种为基础,创制专用型麦冬新材料,进一步筛选适宜食用、保健、药用等不同需求的麦冬新品种,对现有品种进行提纯复壮,恢复“川麦冬1 号”的优良品种特性,建立麦冬良种繁育基地,加快良种繁育和推广进程。
3.3.3 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建设麦冬标准化、规范化基地 应充分发挥科研机构、企业的优势,优化现有种植体系,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建标”原则,建立和完善麦冬产业种苗分级、合理施肥、科学施药等标准体系及技术规程,建设麦冬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基地,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合作联社,逐步提高涪城麦冬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水平,提升麦冬品质。
3.3.4 研究生态种植关键技术,丰富麦冬生态种植模式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12]明确规定了“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规范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等。郭兰萍等[13]提出,生态农业是中药农业的必由之路。应在总结吸取各种农业生产实践成功经验、综合考虑品质形成生态主导因子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规律的基础上,以生产全过程为主线,依据大田试验和受控实验的经验和数据,以麦冬和间套作作物为核心,利用生理生态学,开展轮作、间套作作物的种类、品种及栽培管理等关键生态种植技术研究,构建多种适宜的栽培模式,丰富麦冬产区作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