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明确五破五立
2022-07-06温小梅
温小梅
摘要:在教育领域不断进行改革的今天,教学评价改革也被逐渐被重视。教学评价是一种反馈机制,是教育工作中各个主体了解自己和其他参与者的一面镜子,对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很重要,明确五破五立,对其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也有重要意义。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评价的标准,主题,形式,原则等角度进行研究。
关键词:教学评价;改革;中小学
引言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参照标准对教学中的各个维度进行判断的活动。从本质上讲属于一种反馈机制,这种机制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在改革学校评价方面,“破”的是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立”的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相应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完善幼儿园评价、改进中小学校评价、健全职业學校评价、改进高等学校评价5项任务。
1中小学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教学评价并不是一个新名词,而是由来已久。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实行效果并不显著,这一点在中小学教育中更加明显。很多学校管理人员认为中小学生因为年龄限制,对很多事情并不能很好理解,自我意识也不完备,所以在学生进行评价时只是走一个形式,从而无法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也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工作者内部评价时标准也比较死板,而且趋于功利化。比如评价一位教师只看她教的学生的某一时期的成绩。虽然说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评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学习效果的客观反映,但教育毕竟不像是种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有收成。教育更不是一锤子买卖,有一锤定音的成绩。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结果都只是过程,所以在评价时也不能只着眼于当下。
而且,要让教学评价真正可以为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就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让教育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参与者都能在这个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如何进行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
2.1建立现代化课堂考核标准
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中,“破”的是重教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立”的是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相应提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进中小学教师教研评价、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5项任务。
上课是教师工作的最主要部分,也是传递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中,课堂考核自然应该占主要地位。讲好一堂课也是教师素质的基础体现,但什么样的课堂是“好”的课堂呢?评价标准可以有很多,而且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发展,但从整体上来说,必须要适应现代化的要求。
首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只会跟着老师读,之后自己死记硬背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代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中小学生有时可能不具备这种能力,但从小培养孩子的这种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同时,也要利用多媒体设备等工具丰富课堂的形式,让书本上的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只有这样与时俱进的考核标准才能更好的评价课堂效果。
2.2认清评价主体,听取多方面意见
改革学生评价,“破”的是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立”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相应提出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7项任务。
评价主体,简单来说就是谁来做评价这件事。教育工作进行过程中,和很多人和组织直接或间接的产生联系,从理论上讲,这些人或组织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群体的评价权往往被忽略或者走马观花一样走个形式,比如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和意见等。在一个开放性和法制化的社会中,没有谁只能被评价,所有的关系都是相互的,哪怕是还不完全懂事的中小学生,也可以凭自己的真实经历评价一位教师的工作情况。
当然,根据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和所处位置的不同,不是所有人的评价都同等重要,但要改革教学评价,就要打破狭隘的认知,考虑各个群体的意见,对教学进行综合性评价,让评价结果更加有说服力。
2.3丰富评价形式,让教学评价更好发挥作用
改革用人评价,“破”的是文凭学历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观,“立”的是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相应提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促进人岗相适2项任务。
教育工作更具有复杂性,评价角度也方方面面,所以单一的评价形式和考核标准自然无法说明什么。要进行教学评价改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丰富评价形式,推动信息的流通,提高沟通效率。比如,匿名评价会更有利于信息的收集,可以让学生和家长说出心中的想法或疑惑。
而且中小学生观念和习惯都没有形成,做事情缺乏自主性,比较依赖外界的反馈来规范自身行为,所以教师只靠期末一段评语是不足以完成教学评价的,可以把这种评价渗透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的细节性表现进行当面或留言评价,让学生感到受到关注,同时也更好的养成习惯。
2.4将教学评价改革与教育改革相结合,打破功利性原则
教学评价改革从宏观上说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教育改革的核心思路就是围绕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当然,在这里面不能有极端想法,认为要废除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有它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但并不能因此就忽略它的弊端,所以提出了素质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从原则上来说也要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根本思想就是打破从前只认成绩的功利性思想,而向更加多元和有效的方面发展。而且,中小学生升学考试的压力比较小,这一原则在中小学教育中也更加容易实行。
3结语
综合来说,教学评价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改革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能因为中小学在教育中所处的阶段和学生的年龄限制就加以忽视。教学评价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需要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不断探索,中小学处在教育的初始阶段,而且升学压力较小,最适合进行这种研究,从而改变传统的走形式,单标准,功利化的评价体系,更好的为素质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晏忠芳. 中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探讨[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8, 000(012):1-1.
[2] 袁海辉, 钟九根, 李琛,等. 《新课标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与实践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J]. 小说月刊, 2018(9):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