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表象训练法在轻武器射击教学中的应用
2022-07-06徐路超
徐路超
射击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动,对射手的心理素质和技能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产生了很多对射击教学卓有成效的训练方法,表象训练法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从表象训练法相较于传统训练法的优势、表象训练法在射击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和表象训练法在射击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来探讨表象训练如何应用于轻武器射击教学中,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射手射击水平。
1 表象训练法的含义
1.1 什么是表象训练法
表象训练法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查理·休因教授在《想象—现在的理论与应用》中提出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这一方法在运动学中被广泛应用。其主要通过运动员在头脑中反复回忆和想象运动时的场景和动作,将自己置身其中,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技能和对自身情绪、心理控制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是技能训练中的核心环节。而表象训练通常又可依据动作种类和训练课目的不同,分为Motivational—Specific(MS)、Motivational General—Mastery(MG—M)、Motivational General—Arousal(MG—A)、Cognitive Specific(CS)和Cognitive General(CG)五类,其分别对应自信、恐惧、焦虑等心理活动。
1.2 表象训练应用于射击教学的原理
射击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动,对射手的心理素质和技能水平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射击运动来说,在整个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射手必须充分利用所有的感觉器官,耳、鼻、眼、口、手等等,从而调动听觉、嗅觉、视觉、味觉、动觉等等,而后将动作形成的结果传给大脑,在脑海中反复回忆动作形象和射击景况,从而加强大脑中对这一活动的印象,进而帮助射手掌握正确动作要领,提高射击技能。
2 表象训练法相较于传统训练法的优势
传统的射击训练方法,主要以教员的理论讲授和反复训练为主要方式,教员在进行理论提示后,会对所要学习的射击动作进行講解示范,让学员模仿教员的据枪、瞄准、击发等动作,而后一边讲解一边对学员的动作进行检查,并对不规范的动作和错误的动作要领进行纠正,但作为初学者,在训练时难以发现自己动作中的细节误差,而射击则是一项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活动,这样的失误往往会对射手射击技能的形成和射击水平的发挥造成巨大的影响。同时,传统的射击训练方法是通过学员不断模仿教员的动作从而形成动作定型,这种方法长期以来直到现在都始终是射击训练的主要方式,甚至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但其对射手射击技能的形成和射击水平的提高上能够起到的帮助作用并不很显著。
而表象训练法则是将动作,尤其是动作的细节进行内化吸收的一个过程。学员可以通过表象训练法,在脑海中将正确的据枪、瞄准、击发动作细节,反复分解,结合,再分解,再结合,握据、瞄、扣三者顺着射击时的时空顺序、从据到瞄、从瞄到晃、边晃边扣的过程进行反复回忆和练习,循序渐进,最终实现从思维表象到动作表象的转变,从而提高动作标准、完成动作定型,进而形成正确的射击技能,提高射击水平。
2.1 有助于射击技能的初步形成
在射击教学训练中,使射手形成初步正确的射击动作是非常关键的,只有掌握了初步正确的射击动作,才能掌握正确的射击技能,而正确射击动作的形成过程,离不开大脑对动作分解,结合,再分解,再结合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射手的听觉、嗅觉、视觉和思维都会参与其中,进而形成完整的动作表象和对动作的正确概念。表象训练就是教员对动作讲解完后,促使学员大脑不断重复回忆动作及动作每个细节表象的过程,使之在大脑中建立正确的思维表象,从而起到帮助射手形成初步的正确射击技能的作用。
2.2 有利于缓解射手的负面心理
在射击训练中,射手由于未接触过实弹,通常不会有什么负面心理,而真正进入射击场上后,由于环境的不同,对技能掌握的阶段不同,心理变化也不尽相同,部分学员在射击场上会出现兴奋、紧张、恐惧、畏难,跃进等心理,而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射手射击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哪一种心理的出现,都必然会使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利用表象训练法,可以使正确的动作要领在射手大脑中反复表象循环,加强射手对射击动作要领的熟悉和掌握,同时也可以转移射手注意力,使其注意力都集中在技术动作的完成上,进而增强自信,提高自我认知,缓解射击时产生的负面心理。
3 表象训练法在射击教学中的实施
3.1 建立清楚的动作表象
在射击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教员自身首先要具备规范的动作,而后通过语言讲解和动作示范,使学员第一步就要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在进行动作示范时,要认真讲到每一个动作要领,挑选合适的角度进行示范,也可通过使用微课、慕课、雨课堂等现代化教学形式,依托射击教学研训中心,射击俱乐部等形式,从而提高学员兴趣,在射手对动作有一个大致清楚正确的表象后,可要求射手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对所学习的射击动作进行描述,从而加深射手自身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教员要时刻观察射手的动作是否规范,在发现问题后一定要及时指出并纠正,而后再次讲解动作要领,如此才能确保射手对射击动作要领有清楚的印象。
3.2 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当射手在脑海中初步建立起正确的射击表象后,下一步就需要教员对射手进行引导,使之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之后通过不断模拟和训练,引导射手想象进行实弹射击时的真实情景并体会动作从据枪到瞄准,再到击发整个过程中身体每个部位肌肉的发力感,系统而全面地对射击时的每一个动作进行想象练习。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射手要不断重复地在大脑中想象射击技术动作的整个过程。同时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射手必须要熟练正确掌握射击技术的各个动作要领,务必夯实基础,打牢基本功,熟练掌握正确射击动作要领。如常用的三角对等式据枪的稳定性、正确一致的瞄准关系、单独均匀正直的击发感觉;如何选择正确的瞄准点和瞄准区域,如何判断正确的瞄准景况,慢呼吸,匀吐气的状态,体验食指预压,深压,直至击发时扳机的力度。这些动作要领都要求学员在训练中反复地思考、揣摩,实践,最终在脑海中留下印象深刻的正确射击表象。而最终通过反复表象训练,使学员对射击动作的节奏、扣压扳机的力度和出枪速度等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可使射手掌握发现错误动作的能力,并学会改正错误的方法。射手反复想象和进行表象训练的频次越多,对这些动作的印象就越深刻、越清晰,在脑海中形成的射击表象就会越真实,在训练中就能够使肢体的动作与脑海中的动作越接近一致,达到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的目的。
3.3 实现射手的心技结合
射击表象训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是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环节,当射手进行射击动作表象训练时,相关的运动中枢神经会兴奋,大脑运动中枢兴奋后,会促使中枢兴奋传导至相关肌肉,然而,由于其仅作为一种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无法完全替代动作技能训练,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应将射击表象训练方法与实际动作训练相结合,可采取在平时训练中对白墙练习,空枪预习,悬挂不同重量的负重,做缓慢动作,分解练习等等,将表象训练贯穿进技能训练中,交替进行,从而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同时,要引导射手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表象训练和射击训练,可以采取每次训练前用语言引导的方法,使运动员身体放松,降低紧张程度,可分为三步进行:首先进行短时间放松练习,因为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的任何部位,一旦紧张,都会导致表象不清楚。第二步进行心理练习,即射手不断暗示自己,要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为表象训练的展开做好准备,最后在教员的暗示语气引导下完成射击动作。
4 表象训练法在射击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4.1 避免错误动作表象
所有的技能形成都是建立在正确的动作上,因此,在射击训练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免错误的动作表象,因此,在训练时,教员应向射手展示正确的动作示范,语言引导射手系统全面地对射击动作要领进行分解,连贯,重复练习,以确保动作表象的准确性,从而在大脑中对表象技术动作留下正确清晰的印象,在这一阶段内,射手对动作重复回忆的次数越多,对动作细节的回想越细致,在脑海中形成的动作表象就会越清楚,留下的印象也就越深刻,从而由大脑反馈给肢体的射击动作就会与原射击动作越一致。反之,若在表象训练训练阶段,对射击动作的回想次數少,不注重动作细节,结合技能训练时动作不规范,就会产生错误的动作表象,甚至产生模糊,残缺的动作表象,从而影响射击动作的形成,甚至使射手掌握错误的动作要领,进而无法掌握正确的射击技能。
4.2 注重射手心理调控
作为一名初级射手,要想发挥出正常的射击水平,30%依靠心理,70%依靠技能;而一名优秀的射手射击水平的发挥,70%依靠心理,30%依靠技能;因此,如果在射击训练中忽略了心理训练,那么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同样无法有效地提高射击水平。在射击时,射手通常会表现出恐惧、焦虑、紧张、心理多变等情绪,对此,在表象训练过程中,在掌握了正确的动作要领后,教员要引导射手进入实弹射击的环境,使之身临其境,要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使射手树立自信。要使射手在身心都处于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射击,可以先进行短时间的放松练习法,使射手的身体放松,减小射手的紧张程度,因为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一旦有一者出现紧张,就会影响射手前期建立的表象印象和清晰性,在对射手进行心理调控时,要使之全身放松,集中注意力,要保持头脑清醒,为训练做好准备,例如对一部分害怕成绩打不好的学员,要从树立其自信心入手,针对实弹考核中所出现的问题,多给于学员以鼓励,使其树立信心,建立正确的动作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射手的射击技能和射击水平。
4.3 结合射手因材施教
表象训练法作为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射手的射击水平得到提高和巩固,但技能行程过程中,由于射手的认知水平,以武警院校学员为例,有青年本科生,大学生提干生,专升本学生,其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自身素质、心理状态、记忆力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在训练中,教员应有针对性的,对不同 的射手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训练,在采取表象训练法进行射击训练时,如有射手已经掌握清楚的表象,则可进入下一阶段的技能训练阶段,而对于还未掌握清楚表象的这部分射手,教员则可采取继续加强表象记忆和训练的方法,待其形成正确的表象后,再转入下一阶段的技能训练。
例如对想象力较差的射手,可采取经典的表象训练方法—“木块练习”。引导射手想象有一块六面均为红色的木块。首先将它横向切一刀,一分为二,想一想这时有几个红色面以及几个木色面;再将之纵向切一刀,将二块分为四块,此时有几个红色面以及几个木色面如此反复,并记录下射手做出正确答案的时间,时间越短,说明射手想象力提升的越快,表象训练效果越好。
需要注意的是,做这种练习时注意不要用数学推算的方法计算答案,而只能凭表象来操作。对心理素质较差的射手,则可以在表象训练前首先进行心理调控,或将心理调控穿插进表象训练和技能训练之间,待其信心增强后再转入下一阶段训练。
5 结语
在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射击训练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将动作技能训练和表象训练相结合起来,表象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与部队的沙盘推演比较相似,其共同点是,都是虚拟出来的一个过程,如果在射击训练中只依靠表象训练,而忽视了技能训练,那么很难使射手形成真正有效的射击动作技能,如此一来表象训练法也就失去了其本身具有的意义。因此,技能训练是表象训练的基础,表象训练是技能训练的前提,一味的进行表象训练,就如同浮萍无根。而如果在训练中只依靠技能训练,就和传统射击训练方法别无二致,还会浪费教员和射手的大量时间精力,导致训练效果不明显,训练效率低下,同时对射手射击技能的掌握和提升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或形成一些难以纠正的孤僻错误动作。
因此,在射击教学和训练中,教员在施教和组训时,应当将表象训练贯穿到技能训练中,将技能训练融入到表象训练中,整个训练中,要树立以技能训练为主,表象训练为辅的观念,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并应用于射击教学中,才能真正使射手掌握射击技能,提高射手射击水平。
(作者单位:武警工程大学军事基础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