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心理学遇上诗学

2022-07-06谭阳刚

青年文学家 2022年13期
关键词:心理现象精华诗学

谭阳刚

作为一个古典文学爱好者,深深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无比骄傲、自豪。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五千多年的文化发展进程中,留下的都堪称精华。大家都知道,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是文学上的一顶桂冠,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朵绽放在文学上的最美的花朵。中国古代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亦可这么说,中国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可能有人会质问我,你一个研究心理学的人为什么要写诗词,而且还如此醉心于诗词研究呢?这可能与我对一些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执着有关。正如诗乃文学之祖,是文学上最美丽的花朵。而心理学呢?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这个比喻是非常生动而形象的,因为花朵是植物,是生物,是有生命的,它象征着人世间美好的东西。花朵是植物的精华,同时思维着的精神是一个人的智慧的精华。花朵与人一样,都会经历一个从孕育、产生、发展、成熟、衰老至死亡,又到下一个更高阶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花之精华与人之精华这一具有共同属性的特点上来说,他的比喻是非常贴切的,而且也是很符合辩证法思想的。

在我们的心理学研究中,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而心理现象又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心理现象包括很多内容,其中的“思维着的精神”即是研究对象之一。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心理现象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这两朵最美丽的花能否加以結合呢?结合后又会产生什么呢?这正是我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在这两门学科之间搭建一个平台,构建“诗学心理学”这门全新领域的学科。所以,我的回答掷地有声:“这是值得研究的,而且是值得我付诸一生的事业。”2015年10月15日,我在研究“诗学心理学”的过程中有了这样的感悟:“人性科学发浩声,诗学心理一家亲。女儿眉下一新月,男子胸中万仗虹。智士宇间书万卷,愚人口吐万千能。古今人性皆不变,唯有真神道傍通。”(撰写《诗学心理学》有感)

“诗学心理学”研究才刚起步,特别是从当下的“诗学心理学”的现状分析来看,有许多人对“诗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前景抱着一种不确定的心态。有持悲观论的、乐观论的,也有持观望看法的。著名心理学家黧黑有一句经典名言:“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一个短暂的历史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正如黧黑所说,心理学试图建立一个像物理学那样的一个学科,将众多的心理学流派进行统合,构建一个完整的心理学理论大厦,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从黧黑的这段名言中我们也会面临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困境:“诗学心理学”的将来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境况?而我们的回答也是这样—试看后人驭驾,历史将是最后的裁判。

猜你喜欢

心理现象精华诗学
背诗学写话
不同的茶第几泡是精华
“精华”之说欠妥
传播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以《创造101》粉丝集资应援现象为例
“网络社区”与心理现象及研究展望
中职学校“两后生”自卑心理现象及对策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新闻传播效果异化与受众认知心理现象
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