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序
2022-07-05傅才武
傅才武
2020年秋天,我的同事韩晗教授作为召集人,联合莫泰熙先生、令狐萍教授与盛静教授三位学界先进,由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发起主辦“马来西亚华人的华文教育、族群认同与多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非常成功,我在大会前作了致辞并在云端全程与会,亲眼见证了这场盛会。后台数据显示,旁听者多达数十万人。会议结束后,韩晗教授和同事们不辞辛劳,用一年的时间奔走联络、评审文稿,终于完成了论文集《风起南洋——马来西亚华人的华文教育、族群认同与多元文化》的编辑工作,并由台湾秀威资讯科技出版。邀我作序,我欣然应允。
马来西亚华人是海外人数最多的华人族群,已是马来西亚本地民族之一,1957年,马来西亚华人一度约占当地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如今占马来西亚总人口近四分之一。据历史记载,马来西亚华人的移民史可追溯至汉代,明代与晚清先后经历过两次大规模内地移民南下,时称“下南洋”。马来西亚华人不但人数庞大、历史悠久,而且精诚团结、自信自强,对家乡充满感情,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
郑和下西洋是马来西亚华人群体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王润华先生、安焕然教授在这次的会议报告中都谈到了郑和下西洋。清代诗人黄叔璥亦曾有诗:“生儿出浴向河滨,仙气长留冷逼人。三保当年曾到处,南洋诸国尽称神。”这里的“三保”就是俗称“三保太监”的郑和。远航出海的郑和得到了南洋民众的支持与爱戴,这就是安焕然教授讲的“软实力”。黄叔璥是清朝首任台湾巡察御史,任期曾乘船考察东南及南部海域诸岛屿,写了八卷本的《台海使槎录》,我想他的话还是有可信之处的。两位教授的大作对于这一问题均有深刻洞见,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近代以来,马来西亚华人积极参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晚清时,“锡矿大王”胡子春捐款建粤汉、苏浙、漳厦三条铁路,为中国南方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数次来到马来西亚的槟城、怡保、吉隆坡、马六甲等地宣传革命,余东雄、李晚等马来西亚华人,在孙中山先生的邀约下,积极投身革命,献身国家,成为彪炳青史的辛亥志士。抗战时期,马来西亚华人相继成立马来亚华人各界抗敌后援会与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愿与国内同胞共纾国难,书写了马来西亚华人发展史上最为壮丽的史诗。这次我看到钱杉杉博士参会的论文就是专论南洋与“革命”的关系,这个话题非常值得研究,年轻一代关注这个议题,说明这里有常做常新的学问。
最近四十余年,马来西亚华人来中国读书、经商、就业者甚众,以武汉大学为例,我校多个学院常年招收为数不少的优秀马来西亚华人学生,如出席这次会议的林志敏教授就是武汉大学优秀校友,曾师从我的同事尚永亮教授,如今林教授在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卓异的成绩,成了马来西亚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学者,为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在这里我向林志敏校友由衷表示祝贺。
盖因马来西亚华人文脉深厚,故而其故事也极其丰富。在马来西亚华人数百年发展历程当中,有各种精彩的故事,他们熔铸成了马来西亚华人灵魂中的歌与诗。当中既有他们为争取平等权利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也有与其他族群并肩努力、相互提携的奋斗史。因此,这些故事不但包括史诗般的宏大叙事,还包括那些在偶然之间扣人心弦的历史片段,它们是马华文化这首交响乐中的主旋律与各种音符。在这次与会学者的论文中,我看到上述问题都有较为细致的论说,一些观点与知识使我耳目一新,获益不少,这里不一一详述。
马来西亚作为南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其实是许多近代中华杰出人士的万里乡关,这里发生的许多故事,都与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地理位置上看,它虽看似孤悬在外,但却在精神上从未脱离中华文化圈。这背后是上千万南洋华人生生不息、世代耕耘的结果,当中许多马华儿女,以海风山骨的拼搏精神,做到了“子孙永远比较像华人”(借莫泰熙先生语)。我们举办的这次会议与编辑出版的这本论文集,就是以学者的方式向马华朋友们致敬。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多年致力于国家文化、国民文化研究,特别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诸问题的思考。在同事们的努力下,这些年我们确实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当然这也与海内外同行学界的支持密不可分。这本论文集的出版,既是我们与诸位学界先进友谊的结晶,也是大家支持我们的证明。在此我也希望,海内外学界同行朋友们能携起手来,为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研究的未来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