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
2022-07-05衡忠强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对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更加关注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初中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在发生不小的变化。“因材施教”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初中数学教师的青睐,其积极采用隐性分层的教学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且还不易被学生发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隐性分层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能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提供更科学、有效的策略,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定更精准、科学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对提升初中生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隐性分层教学方式的理论内涵
传统的分层教学实践人为地将学生分成多个等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如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受损、学生的积极性被损害、学生的自尊心被打击等。针对传统分层教学策略在实施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隐性分层教学策略应运而生,并对改变传统分层教学的弊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还能保留分层教学的有
效性。
隐性分层教学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对学生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方式,教师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特长、喜好、学习状况、学习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并且这种基础层次、中等层次和高等层析的分层教学方式并不向学生公布,以此来避免出现学生自尊心受损、自信心被打击等不利的情况。另外,实施隐性分层教学要坚持动态性的原则,因为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发生变化,需要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变化,并且依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对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调整,这是在隐性分层教学实践中能够精准施策的基础,也是保障隐性分层教学方式高效开展的前提。隐性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并且在隐性分层教学理论研究中,不断有新思想、新方法、新措施,需要我们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认真研究隐性分层教学的理论新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隐性分层教学理论知识水平,为更好地开展隐性分层教学方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隐性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呈现的意义
(一)能最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高效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上。隐性分层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最有效地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隐性分层教学实践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更加合适的学习目标,在保障学生逐渐进步的同时,还降低了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感受成长的喜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更多的快乐,并在进步中体验成功的喜悦,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保障了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开展。
(二)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不能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最有效的教学策略,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隐性分层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为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策略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更有效地将“因材施教”落实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保障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针对性,全面促进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能最有效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了凸显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也是调动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重要保障。在实施隐性分层教学策略中,教师往往将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隐秘实施,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保护。但教师要想在隐秘的情况下开展分层教学策略,就需要教师积极地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尤其是一对一的沟通方式,教师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喜好、学习情况等,并为更好地开展隐性分层教学策略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方式,教师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容易建立起来,从而为高效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高效实施隐性分层教学方式的策略分析
(一)在实施隐性分层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制定更精准的学习目标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设置不够精准,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学生,都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这种学习目标不清晰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目标模糊,不利于学生高效的学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隐性分层教学策略的过程中,积极地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制定更加精准的学习目标[1]。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在课前要依据对学生的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学习目标。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制定相对高一点的学习目标,要让他们在全面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能灵活计算多层级的混合运算。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依照课程教学目标,为这些学生制定中规中矩的目标,主要是让这些学生熟
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公式,并且能熟练、灵活的应用。而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将学习重点放在他们的基础知识巩固学习上,让这些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再逐渐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迈进。初中数学教师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一样的学习目标,不仅能保障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受伤害,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增强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更加精准的探索问题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更主动地对课堂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初中数学教师往往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在以往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学实践中,教师没有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所有的学生都要进行同一个问题或者同一个层次问题的讨论,不仅无法保障小组合作讨论的效率,还有损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方式时,要有效地结合隐性分层教学方式,将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讨论的问题进行分层设计,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2]。
例如,在教学“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相关课程内容时,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师要积极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对本节课程中的主要内容进行讨论、探究。在对学生分组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将同层次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设定“什么是同位角”“什么是内错角”或者“什么是同旁内角”,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在学习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定义的同时,还要让这些学生进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三者联系的相关知识探索。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深度的问题探索,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探索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为学生布置不同深度的课后作业进行课程知识巩固
初中阶段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紧,仅仅依靠课堂上将课程知识内容掌握牢固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为了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深度,让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掌握得更加牢固,初中数学教师往往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下有效利用好时间对课程内容进行巩固复习。但是,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后作业布置时,初中数学教师往往采用统一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统一标准的课后作业。这种课后作业布置的方式,使一部分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会感觉很吃力,不仅违背了“双减”教育方针,还损害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对于那些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他们通过统一标准的课后作业很难更进一步地提升,在课后进行作业反而成了一种“形式主义”。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采用隐性分层教学的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3]。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相关知识之后,教师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那么教师要实施分层布置作业的形式,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要布置一些更有深度的作业,保障他们更进一步的提升。而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巩固上,让这部分学生通过课后练习熟练掌握课程基础知识内容。
四、结语
隐性分层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为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提供了更有效的方式,并且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得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能更顺利。但是,隐性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问题依然突出,需要各个初中数学教师积极地进行实践探索,主动推动隐性分层教学策略的应用,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隐性分层教学的应用策略,为隐性分层教学理论的研究提供实践基础,从而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贡献力量,全面促进初中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芳.試析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J].考试周刊,2019(50):88.
[2]姜怡梦.浅谈初中数学开展隐性分层教学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2):2.
[3]张国.初中数学教学中隐性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52.
作者简介:衡忠强(1974—),男,汉族,甘肃甘谷人,本科,中小学副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