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022-07-05袁军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1期
关键词:等腰三角内角习题

袁军

创新思维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是个体从新颖视角切入,突破常规思维桎梏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通常由教师带领学生记忆、理解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解题方法,忽视数学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数学解题方法的优化与改进,导致学生思维固化,常常陷入“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境地,并且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应用等形成一定的思维范式。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导向的初中数学教学,致力于为学生创设、还原科学探究的真实情境,使学生从情境出发提炼其中的数学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在此过程中获得创新思维的提升,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一、坚持以生为本,创造良好的创新思维环境

开展教学“双边”活动,营造民主课堂氛围,调动并活跃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创新能力,以多样化、灵活性的思维方式汲取、内化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为此,教师要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不懈地追求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致力于在课堂上营造出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思维环境,让课堂放飞创新的翅膀,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深入探究[1]。以“平方根”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熟知的综艺视频片段。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综艺节目为引入,瞬间点亮学生思维火花,让学生心中不由得发出疑惑:“什么是■?”“■代表着什么意义?”在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之时,教师顺势补充拓展性资源—David Feinberg所作的

《孤独的■》现代诗,揭秘■的孤独:“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个九,因为九只需要一点点小小的运算,便可摆脱这残酷的厄运。我知道自己很难再看到我的太阳,就像这无休无止的1.7321……我不愿我的人生如此可悲。”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平方根知识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上述教学案例中,数学课堂生动活泼,展现了数学理性美与文学艺术美碰撞交融所绽放的美好,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教材、课堂,而是在诸多领域内探寻数学的魅力,有助于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课堂内发展创新思维。

二、强化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力

教师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者,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启发式、引导式、问题式教学策略,可以克服传统“满堂灌式”教学带来的弊端,让学生走出固定思维,以更加新颖的视角、方法探索数学世界,积累数学经验、悟得数学思想方法。

(一)通過对比启发学生连贯性创新思维

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认知结构中提炼、加工出学习新知的方法与路径,是其创新思维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应用同类知识的对比,有效启发学生的连贯性创新思维。以“多边形内角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相关知识,回溯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过程。接下来,将学生分为若干合作学习小组,请学生自主探究求解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拍摄学生的推导过程与成果,当学生合作学习完成后,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双屏同传”功能直观展示各小组的不同方法:(1)分别量出五边形的5个角再相加;(2)将五边形的5个角裁剪下来拼在一起,测量出内角和;(3)将五边形划分为3个三角形,用180°乘3。教师先对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思维予以鼓励,再请各小组相互评价,选出最简单的计算方式,即第三种方式。接下来,请学生思考8边形、12边形内角和的算法,学生发现第三种方式也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此时教师指导学生找规律,学生画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对比分析后发现,所分三角形个数为边长减2,那么多边形内角和便是(边数-2)×180°。至此,学生发挥自身连贯性、对比性及总结归纳性创新思维完成了对本节课核心知识的建构。

(二)通过生活启发学生迁移性创新思维

在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中创新性、灵活性运用数学知识与技能,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目标之一,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启发学生的迁移性创新思维。例如,在讲解“等腰三角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三角梯入手,请学生想象梯子两边连接后所形成的三角形,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接下来,为学生分发绘制有等腰三角形的习题纸,请学生做出三角形的高、中线、顶角平分线,通过测量、观察等方式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该环节学生动手、动脑并全身心参与到知识探究中,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其创新性地解决实践问题。最后,呈现生活案例:“建筑工人在建造房屋时,为了检查房梁是否水平,会将等腰三角形放在房梁上,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系一根带有重物的线,那么怎样判断房梁是否水平呢?”该生活案例便利用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学生绘图、计算、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如果线经过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便表示房梁水平,反之

亦然。

(三)通过反问启发学生逆向性创新思维

学生在解决问题、学习知识时通常采用正向思维,表明学生思维相对固化,创新思维尚未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善于运用反问以启发学生逆向性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2]。例如,a、b是方程x2+3x-7=0的两个根,求a2+b2的值。上述问题涉及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的逆向运用,可以使学生感受逆向思维对解题的便捷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数学概念定义、数学公式、数学原理及运算法则等,再通过反问形式激发学生逆向思维,使学生突破正向思维的桎梏,以更加灵活多样且创新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获得创新思维的显著提升。

三、精心设计习题,帮助学生克服定式思维

思维定式是指学生通常以一定的思维习惯、思维方式的组合形式等解释、分析数学现象,领会数学本质。学生思维定式的形成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若教师经常采用讲授式、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分析与解决问题,或者对教材内例题的解决步骤、解决思路等照搬照抄,便会养成学生习惯性的思维定式。为改善此种教学现状,教师应当精心设计习题,注重改变原题的已知条件与对应关系,让学生仔细审题、分析条件,运用相应的数学公式解答习题。

例如:不解方程,请判断方程2x2-6x+3=0根的情况。

该原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根的判别式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学生可以直接根据已知条件,将数值代入根的判别式中解决问题。

变式:关于x的方程2x2-6x+3=k,当k取何值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k取何值时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k取何值时方程无实数根?

上述变式进一步体现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多种情况,可以发散学生思维。

再如:在Rt△ABC中,CD垂直于AB于D,∠ABC=90°,求证AC2=AD×AB。

对于该例题可以做出如下变式

变式:在Rt△ABC中,CD垂直于AB于D,AC2=AD×AB,求证∠ABC=90°。

围绕某一知识点,从不同角度设计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品质。

四、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直觉性创新思维

直觉性创新思维是学生的灵感来源,是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情境时本能的思维反应。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性创新思维,使其能够对情境做出猜想、预设,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3]。

以“认识不等式”教学为例,教师可呈现如下问题情境:小明班级组织集体划船活动,现景点推出特价优惠,一次性购满30张票,每张票减1元,原来每张票5元钱。小明班级共27人。小红得知优惠活动后让小明买30张票,请问有何依据?若小明班级有x人,应该如何买票呢?以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使其直觉感知到人数与总票价之間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并且受到优惠的影响,此时教师引入不等式概念,便可以激发学生运用不等式知识解决上述问题的内在动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性创新思维。

五、结语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生为本,通过打造和谐、平等课堂以创造良好的创新思维环境。同时,善于运用对比、生活资源及反问启发学生连贯性、迁移性与逆向性创新思维。此外,精心设计习题,以习题为载体促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创新应用。最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情境的直觉感知,让学生在分析与探究情境中提炼数学知识,以此培育学生的直觉性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高临花.基于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9):59-60.

[2]刘贵仓.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8):36-37.

[3]袁健.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8):54-55.

猜你喜欢

等腰三角内角习题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抓住习题深探索
怎样构造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分割问题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
这里常有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讨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