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7-05

南方农机 2022年13期
关键词:机电轨道交通课程体系

王 娟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轨道交通机电、通信与信号等设备的装配、操作以及检修等方面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1],为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建设提供发展态势良好的平台。

1 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从事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的生产、调试、操作与维护保养等岗位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2],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3],培养有思想觉悟、道德与技术并修、能较好地完成校内外相关课程学习、具有较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2 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为指导前提,按照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中配套实施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辅以管理制度及评估方法的人才培养的过程。

2)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确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行“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即两年校内理论课程学习加上3 个月跟岗训练和6 个月顶岗实习,“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 所示。两年理论学习中按课程需要穿插数周课程设计,让学生在相关实训室进行课程技能训练,以某些实物或具体工作任务为指向,引导学生以“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或以独立或小组配合的方式完成整个学习过程。“2+1”中的“1”是指第三学年前3 个月进企业跟着企业师傅实习,学生在此期间可详细规划自己的职业,也可以参与某些岗前综合训练;后期6 个月由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职责,直到完成顶岗实习。

图1 “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3 课程体系构建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如图2 所示。构建以“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导[4-5],以人文素养为基底,以职业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课程、职业实践课程为高层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学生就业后具有可持续职业发展的能力与动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基本技能。同时,为深入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化学习与工作的结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通过对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及兄弟院校的走访、调研、学习,参加校企合作研讨会,分析得出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毕业生在职业生涯里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并归纳出专业素质及职业能力要求,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2]。

表1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的岗位职责、专业素质及职业能力要求

图2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图

4 实施保障

1)师资团队。专业在校师生比不低于1∶18(不含公共课),数量在10 名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每年引进青年教师。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带头人具有教授职称,其对于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行业、专业发展情况了解较多,能与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单位联系,了解行业相关专业岗位缺口,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6]。专任教师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能力、获得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和中级及以上职称,对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并能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兼职教师来自当地轨道交通专业相关行业和企业[3],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他们思想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业务能力过硬,能够承担轨道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指导以及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等任务[7-8]。

2)教学实施。①钳工实训室:完成“机械零部件加工”课程相关教学项目。②线路安装实训室:“电工技术应用”“供电系统”课程相关教学项目。③电工电子实训中心:“电工技术应用”“电子产品制作”“电气控制”课程相关教学项目。④自动化实训中心:“PLC 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常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维修”“气动与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传感器应用技术”“电气控制”课程相关教学项目。⑤单片机实训室:“单片机原理”课程相关教学项目。⑥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AFC 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课程相关教学项目。依托校内沙盘实验室、AFC 实验室和地铁公司拓展学习深度和广度,多维度地拓展学习,提升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组织师生到兄弟院校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如2021 年9 月参加了“捷安杯”轨道列车司机学生组赛项,2021年12月参加了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师生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5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校企发展为依托。因此,应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9],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融合,以达到职业教育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兼具[10],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目的。

猜你喜欢

机电轨道交通课程体系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PPP模式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