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渠
——汉唐长安城的命脉
2022-07-05李新平张欣莹
◎文·图/李新平 张欣莹
坐落于关中平原中部、渭河南岸的长安城,其最为辉煌的年代分属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两城作为中国古代首都长达五百余年。与两座长安城兴衰与共的关中漕渠、薪炭渠和皂河,可称为都城长安的命脉。
关中漕渠
关中漕渠是我国漕渠、漕河、漕运之鼻祖。西汉建都长安后,曾多次整修都城。随着人口激增,粮食短缺问题愈加突出,于是提出应以“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的解决策略。从此,“以水道运输粮食”为词义的“漕”字多次出现在司马迁《史记》中,“漕运”也就成为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西汉初开凿关中漕渠另一主要原因,是渭河水运和通往关东的陆路运输能力满足不了京城需求。渭河水运可追溯到西周甚至更早。《左转》记载发生在秦穆公十三年(公元前647年)的“泛舟之役”,其起因就在于晋国遭灾缺粮,秦国用船沿渭河运送,“秦输粟于晋,自雍(今陕西凤翔)及绛(今山西侯马)相继”。但渭河在关中相对平缓,泥沙大浅滩多,加之河水流量不稳定,主河道摆动频繁,淤塞时常发生,导致运力有限。而长安通往潼关的道路也因沿途沟壑纵横,川原阻隔以及运输工具不给力等因素,致使运力低下。渭河水运历尽沧海桑田,其利害困扰人们数千年,直到近代的1924年,鲁迅、孙伏园等人在西安讲学结束返回北京时,依旧是出西安城北门,由草滩渡口乘船沿渭河东行,经四天半时间到达潼关三河口渡口后,上岸乘车回到北京,成为见证渭河航运的文化名人。
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大司农郑当时提议,由水工徐伯督卒数万人开凿,历时三年关中漕渠建成。从其遗址考证看,这次开凿的漕渠渠首堰地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区渭河南岸的鱼王村,引渭水经汉长安城北东行,从袁雒村穿过灞河,在今灞桥区新筑继续东行,到渭南东与渭河有数段连接后直通潼关三河口码头,渠长300余里,上岸后再接通潼关至函谷关的陆路。关中漕渠的开通,极大地提高了运输能力,关东运粮数量由此前的每年数十万石猛增到400万石。至武帝元封年间,“山东漕益岁600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
关中漕渠的修建,彰显了极高的漕渠渠线勘测水平和施工管理技术。西汉末年漕渠一度中断,长安城里闹粮荒,汉元帝刘奭急得带着太子站在宣平门城楼上向东边码头(今位于未央区徐家湾街道河止西村)张望,当看到漕渠上有船驶来,高兴地大喊:“我父子有救了!”
关中漕渠在东汉时还能通航,到北魏时已淤积堵塞无法使用。隋文帝定都长安,在开皇四年(584年)颁布诏书:“渭川水力,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即成阻隔”,导致长安城仓廪空虚。于是采纳宇文凯建议,重开漕渠,名曰“广通渠”。六月动工九月告成,文帝“幸灞水,观漕渠”。这次工程主要是以恢复汉漕渠故道为主,今渭南城东二华(华县、华阴)夹漕就是汉唐漕渠的遗址。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关中大旱,能从广通仓发粟300余万石救济灾民,其中一半是从关中漕渠转运过来的。
唐立国后,因“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处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东南之粟。高祖、太宗之时,用物有节而易赡,水路漕运,岁不过二十万石,故漕事简。自高宗以后,岁益增多,而功利繁兴”。随着漕粮每年由20万石增加到上百万石,修复漕渠就被统治者提上了议事日程。开元二十一年(734年),为解决长安粮食运输之难,宰相裴耀卿建议实施“节级转运法”,即在今三门峡的18里山路两端设置粮仓,用陆路车辆运输,其余继续用水路运输,以避开潼关下游的人门、鬼门、神门三门峡天险之艰难。唐玄宗采纳这一办法后,“漕运复多”,“凡三岁漕七百万石,省陆运傭钱三十万缗”。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唐时对关中漕渠有两次大的维护修建。第一次是在天宝元年(742年)至天宝三年(744年),水陆运使韦坚在渭河上将渠首堰上移18里,在今咸阳沣西陈杨寨新建兴成堰,新修渠道穿沣水、潏水,经汉长安城南护城河,再加入昆明池东向渠水后和拦截浐河灞河而形成的广运潭相接,入故漕渠继续东行。韦坚还在广运潭岸边的长乐坡上修建了望春楼,并导演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庆功会,把来自洛阳、汴京等地的二三百条船集中到潭的一边,每条船都标出地名。那些来自广陵、丹阳、京口、豫章、晋陵、会稽、南海、宣城、始安、吴郡等数十郡的船上装满当地各种特产和奇珍异宝。驾船人头戴斗笠,穿宽袖衫,着芒鞋,汇集到望春楼下接受皇帝检阅。“天子望见大悦,赐其潭名曰广运潭。是岁,漕山东粟四百余万石”,创下隋唐关内漕运的最高纪录,关中漕渠也在开元年间进入全盛期。第二次大的维修是在开成元年(836年),唐文宗君臣不顾国力衰微,力排众议强调漕运对于都市不可或缺,此次漕运大修虽然成功,但是其后的快速淤积也提醒后人水利工程维护管理的重要性。“堰成,罢輓车之牛,以供农耕,关中赖其利”。然而十多年后,漕渠通航能力不断降低,到宣宗大中年(847-859年)已难以转运,只得改为渭河水运和陆运。后随着长安京都地位的丧失,漕运在历史中的作用也逐渐消失。
薪炭渠
白居易的《卖炭翁》传颂上千年而不衰,那么当年的卖炭翁真的是用牛车把炭运送到长安城去卖吗?答案是“应该有”,但又“不全是”。因为从史书记载、残存遗址和考古结论都证明,从终南山北麓到大唐长安城、皇城,有不止一条运送薪炭的漕渠。
因历代正史记载很少和非常简略,多年来诸多书籍论文只是肯定了史上确有薪炭渠的存在,但都未作详尽考证论证。唐天宝二年(743年),京兆尹韩朝宗分潏水入金光门,在西市西街设置停船码头,购运材木。宋《长安志》记录了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京兆尹黎干因长安薪炭供给不足,从南山(终南山)修漕渠把薪炭运至西市售卖,也可抵景风门、延禧门入皇城和宫城。《唐两京城坊考》对此事也有记述。这些历史资料说明,随着长安人口激增,薪炭的用量也在不断上涨,当政者修漕渠,用船运薪炭,也说明当时终南山是京城燃料的主要来源地。
有学者考证,现在长安区子午镇曹村,原名应为漕村,是漕渠南口(现叫码头)所在地,周围各里正催缴来的薪炭在此集中后装船运往长安城。如今长安、雁塔许多地名村名都与薪炭渠有关,太乙峪古时称“炭峪”,位于洨河北岸的堰头村在宋《长安志》中称为“石炭堰”。
结合古今渠道修建的基本要求和现代测量技术,经过不少爱好者多次实际踏勘及其对古渠道遗址考证推测,唐京兆尹黎干修筑的薪炭渠首,是在长安区子午镇曹村拦截天子峪河水筑坝建码头,连通滈河后西行与洨河相通,又在洨河北岸现李杜村处筑“福堰”修渠北行,经赤栏桥村、第五桥村后入皂河,与前韩朝宗修建的漕渠相接,首尾高程落差近10米、长度约23公里,再经渠宽一丈深为八尺的“丈八沟”,转折通达西市及宫城,其时效功效完全可达预期目标。这是一条距长安城最近的漕运、供水、灌溉兼容互补的渠道。
《西安通志》中提出,地处长安城东部的龙首渠也曾具备漕渠功能运送过薪炭货物,不少学者也认可这一观点。一是浐灞两河当时经常行船,沿途有多个渡口码头,据说大诗人王维当年就常坐船往来于辋川别居和长安城之间,不过须经广运潭再转陆路而已。浐河漕运则从龙首渠可直接进入长安城中。现灞桥区还有叫“马渡王”的村子,史载当年来自荆襄的“驮货的骡马和货物(在此处)同时上船水运”。二是自古蓝田有武关大道,薪炭和各种货物通过码头转运会更加便捷。三是从古时船只形状大小和载重量,当时河水流量等方面考量,都完全能达到漕运的条件。另外,从洨河下游堰头村修建的石炭堰,拦洨水后形成的永安渠也完全具备漕渠运送薪炭货物之功能。当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及取暖的必备品薪炭及其它货物,在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仅靠几条漕渠运送是绝对不行的,陆运和渭河水运也是重要途径。
皂河
皂河原名漕河、潏河、泬水,是一条从古至今都担负着向长安(西安)城提供生活用水,兼具农田灌溉和防洪抗旱以及漕运、运用水力加工米面等功能最为齐全的河流,也是“八水”中流量水质最为稳定、历史上人工改道次数最多、距离长安城最近的河流。
潏河(皂河)发源于大峪,河水出峪口后,一部分被唐初修建的黄渠引至曲江池和宫城,主流则流向西北,先后接入了小峪河、太乙河沿樊川前行。大约西汉后期,在今杜曲瓜州村顺着神禾原台地修建的渠道继续流经到香积寺村西与滈河汇合,向西南行十多里流程后汇入沣河,这条人工修筑的河流被称为洨河。在当地人心目中,潏河起始于大峪河太乙河汇流点,终点就是与滈河汇流处。
如今人们熟知的皂河,是占用原潏河的主河道并经多次人为改建后才成为向长安城漕运的河流,起始更名为漕河,后因河水清深发黑而叫皂河。《长安咸宁两县续志》里还有一种说法,皂河,元史中还叫“早河”,是由“漕河”谐音转化而成。太乙峪原名炭峪,由此可见,千百年来其所产薪炭都是通过皂河漕运到长安城里的。
皂河作为漕运薪炭货物和生态供水的渠道应该历时最长,这也是其不断更名的重要原因。清雍正《陕西通志》里说:“皂河是唐时漕渠、明代通济渠之源。”清升允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任陕西巡抚,两年后用水利军修长安碌碡堰建成通济渠。可见,尽管历经唐末战乱,长安城屡遭焚毁,面积人口锐减,但是在宋金明清时期,长安城还是历朝历代在西北的重镇,漕渠、皂河、通济渠、永安渠和城东的龙首渠、黄渠名字虽然多变,但其担负的向市民生活供水、农业灌溉、沿渠的磨面碾米作坊以及向园林湖池注水的职能始终未变,经过历朝历代不断维护多次修复始终都在运行着。
皂河能够历久弥新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城中多次发生水荒,迫使当政者必须直面对待。有诸多史书记述,长安城中井水苦咸之事曾多次发生,西汉末年王莽等权贵私掘潏水浇灌自家园林之风盛行,致使河渠堵塞断水,加之长安城中没有排水管道,只能靠涝池渗井除污排渗,导致城中井水苦咸面积数量不断增多,这也成为后来隋文帝把大兴城迁至东南龙首原上的主要原因之一。唐末长安失去国都地位后,对通济渠的维修,仅长安地方志记载就有明成化、弘治年间,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以及民国36年,共有八次之多。
时空已逝,河渠长流。至今因皂河而为名的村子在长安、雁塔、未央三区内触目皆是,未央区六村堡就有个古时称“漕河”如今仍叫皂河的村子,以皂河上的桥为名的有三桥、沈家桥、糜家桥、北石桥,以河上建有磨面碾米作坊为名的有双水磨、水磨村,以河堰为名的有堰(埝)头村、官堰村,以漕运为名的有曹村等。皂河作为漕渠,其故道在今韦曲的府东一路东边还有遗迹可循。
皂河命运虽几经周折,但每次修复后长安城都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皂河与其它河渠一起努力,不断滋润养育着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善治秦者先治水”,“水利则民安”等至理名言和治水兴城的诸多志士名人,都被长安人民刻成石碑雕成塑像并记入史书加以纪念,从而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