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CT及MR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07-05沈培杰杨红蕾
沈培杰,杨红蕾
(1山东省泰山疗养院<山东省泰山医院>放射科 山东 泰安 271000)
(2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 山东 泰安 271000)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属于脑血管畸形,在临床少见,是因颅内多薄壁血管在颅脑中形成海绵状异常血管团,伴随少量结缔组织,无脑组织,癌镜下可见血管壁中存在一层胶原细胞、扁平内皮细胞,无平滑肌细胞、弹力细胞,极易反复出血[1]。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发病率低,一旦发病将引起局部神经功能失调、癫痫、颅内出血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应当重视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治疗之前,需给予有效诊断,明确疾病发证情况,并确定肿瘤位置、大小等信息,继而制定治疗方案[2]。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常用诊断方法有MRI诊断、CT诊断,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不同。本文将以近年来5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采用CT及MR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省泰山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中21例男性,29例女性;年龄为23~68岁,平均(46.18±4.83)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51±0.34) 年。
纳入标准:①患者资料齐全;②认知正常,有意识障碍者;③以手术病理诊断,确诊疾病者;④首次发病;⑤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②出血性疾病患者;③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④近期有消化道溃疡、感染、肝肾功能异常者;⑤恶性肿瘤患者;⑥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CT诊断:设备是飞利浦Ingenuity CT 64排。参数设置如下:电压120 kV,电流200 mA,由头颅轴位实施扫描,层厚5~10 mm,设置扫描间隔为10 mm。实施冠状面扫描,层厚2.5~5.0 mm,扫描间隔0.5 mm。在增强扫描过程中,使用碘海醇(300 mgI/mL)作为对比剂,造影剂的注射时间是1 min。在CT扫描过程中,病灶延迟扫描,使用多次扫描方式。
MRI诊断,使用设备是MR是GE 1.5T。结合患者病情选择平扫与增强扫描,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轴位扫描,使用T1WI序列,参数设置如下:层间距1 mm,层厚6 mm。在增强扫描过程中,选择适宜造影剂,控制使用量是0.1 mmol/L。造影剂在注射以后,实施矢状位、轴位T1WI扫描。
由两位影像学医师共同阅读检查图像,并作出诊断意见,出具报告,若两名医师的诊断结果存在差异,需由另一名医师阅片,最终达到一致意见。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并分析影像学特点。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表现为性状呈不规则形、类圆形或圆形,密度可见高密度影、略高密度、等密度影,主要为不均匀密度,在周围无明显水肿,无占位效应或者占位效应的程度低,一旦病变伴随出血,短时间中病灶增大,发生占位效应,在实施增强扫描时可见不强化,或者轻度到明显强化。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学表现为成不规则形、类圆形、圆形,在病灶处可见高低混杂信号,在周围伴随完整低信号,病灶具有特征性,表现为爆米花状,病灶反复引起少量出血,使用MRI诊断时,影响信号表现为不均匀,且可见多种多样信号表现,实施增强扫描时不强化,或者轻度到明显强化。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诊断情况分析
CT与MRI联合诊断准确率为86.00%,高于CT诊断的36.00%及MRI诊断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方法检出情况比较
2.2 影像学特点分析
在50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34例患者的病灶直径低于2 cm,16例患者的病灶直径为2 cm以上。病灶部位如下:4例病灶在小脑半球,3例病灶在基底节区,15例病灶在颞叶部,2例病灶在颞叶部处,2例病灶在脑干,8例病灶在顶叶部,3例病灶在中颅窝部,3例病灶在额叶,8例病灶在鞍旁部,2例在枕叶。病灶伴随占位征象,周围组织存在轻微水肿,影像学信号变化者17例。
所有患者实施CT诊断时,影像学特点如下:27例病灶密度均匀,其中中等密度肿瘤者共计17例,低密度肿瘤者共计10例;23例患者病灶密度不均匀,颅内钙化者17例,颅内出血者6例。15例患者病灶中等到明显强化,9例患者轻微强化,12例患者无强化。共有26例患者表现为不规则形态,24例患者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27例患者病灶边界清晰,23例患者病灶边缘不清晰。
实施MRI诊断,表现如下:病灶T1WI诊断时,14例患者为等信号,8例患者为长信号,21例患者为短信号,7例患者混杂信号。实施T2WI诊断时,19例为长信号,13例是短信号,8例是混杂信号,10例是等信号。24 例患者信号明显增强,12例患者轻微增强,14例患者无增强。
3 讨论
3.1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发病现状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属于血管畸形,研究数据表明,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病率约为1/200,但只有1/2700的患者有相关症状,患者就医年龄多为30~50岁,但患者可能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就已存在该病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出血、脑积水等。其中出血通常为脑实质内出血,此类病灶倾向于反复发作的少量出血,极少数出现灾难性大出血,患者可以表现为头痛、呕吐、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等表现。部分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无明显症状,往往需经实验室诊断确诊疾病。尽管最初被认为是先天性病变,但现已知海绵状血管瘤是获得性的,许多报告证实了MRI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后来发展成了海绵状血管瘤。有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也支持了后天的病因。
3.2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治疗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治疗的方案,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对待。如果海绵状血管瘤相对比较小,比如小于1 cm,只是在查体的时候发现,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针对此类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以内科保守的方式为主,可以减少相应开颅所带来的损伤。然而,若患者存在软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出血,且在短期内极速增大,引起了明显的临床症状,应当实施手术治疗。对于相对比较容易切除的海绵状血管瘤,主流的方式是开刀之后将整体血管瘤切除,其后期复发率较低。部分大面积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治疗时,首先采用介入栓塞减少血供方式治疗或放疗,间断的烧灼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治疗,有助于减少开颅手术后出血量,继而降低损伤发生率。因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治疗时,应当结合患者海绵状血管瘤的生长位置、大小、临床症状等,合理设计治疗方案。
3.3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
有学者提出[3],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较为少见,病程发展不同,病灶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然而,且病灶直径较小,在血管畸形中约占10%,且畸形存在隐匿性,增加诊断难度。对于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主要是依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辅助检查主要依靠CT、磁共振,因为DSA检查通常为阴性。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使用血管造影诊断时,效果差,对疾病治疗十分不利[4]。近年来,我国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CT诊断、MRI诊断适应证扩大,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诊断中取得显著应用价值[5]。
3.3.1 CT诊断 CT诊断的原理为X线成像,优点较多,如高密度分辨力、价格低廉、速度快、操作简单等,有助于检出病灶,尤其是早期发现小病变,有效检出含有钙化病灶,且病变范围能够准确显示出来。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深入,多层螺旋CT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取得显著应用效果。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等优点,通过容积采集,并间隔重建,从而获取多幅图像。因此,运用多层螺旋CT行二维、三维重建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直观病灶空间结构,有效提高阳性诊断率与诊断准确率。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时,所运用的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多层面重建、表面遮盖显示、容积再现技术图像等。针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及其周围软组织良好对比性,有研究指出[6],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灶主要方法为二维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多层面重建,部分患者单独运用多层面重建即可完成。多层面重建通过矢状位、冠状位对图像进行观察,将病灶存在情况准确显示,从而判断病因与发病部位。有学者[7]选取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为对象,实施CT诊断,结果可见,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准确率与CT诊断结果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均证实了CT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其重建处理技术完善,可不断提高影像分辨率,且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用时短,检查迅速,可减少对比剂使用,节约成本,降低对患者的危害。
3.3.2 MRI诊断 MRI技术是利用机体组织中原子核(主要是H离子)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经射频脉冲激励后产生核磁共振现象并成像[8-9]。MRI特点包括无电离辐射、多方位成像、多序列、多参数、无骨性伪影等,软组织分辨力更高,在颅脑疾病诊断过程中广泛使用,尤其是海绵状血管瘤反复出血在不同时期生理、病理变化,可见不同信号特点,疾病检出率提高[10]。MRI成像技术可在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任意斜面中直接成像,还可获取T1WI等类型图像[11-12]。为了能够获取不同图像,需选择合适的成像参数与脉冲序列,包括以下几点:序列技术。MR对比增强检查技术的组织对比良好,然而异常组织与正常组织弛豫时间重叠很大,具有交叉的特异性[13]。为了促使MIR影像对比度增强,合理选择成像参数、脉冲序列,将病变组织程度、实际大小、病变特征更好反映出来;与此同时,MRI技术还可将组织MRI特征性参数人为改变,也即是缩短弛豫时间[14]。在MRI技术诊断过程中,组织特征决定了流体表现,受到使用序列参数、流动方式、流动方向、流动速度[15]。
3.3.3 研究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进行CT诊断、MRI诊断,结果可见,联合诊断准确率为86.00%,高于CT诊断的36.00%及MRI诊断是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CT诊断操作简单、检查费用低,在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灶诊断过程中,可有效检出钙化情况,然而,在高密度病灶、颅底区病灶的诊断过程中,假阳性发生率较高,对疾病的诊断十分不利[16]。研究指出,CT诊断与MRI诊断各有优点与缺点,联合两种不同诊断技术进行诊断,取长补短,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与误诊率[17]。
综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者可使用CT诊断、MRI诊断,联合诊断准确率高,可明确疾病特点,促进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