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河航道管理中无人机的应用

2022-07-05高进

时代汽车 2022年13期
关键词:内河巡查航道

高进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 100088

1 引言

从我国内河水系看,数量非常之多,同时,在航运方面也非常发达,根据网络数据看,现阶段中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约为130000 公里。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内河航道的运行与其他航道运输同理,也需要配备大量的配套设施,如信息化设备、航标、护岸、船闸,此外,还需要绿化、航政管理船艇等,此种情况下,若是仅仅依靠巡查人员人力方式完成巡航工作,不仅会增加工作量,同时也难以提高工作效果。所以,本文引入无人机,利用无人机搭载摄像器材,探索出了更加适合开展内河航道巡航工作的方式方法。

2 内河航道管理现状

2.1 内河航道巡航内容

从内河航道巡航内容看,其中涵盖了大量的工作,较为繁琐复杂。比如,检查航道上临跨过河建筑物情况、各类航道标牌、航道锚地/护坡/绿化现状,此外,还需要检查在航道岸坡上是否存在装卸站点的情况,是否出现向航道置放垃圾、杂物的行为。对于在航道上拆除桥梁、打捞、疏浚等施工作业也需要严格检查。另外,巡航工作人员还需要管理航道沉船沉物、堵航、桥梁码头等临跨过河设施严重受损等工作。

2.2 管理工作现状

从内河航道巡航内容可知,巡航的对象较为复杂,各行各业都涉及到,而以往传统内河航道巡航实际工作中,较多的巡查观测内容以及频繁的巡航,这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此外,巡航观测工作中,由于工作需求,航政人员需要记录取证,因此,录音笔、照相机、无线传输设备、打印机等执法设备必须配备齐全,如此繁琐直接增加了巡航工作难度。综合来看,现阶段巡航工作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如下几点:

第一,从传统巡航所记录的内容看,内容项目繁杂,很难高效存档。在巡航人员记录观测到的内容时,通常只是将记录的内容填写表格,部分内容还需要记录相应的影音,此种巡航方式直接增加了巡航工作记录归档繁琐性,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也无法高效调取。第二,由于我国内河航道巡航里程大,所以需要的成本自然高。比如某省,依照该省航政巡航标准和要求,每年航道巡航总里程将近500000 公里,高达几亿的巡航费用,使得巡航工作成本问题日益突出。第三,从传统巡航视角看,较为单一,同时巡航效果非常差。在实际巡航过程中,只有通过工作人员目视方式,观测、记录航道实际情况,而航道相关设施完好状态、通航状态、有无碍航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观察和判断,诸多因素影响下,工作人员非常容易判断失误,与此同时,还有很多无法观察到的内容也会直接影响巡航效果。第四,由上文可知,以往巡航工作中会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耗费财力的同时,也无法保证工作效率。主要是因为巡航工作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必须乘坐航政艇观测,并使用影像设备监察、记录实际状况,此种方式,无法提升航政艇巡航速度,因此,严重影响了实际工作效率,也浪费了诸多资源。第五,以往巡航方式,存在反应迟缓、应急能力弱的缺陷。这与巡航模式存在直接关联,由于以前的内河航道巡航监查内容,多为航道临跨河设施状态,以及一些非突发性行为,所以,对于突发的情况,无法通过定期巡航有效应对。

3 无人机的机型选择

3.1 无人机的分类

无人机种类众多,不同角度划分方式也不同。本文主要以民用无人机的气动布局进行分类分析,包含固定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两类。其中固定翼无人机应用时间较久,发展至今,该技术已经逐步成熟,从其实践应用看,不仅可以实现较远航程,同时,也可以满足速速上的要求,能够承载较大任务载荷。这些优势,使得民用固定翼无人机的应用范围较广,如交通监管、防灾减灾、边防巡逻,此外,还可以应用到国土资源监测、森林防火等领域中。而另一种的旋翼无人机,由于其结构单一,与固定翼无人机相比,成本也更少,并没有固定基地起降要求,所以,可以更为便捷的运输,在实际飞行过程中也更加灵活,能够满足不同高度、速度需求进行飞行,将其应用到巡查执法工作中,可以获得更为精准数据,检查航标现状。

3.2 优势分析

在内河航道管理中引入无人机,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首先,无人机飞行灵活的特点,可以更好的适应内河航道地理环境,对于一些偏远的内河航道,具有较大巡航难度等情况。应用无人机,能够完成远程、高速巡航,同时,在具体进行巡航检查时,也能够低速飞行、悬停空中。无人机的应用,并没有严格的起降场地限制,因此,无论是临时起降点、固定基地,还是船舶甲板都可以完成起降,这使得巡航作业可以更加顺利的进行。

其次,由于无人机具有较强的性能,所以能够适应内河航道复杂的情况。只需要人机携带多种光电设备,便可快速、准确的获取到红外照片、高清录像等实际航线内情况,给地面站实时传输信息,与以往情况相比,可以更加全面、准确的发现碍航设施、故障航标。与此同时,由于无人机设备较为简单,能够快速启动,再加上高速飞行特点,如果发现紧急情况,或者接到紧急报告,能够实现在最短时间内,实时传输事发场地影像,进而辅助航道部门有关人员作出决策,制定方案。

最后,与以往较大成本的巡航作业相比,应用无人机进行巡航,具有低成本优势,当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巡航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从现阶段无人机使用情况看,电动无人机居多,相比之下,油动无人机的应用,也发挥了百公里耗油低于两升的优势。

4 内河航道管理中无人机的应用

4.1 无人机应用要求

首先,人员要求。内河航道管理中对于无人机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有关内容执行,依照此内容,并结合航道管理具体情况和需求,操作无人机的驾驶员,必须获得中国AOPA 官方培训合格证,才可以合法操纵无人机开展内河航道巡航工作。其次,场地要求,无人机在场地方面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尤其是上文提到的旋翼无人机,该类型无人机可以实现多地起降,比如,航政艇甲板等,相比之下,固定翼无人机需要标准的起降场地,同时,其起飞方式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一般是手抛、滑跑起飞等,滑跑着陆、伞降回收以及阻网降落则是固定翼无人机常见降落方式。最后,无人机飞行由于其结构、体积等因素影响,所以在天气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将其应用到内河航道管理过程中,要保证低于5 级风的情况,才可以使用,否则非常容易出现无人机应用损失。表1 为部分适用无人机主要性能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内河航道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表1 部分适用无人机主要性能参数

4.2 航道内工作模式

由上文可知,考虑到无人机航道管理工作需求、作业特点,根据无人机以及地面站的数量,可以将无人机巷道内工作模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一站一机”模式,另一种就是“多站一机”模式。其中“一站一机”的模式较为常见,主要是一架无人机配备一个地面站。一般情况是一架便携式无人机和一台移动地面站组成。而“多站一机”模式,则为一架无人机,配备多个地面站,比如艇上配备的移动地面站、航道管理部门指挥中心地面站、执法车与一架无人机的组合。

4.3 应用于日常航道巡查

在日常航道巡检过程中应用无人机,可以由执法艇携带无人机开展空中补充巡查工作。这与以往单一视角的目视手段相比,可以避免受到特殊环境的影响,借助无人机进行巡查,可以规避掉很多影响航道管理人员判断的因素,从而获取到内河航道最为真实的状态。除此之外,日常航道巡查也可由单人操作无人机完成,突显出了极大的便利性,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占用,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改变了以往只能依靠执法车艇巡航的局限,进而减少车艇巡航频次,控制巡查费用。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程序预先设计好无人机航线,将导航点输入到机载控制系统中,而后无人机便可长航程的巡察,若是巡航过程中,发现了碍航设施,无人机系统会直接拍照取证,并实时传输给地面站,帮助工作人员制定解决方案。

4.4 应用于航道行政许可

对于无人机的应用,还可以辅助航政许可管理,提升管理效果。比如,在无人机的辅助下,航政许可管理可以在前期对现场情况进行勘察;在施工环节,则可以借助无人机,实施现场实时监督,进而有效提升无人机监管作用。除此之外,无人机还可以应用到内河航道管理应急情况中,及时获取应急监视、现场视频。在最短时间内,利用无人机赶赴现场进行应急监视。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内河航道管理中应用无人机,体现出了诸多优势,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提升内河航道管理水平,提高航道巡查效率,从而有效减轻执法车艇驾驶员、执法人员工作强度。在日后应用中,还应当深入研究,不断实践优化。

猜你喜欢

内河巡查航道
《航道养护管理规定》解读
数据挖掘技术在内河航道维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9年广东省航道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旅游开发战略与福州城市内河治理
长江九江段海轮航线于4月1日起开放
内河水运之浙江模式
浅析航道法在内河航道保护中的适用
高要创新反腐倡廉巡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