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2022-07-05
加拉帕格斯群岛又名科隆群岛,隶属厄瓜多尔,以其保持原始风貌的独特生物物种而闻名于世,素有“生物进化活博物馆”之称,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群岛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由长达130公里的第一大岛伊莎贝拉岛、四个稍小一点的岛以及总面积1平方公里多的14个小岛组成,此外还有许多岩礁和小礁。群岛最高处是伊莎贝拉岛上的沃尔夫火山,海拔1707米。
本片完全是一种画面享受,更是完美的个案书写。内格尔山最近爆发了,岩浆高达7米多,寒流暖流交汇处,孕育了500多种鱼类。这里的海狮和加州海狮是近亲,也就是说来自北方。海岸线是生死场,蓝脚鲣鸟们都等着吃鱼呢,它们能下水三米深。但如果翅膀被打折,就意味着慢性死亡。加拉帕格斯群岛是由四五百万年前巨大的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在一百多万年前浮出海面。直到现在,岛上的火山喷发还时有发生,群岛最西边的伊莎贝拉岛和费尔南迪岛上的火山一直没有消停,最近的两次喷发是在1995年和1998年。
皮克斯打造的《玩具总动员》系列衍生动画电影《光年正传》,美队Chris Evans配音。讲述巴斯光年人类原型宇航员的起源故事,他从一个年轻的试飞员,变为大家熟知的太空游侠。剧本工整有序,显得近乎无趣,属于迪士尼正常发挥的基准水平。道格特、拉塞特和斯坦顿三块Pixar金字招牌在内的联合编剧团队交出了这样一份无甚新意的作品,说不失望也是昧着良心赌气的话,毕竟二十多年过去,巴斯光年不该只是如此顺拐和保守的刻板诠释。
我们为什么这么爱玩具光年?是因为他的“中二热血”,因为他对自己玩具属性的认知局限。而现在正传大电影里的这个卡通角色光年,没有关键台词,没有给出观众一个让人信服的故事起点,让电影在塑造角色方面从一开始就没了根。这可能是我唯一看了没有哭的一部皮克斯电影,但是片中女宇航员Alisha作为女同结婚、怀孕、生子,然后儿子继续作为男同成家的那段蒙太奇反而是最令我感动的部分,仿佛看到人生快进,几十年转眼就过去。
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光年尺度下的叙事,让人类显得无足轻重。但正是通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我们能够突破肉体的局限,将人类的视野拓展到目所能及之外的世界,或许有一天,直到宇宙的边缘。莱曼·佩奇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的初创研究者之一。关于宇宙大爆炸,以及宇宙其他重要问题的答案,都藏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里。为了追寻这答案,人类向太空发射了卫星、望远镜,我们得以了解宇宙的组成、几何结构,认识宇宙的演化。今天,我们对宇宙年龄的预测可以达到非常精确的地步。
读此书仿佛即将展开一趟旅程,从无穷小到无穷大,从时间的开端到遥远的未来。按照序的介绍,本书的讲解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个是“基本上不用数学公式,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另一个是“使用了许多浅显和接近日常生活的比喻,语言十分生动活泼”。两者结合的效果便是“作者用所有人都能懂的科普语言将很多知识展示给大家”。
1991年1月,在云南、西藏交界的卡瓦格博雪山,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国与日本的“梅里山难”,是目前人类登山史上的第二大山难。因当日参与登顶计划的十七名成员全员殒命冰峰,山难真相至今无解。书中,作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田野调查中对登山幸存者、遇难者家属、地方山民等的采访,以及各界研究“梅里山难”的资料,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山难全貌。相较于客观事实,作者更注重经历者的个人体验。
应同《梅里雪山》一起读,整本书结构成熟,直接拿去拍六集纪录片完全没问题,中日各方观点、山民信仰、对往事的挖掘、对后事的追寻与种种叩问都全了(有些地方可能不够深入,止于堆材料叩问),第五、六章有点像写论文大段引用。几点触动:1.山难在1月,12月底曾有五名突击队员险些遇难,被藏族小伙救回;2.明永村民始终反对登山,前几次为家国利益妥协,第三次后方知民族有信仰。
本书作者普罗普是俄罗斯著名民间文艺学家,他是开启结构主义时代理论灵感的大师和先驱者。当20世纪20年代普罗普准备撰写《故事形态学》之时,在他面前摆放的是前人对于世界各民族民间故事的广泛搜集资料,其中又以阿法纳西耶夫故事集为佼佼者。在普罗普之前,根据类别或者情节对民间故事进行分类的尝试已经出现,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普罗普也没有从繁芜丛杂的整体入手,而是专注于阿法纳西耶夫故事集中极为相似的,出现了神奇宝物或者协助者的100个故事,转而分析角色在故事中起到的作用。
世界在变,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在变。不过,在民间文学中,新事物出现的同时,旧事物并未消亡。或许,这些神奇故事的起源,并非隐藏在人类心理的某些特点中,也不在艺术创作的特殊性中,它隐藏在往昔的历史现实里、那些业已消失的社会生活的痕迹里……如此难以解答的问题,终究会有答案。普罗普的博学罕有其匹,洋洋数十万言, 旁征博引世界各地的民俗事象、地方性知识、方言故事以及著名人类学家、民俗学家的论述;学问功底相当扎实,在几门学科中运转自如,这一部作品,正是以人类学方法研究民间故事的经典。
林帝浣
任职广州中山大学,画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电脑报》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