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怎样抗疫
2022-07-05仵迪
仵迪
帮助建设延安中央医院
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刚进驻延安时,当地疫病丛生,医疗卫生条件非常落后。为了尽快改善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状况,中国共产党先后成立了中央总卫生处、军委卫生部、陕甘宁边区政府卫生处等医疗卫生管理机构。
起初,中央总卫生处仅有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司药,完全不能满足需求。因此,筹建一座中央医院成为了党中央的迫切任务。
1939年延安中央医院宣告成立。
中央医院刚成立不久,相关设施設备仍旧缺乏,当时担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正因领导党在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和部分沦陷区的工作,时常往返于延安和重庆这1000公里之间。他听说医院的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奇缺,就主动表示回到重庆一定想办法解决。
重庆是战时的大后方,相关物资及医疗资源比较齐全。回重庆后,周恩来马上通过宋庆龄等友好人士,募集到一批药品、器材运回延安。特别重要的是,周恩来还从大后方输送了一批医务人员到延安中央医院工作。
冒险护送菌种
1940年夏天,延安及周边地区爆发了严重的伤寒疫情,刚刚建立不久的中央医院在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下,医疗物资匮乏,药品奇缺,如果没有伤寒杆菌疫苗,以医院现有资源是无法控制疫情肆虐的。
但是,制作伤寒疫苗需要伤寒杆菌的灭活菌种,这种稀缺资源当时只有像战时大后方重庆这样的城市才有。
中央医院院长何穆听说周恩来在重庆和延安之间往返,就向中央卫生部请示,希望让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从重庆带来一点伤寒杆菌菌种,这样就可以研制出疫苗,减少抗日根据地军民伤寒疾病的发生。
不久后,一纸电文送到了周恩来手中,当时的他正为维护国共合作抗战大局,与国民党方面进行紧张艰巨的谈判。获悉情况后,百忙之中的周恩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伤寒杆菌的菌种,分装在三只玻璃瓶中。医生特别叮嘱周恩来,对于装有伤寒杆菌的玻璃瓶要小心谨慎运送,千万不能让菌种泄露接触皮肤,否则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一旦染上了伤寒病,就是“神仙难救”了。
因为玻璃瓶十分脆弱,容易破损,所以周恩来为如何将这些菌种带回延安犯了愁。
思量再三之后,周恩来做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他将这些装着伤寒杆菌菌种的玻璃瓶放在自己中山装的上衣口袋里,一路上用手呵护着,使其不受颠簸,以免破碎。周恩来顺利将菌种完好无损地带回了延安,并第一时间把菌种交给当地工作人员,让其立即送到中央医院。
当得知这些菌种是周恩来一路从重庆亲自护送过来的时候,医务人员几乎哽咽……
(摘自《环球人文地理·重庆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