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导写
2022-07-05王光佑
王光佑
在考场中,不少考生因为吃不透作文材料,或抛开材料另起炉灶,或仅仅抓住只言片语,或停留于表面,或因一叶障目而陷入某种审题误区……要疗治学生作文这种沉疴,就得引导他们进入材料所提供的特定情境,身临其“境”,理性审辨,不仅要明确“是什么”,而且要由果推因,层层追问,弄清楚“为什么”和“怎么办”,并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和想象,联系自身学习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全面深刻地把握材料的深刻内涵,并“依指令行事”,凸显自身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审题立意
对材料作文而言,考生首先要读懂材料,厘清写作的话题起点和材料立意之侧重点。何谓读懂材料?今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材料节选了《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一个情节,针对众人给大观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时出现的“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根据情境独创”三种“题名”方式,贾政“点头默许”贾宝玉“根据情境独创”的题名——“沁芳”,并阐明其蕴涵精妙之所在。其实,单就给“亭子”等建筑物题名这件事来看,“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根据情境独创”这三种方式各有千秋,只要契合建筑物特色及其所处环境,倘若运用巧妙,三者都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高下之分。《红楼梦》中,贾宝玉在为“沁芳”亭题名之前,就以“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为由,用“曲径通幽”来命名刚入园时所见之“翠嶂”,其后又用“有凤来仪”来题名“茆堂”(亦作“茅堂”),同样赢得了贾政的默许和“众清客”的交口称赞。作为高考作文材料,考生绝不能拘泥于小说原文,必须根据命题人对材料的剪裁,准确揣摩命题专家的命题意图,否则就有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陷入“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的尴尬境地。
首先,要读懂今年全国高考甲卷作文题材料,考生须明白两个问题。一是明确材料话题。如何给大观园廊桥上的亭子“题名”?结合小说中给亭子题名之后,贾政还命贾宝玉为亭子的廊柱撰写对联的相关内容,考生自然能体悟该作文材料的话题指向——文化传承。纵然考生对“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一情节印象不深刻,但联系材料中所提及的《醉翁亭记》,考生自然能将此事与“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等话题联系起来。二是读懂材料的侧重点。从贾政对三种题名方式的态度来看,虽然贾政否定了“直接移用”之“翼然”,对“借鉴化用”之“泻玉”也不置可否,但从他默许贾宝玉“根据情境独创”之“沁芳”,以及材料中对“沁芳”二字妙处的解释来看,命题者褒扬“根据情境独创”的情感倾向不言自明。倘若考生根据小说原文内容,对“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根据情境独创”平均用力不分轻重,则有失偏颇,反而偏离了试题材料的重心。
其次,考生要明确指令,只有抓住试题引导语和写作指令中的关键信息,才能找准写作方向。该试题给出的引导语和具体指令共有三句话。导语第一句先概述作文材料的具体内容:“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藝术效果”,暗含了命题人褒扬“根据情境独创”的价值取向。导语第二句“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暗示了考生的写作思路。其中,“这个现象”特指材料第一段所述相关内容,而“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提醒考生写作时要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切忌将思维局限在材料中“给亭子题名”所指向的“文化”及“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狭窄领域。如果考生仅仅局限于《红楼梦》亭子等建筑物命名或单就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展开论述,则视野不够广阔,很难写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的文章。试题指令“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明确要求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心中有我”,必须联系考生本人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如果一味地堆砌新闻材料,没有考生自身独特的感受和深刻的认识,则有可能流于浮泛,缺乏扣动心扉的感人力量。
简言之,对于今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试题,考生读过《红楼梦》整本书固然是好,没读过《红楼梦》也并非不能下笔为文。只要考生能读懂作文试题材料所揭示的话题领域和命题者的情感倾向,就能准确立意和切入。
写作思路
在写作构思上,考生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材料出发,直击话题内核,提高思辨层级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导语的第一句不仅简练概括了材料内容,而且给考生提供了写作的出发点。考生由果推因,自然能体悟到:材料中所谓的“直接移用”,其实不过是不切合实际的生搬硬套,这样的题名与大观园中桥上亭子所处的环境不相适应,无法激发游览者美妙的联想和想象,不仅不能为山水增色,反而有可能大煞风景,成为大观园中的败兴之笔……从这个意义上说,贾政之所以反对题名“翼然”,是因为如此生搬硬套之题名破坏了风景之胜。所谓“借鉴化用”,如若自然得体,亦能为风景增色,如小说中贾宝玉反对以“武陵源”和“秦人旧舍”为“蓼汀花溆”题名就是明证。“化用和借鉴”是否可用,关键要看化用借鉴者的水平如何,倘若“化用和借鉴”得妙也并非不可。细读材料,不难发现,材料中,贾政并非完全反对“化用和借鉴”之法,他其实是提倡科学借鉴而反对不切实际的“依葫芦画瓢”而已。贾宝玉“根据情境独创”的做法之所以受到贾政的肯定和众人的褒奖,是因为他所独创的“沁芳”不仅巧妙点明了该亭“花木映水”的佳境,而且与“元妃省亲”之主题事件高度契合,既不落窠臼,又含蓄高雅,因而备受青睐。
综上所述,考生从试题材料出发,立足特定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进行体悟和思辨,方能准确悟出试题所揭示的话题内涵。只有通过生活化思考,才有可能真正沉下去,在比同较异中缘理悟情,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敏锐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如果考生仅仅停留于空喊口号或者简单地堆砌有关“创新”和“创造”的名言警句与人物素材,则无法写出具有深刻哲理和生活质感的高品质作文。
二、由此及彼,拓展思维空间,展示考生识见3CD7CE52-5BD3-452C-9C53-30BC5866CE58
考生可由概述众人给大观园匾额题名时“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根据情境独创”所产生的迥然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一客观事实出发,简单分析其原因,提出“因地制宜”和“重视创新创造”的中心论点。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考生可以从“反对照搬照抄”“反对教条主义”,提倡灵活化用和科学借鉴;反对邯郸学步机械模仿,提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贵在创新创造等方面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也可以从“个人”“集体”和“国家”这三个层面切入,以“沁芳”亭的命名为触发点,分别阐述如何重视创新创造,反对照搬照抄和邯郸学步式的学习借鉴;也可以先就文化传承领域深入浅出地阐明为何要提倡创新创造,反对因循守旧、照搬照抄和机械模仿,再由个别到一般,辐射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集体的兴衰成败与国家民族的复兴大业……总之,无论考生如何构思,都必须强调: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其他诸多领域,小到个人的学习生活和人生的发展规划,大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照搬照抄、机械模仿,唯有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恪守融合创新,方能高歌猛进,笑傲群雄。
三、凸显写作主体,秀出生活质感,彰显化育功能
很多学生在作文中习惯于大段摘录新闻材料,或通篇充溢名言警句,或东拼西凑谈天说地,却忘了自己是写作主体。很多时候,考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连自己都不相信的文字,又怎么能感动阅卷老师呢?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十分重視情境性写作,尤其注重考查考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自身学习生活经验进行阐释与思辨的能力。今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明确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考生就必须联系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具体阐释为什么要反对“直接移用”?为什么要反对的“借鉴化用”?为什么要提倡“根据情境独创”?在论述的过程中,考生应当结合“沁芳”亭命名的具体实际,灵活思辨我们应当反对什么样的“直接移用”和反对什么样的“借鉴化用”,切忌一叶障目、剑走偏锋,不问青红皂白就对“直接移用”和“借鉴化用”直接否定。考生可以联系自身学习和生活实际中对其他同学学习经验的借鉴,是照搬别人的“先进经验”,还是结合自身实际,“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有益经验……一旦学生打通了横亘在他们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甲卷作文题,自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综上所述,在高考材料作文备考时,引导基于材料所提供的特定情境,设身处地地站在各个角色的立场,理性审辨,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要明确“是什么”,而且要由果推因,层层追问,弄清楚“为什么”和“怎么办”。要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和想象,并联系自身学习经验和生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全面深刻地看问题,切忌浮光掠影和浅尝辄止,更不能因一叶障目而陷入某种审题误区。唯有如此,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方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责编 / 贺丽)3CD7CE52-5BD3-452C-9C53-30BC5866CE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