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摘编

2022-07-05

新华月报 2022年13期
关键词:探源中华文明考古

北京大学副校长、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孙庆伟

新时代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五个维度

新时代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立足百年变局,心怀“国之大者”,聚焦文明溯源和文明阐释,以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扎实的学术研究把中华文明的阐释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的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强化文明探源研究的政治担当,不断提高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特别是要紧紧围绕中华文明基因和中华文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亲和性、融合性这一根本性问题,注重从文化遗产和考古遗存中凝练文化和精神内涵,深入探究中华文明延绵不绝、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文明韧性以及开放包容、朴实典雅、和谐自然、崇礼尚德的文明特质,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大地的文明基础,深刻阐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刻论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势。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 高大伦

中华古文明的孕育期源流悠长

中华文明是独立诞生的原生性文明,这样的文明并非短时间能速成,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并最终在距今5000年前后升华到文明阶段。从到目前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延续至今的中华文明中的几个文化核心要素,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已出现。换言之,5000多年前诞生的中华文明既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无源之水,在此之前,已孕育了至少3000年之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外考古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贾笑冰

深化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一点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整合人文、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个相关学科的力量,深入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及其特质、机制,究明中国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既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李宏飞

深入探索华夏文明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文化考古研究是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里头文化是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中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史前时代多元并进的文化发展模式,融汇于以二里头文化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发展模式,实证了中华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海汇流”的关键发展环节。二里头文化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更因其强势的文化辐射影响,成为中华文化圈的核心文化,凝聚了中国文明的独特发展基因,奠定了中国文明的独特发展道路。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进一步推动考古实证夏王朝信史作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刘瑞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常存长流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文物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指出,各級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引下,“实事求是”地根据我国各地古文化发展情况,把古遗址保下来,让古遗址存下去,切实加强古遗址保护,应成为“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措施,当然这也是各级地方政府的崇高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韩建业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的三个突破口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领会到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至少有三个突破口。第一,“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也就是“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第二,“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第三,“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赵志军

中华民族的万年文化史与五千年文明史一脉相承

世界上所有的古代文明都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不同的农业生产体系造就了不同的古代文明传承。例如,环绕地中海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即广义的古代西方文明是建立在以麦类作物为主的农耕生产体系之上的;而以中国为核心的古代东方文明是建立在以稻作或粟作为主的农耕生产体系之上的。麦类作物是夏熟作物,而水稻和粟黍两种小米都是秋熟作物,农作物生长季节的不同以及相应的农耕生产体系是造成东西方古代先民在认识自然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许可以这样说,东西方文明各自的特点早在距今1万年前的农业起源时期就开始积累了,中国特有的古代农业传统为中华文明的形成构建了框架,提供了文化传承的基因。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徐昭峰

考古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证五千年文明史。陈星灿先生在《中国考古学百年成就》中总结道,距今5300年前后,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长江流域、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流域和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西辽河流域社会快速发展,启动了文明化进程,各地区密切互动,形成被称为“中国相互作用圈”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文明由此形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相龙

科技考古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供科学支撑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以来,历经短短二十年的探索,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予以充分肯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科技考古相关方法的应用是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技术路线的关键内核,也使得中华文明五千年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专业负责人、副教授 王铭

探源华夏家园家国之路 追寻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

从仰观宇宙之象到俯察万物之盛,从“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民族顺天行健,厚德载物,与时偕行,以人为贵,以家为和。从原始居所适应自然的草建到华夏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营造,从“家”“安”“宁”等一系列汉字的造字本意到儒家“大学之道”“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一直以家作为在天人之际安身立命的根脉所系。从史前时代走到历史时期,再走到现当代,中华民族整体上说重农耕重融合,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重个人修身与家族绵延,其中贯穿着家园情感、乡愁情绪和家国情怀。从格物致知到诚意正心,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总体上的内在价值是化小家为大家,体现出中国人对于从家园到家国的内在逻辑链条的本质性、本真性的理解。

天津师范大学 郝园林

考古揭示中华文明特质 锻造青年品格

“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给世人的第一印象。丰富的考古成果是“博大精深”文化的直接展示: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门类繁多,精美的陶瓷器、厚重的青铜器、温润的玉石器、耀眼的金银器等等,琳琅满目,是谓之“博”;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从中原的半坡、姜寨,到西南的三星堆遗址,再到伟大的“汗八里”元大都,再到西北边疆的伊犁九城,中华文化气吞万里,是谓之“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殷墟甲骨、上古简帛、善本丛书,一刻一划,方寸之间,微言大义,既谓之“精”,亦谓之“深”。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实施,新的发现层出不穷,不断地昭示中华这片土地上的辉煌文明。对于高校老师来说,我们需绵绵用力,培养青年人对于中华“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的向往和热爱,使更多年轻人投身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中。

中国社會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 王明辉

求同存异 开放包容——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强大的根基

在中华文明起源的5000多年前,中国大陆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辽河流域的祭祀文明系统以及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军权等世俗权力为主要特征的务实文明体系。同时,各文明体系包容互鉴,文明要素交流激荡,各美其美的同时,做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共同形成了文明的“相互交流圈”。4000年前后,来自西亚、中亚的栽培作物小麦、驯化动物牛羊马、金属冶炼技术青铜等经丝绸之路先后传入中原地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明的进程。同时,中国驯化的猪狗鸡、栽培的粟黍水稻等也开始向四方传播,影响了当地的文化发展。正是在这种交流互鉴中,中华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繁荣,形成了中国的新一轮文明发展高峰——夏商周,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调。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院长、研究馆员 戴向明

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认识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古学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达到了一个高潮,此后经本世纪初启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大力推动,一系列重大成果相继面世。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袁广阔

探源中华文明 增强文化自信

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百余年的接续努力,考古学在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脉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现了大量距今200余万年至1.5万年的旧石器遗址以及数以万计距今1万年以来的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的遗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辽宁红山,山西陶寺,陕西石峁,河南贾湖、双槐树、二里头,山东焦家,湖北石家河,浙江上山、良渚等大型聚落遗址的发掘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勾勒了中华早期文明在包容与开放中演进发展的文化图景,阐释了中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断、兼收并蓄的基本特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学者排序按照来稿先后顺序排列)

猜你喜欢

探源中华文明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考古简史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考古”测一测
说算筹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澧水探源
一道绝对值函数最值题的多解与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