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社会力量保护文物

2022-07-05

华声文萃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福建省文化遗产

我国文物资源丰富,数据显示,全国有76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另外还有不少虽未登记在册但亦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隐身”文物不在少数,尤其是古建筑富集之地,究其原因,不外“人”“财”二字。以山西为例,山西省每年文物保护资金投入1.7亿元,但需要照顾散落在15.67万平方公里上的53875处珍宝(仅不可移动文物数),平均每处文物每年仅3000多元的修缮保护费用。

这些散落在广阔疆域的文物,既面临人为损坏风险,也存在自然风化等隐患,需定期巡查,及时反馈处理。遗憾的是,与浩如烟海的文物资源相比,基层文物经费捉襟见肘,文保专业人员有限,人力投入严重不足。

文保讲究科学,需要时间、技术、人力、财力,很难一蹴而就。在现有条件下更好地保护文物,还需要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全民护宝。

早在数年前,福建省就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实施意见,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其中。经过努力,文保工作当前正逐渐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格局。日前,福建省文物局公布2021年度“最美文物守护人”名单,全省共有11人入选。这是福建省首次评选“最美文物守护人”。名单中,超过半数获选者是文物系统之外的社会力量,如高校学生、退休教师、自由职业者等,属于社会力量范畴,更体现出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政策保障、全民参与对文保来说至关重要。2017年,山西省启动“文明守望工程”,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文物认养”方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5年来,已有238处文物得到認养,吸引社会资金约3亿元,曲沃县明代“四牌楼”、夏县清代大张王氏宅院、襄汾县金代观音庙、介休市张壁古堡等一大批文物古建都迎来新生。更难得的是,这种创新模式架起了古文物与现代人的桥梁,引发了许多企业、个人、集体对身边文物的关注。那些古戏台、牌楼、古庙、祠堂、大院本就是陪伴人们长大的熟悉景物,承载着浓厚的乡土情结,如今建立一种认养关系,更是激起人们对身边文物的“保护欲”,可谓一举数得。

在湖南,长沙市文物义务保护员已达800余人,文化遗产志愿者队伍近3000人,并成立有公益性文化遗产保护组织。近年来,全市新设立非国有博物馆12座,社会类文物保护企业16家。同时,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将涉及文物保护可市场化的一些具体事项交由专家组织和专业公司办理,使越来越多的公众直接参与到文物工作中来,广大市民已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中坚力量。

  保护文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形成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新格局,让沉寂的文物在百姓生活中“活”起来,是文物利用的创新探索。如今在AR、VR、3D打印等技术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文物动了起来、活了起来、走了出去,科技赋能让更多人领略到了我国文物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做好文物保护这篇大文章,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需要一代代文博人的坚守,更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探索出更多顺应时代的新模式。做好这篇文章,要从你、从我、从大家做起,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文物的氛围,形成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新格局。

(综合《经济日报》、央广网等)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福建省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Tough Nut to Crack
福建省陈建洪名校长工作室掠影
修诚 启智——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简介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东南风福建省青年油画展作品选登